《送东阳马生序》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致:得到。余:我。嗜学:爱好读书。假借:借。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走:跑,这里意为“赶快”。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尝:曾。趋:奔赴。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叱咄:训斥,呵责。俟等待。卒:终于。

  箧:箱子。曳屣:拖着鞋子。穷冬:隆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僵劲:僵硬。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持汤沃灌: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汤:热水。沃灌:浇水洗。衾:被子。逆旅主人:旅店主人。日再食:每日两餐。被绮绣: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的丝织品。朱缨宝饰:红穗子上穿有珠子等装饰品。腰白玉之环:腰间悬着白玉圈。容臭:香袋子。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页)然:光采照人的样子。缊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

  耄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缀:这里意为“跟随”。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裘:皮衣。葛:夏布衣服。遗:赠,这里指接济。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夜):拜见。撰:同“撰”,写。长书:长信。贽: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夷:平易。“谓余”二句: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诋:毁谤。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骄乡人:对同乡骄傲。归见:回家探望。


分享

送东阳马生序 诗词大意

  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作者的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他所说的学习目的与内容,则不足取。文章层次分明,描摹细致,情意恳切,词畅理达。

  《送东阳马生序》的劝勉之意是力透纸背的。全文对学之意义只字未提,仅在“非苦学无以成”上大做文章,这是因为,学习的重要,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学有所成”也是众人追求的目标。作者抓住怎样实现“学有所成”这一点,现身说法,语重心长,借褒扬同乡马君则,以教化太学诸生。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其中,种种艰辛,令人慨叹;刻苦、勤奋的精神、虚心的学习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突出体现文章的主旨;同样是和颜悦色,侃侃而谈,循循善诱,让人乐于领悟其中的道理。

  文中有求学时自己与同学的对比,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不仅要矢志不移、不畏生活的艰难困苦,更要追求精神的充实;文中还以如今太学生求学条件之优越与自己当初求学之艰苦,从衣、食、住、学等方面进行鲜明对比,着重强调,学业是否有成,关键在于自身是否专心致志。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东阳:今浙江东阳县,当时与潜溪同属金华府。马生:姓马的太学生,即文中的马君则。序:文体名,有书序、赠序二种,本篇为赠序。

致:得到。

余:我。嗜(shì是)学:爱好读书。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这里意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已经,到了。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圣贤之道:指孔孟儒家的道统。宋濂是一个主张仁义道德的理学家,所以十分推崇它。

硕(shuò朔)师: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游。

尝:曾。趋:奔赴。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这里指浦江的柳贯、义乌的黄溍等古文家。执经叩问:携带经书去请教。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叱(chì赤)(咄duō夺):训斥,呵责。

俟(sì四):等待。忻(xīn新):同“欣”。

卒:终于。

箧(qiè窃):箱子。曳(yè夜)屣(xǐ喜):拖着鞋子。

穷冬:隆冬。

皲(jūn军)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僵劲:僵硬。

媵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持汤沃灌:指拿热水喝或拿热水浸洗。汤:热水。沃灌:浇水洗。

衾(qīn钦):被子。

逆旅主人:旅店主人。

日再食:每日两餐。

被(pī披)绮绣: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被,同“披”。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朱缨宝饰:红穗子上穿有珠子等装饰品。

腰白玉之环:腰间悬着白玉圈。

容臭:香袋子。臭(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yè页)然:光采照人的样子。

缊(yùn)袍:粗麻絮制作的袍子。敝衣:破衣。

耄(mào帽)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

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

缀:这里意为“跟随”。

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

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

县官:这里指朝廷。廪(lǐn凛)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

裘(qiú球):皮衣。葛:夏布衣服。遗(wèi位):赠,这里指接济。

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流辈:同辈。

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è夜):拜见。

撰(zhuàn赚):同“撰”,写。长书:长信。贽(zhì至):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

夷:平易。

“谓余”二句:认为我是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

诋:毁谤。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骄乡人:对同乡骄傲。

归见:回家探望。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德才兼备的人。


宋濂的诗词欣赏

《紫髯公子行》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紫髯公子五花骢,蛇矛犀甲八紥弓。

黄昏冲入北营去,衮衮流星天上红。

暂无

十万雄兵若秋隼,千瓮行酒须臾尽。

暂无

太白在天今岁高,千旄指处皆齑粉。

暂无

凉州白骑少年儿,紫绣麻来似罴。

暂无

鸦翎羽箭始一发,射翻不翅牛尾狸。

暂无

紫髯紫髯勇无比,愧杀生须诸妇女。

暂无

当年冠剑图麒麟,何曾三目异今人。

暂无


分享

《琴操二首 其一 哀海东》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我哀东海,而思之苦。彼何人斯,猛噬如虎。我不击之,我民之忧。

纵不我与,覆以我为仇。苍天虽高,冤其有极。非血之呕,曷明心赤。

暂无

泱泱大风,沉沉寒泉。舍旃舍旃,我尚何言。

暂无


分享

《飞泉操》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飞泉兮浏浏。洗耳固非兮,谁饮我牛。覆谓我污兮,移彼上流。

具人之形兮,奈何忘人之忧。

暂无


分享

《和刘伯温秋怀韵(四首。刘《旅兴》五十首中》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我家潜溪曲,正面溪上山。

揉桂作阖庐,文杏为重关。

暂无

新栽二尺松,毳毳杂黄管。

暂无

白鹤寄书来,问我何当还。

暂无

移之万仞冈,瘦骨撑孱颜。

暂无


分享

《鸳鸯离》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结发成昏期白发,谁道鸳鸯中道拆。妾身虽作土中泥,妾䰟长与君同栖。

娶妻祇为多似续,妾有三儿美如玉。愿君勿娶全儿恩,一娶亲爷是路人。

暂无


分享

《渊明祠》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官航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

折腰竟辞彭泽米,攒眉宁种远公莲。

暂无

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

暂无

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

暂无

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伟。

暂无

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暂无


分享

《赠阎希曾参政山东诗》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山东钜藩,统府惟六。民物阜蕃,土地饶沃。宸衷轸之,百司棋布。

谁挈其纲,政乃无斁。乃诏近臣,尔钝尔往。宣朕至怀,参佐其长。

暂无

臣钝曰吁,臣恐弗胜。方岳重镇,厥任匪轻。帝曰俞哉,尔毋固辞。

暂无

精白一心,力行无疑。钝拜稽首,即日启行。君臣一心,共底隆平。

暂无

我知阎子,有学有文。五色灿然,出类超群。子之往矣,期建功勋。

暂无

贮见政绩,迈于古人。古人有云,尽瘁国事。子尚勉旃,服之毋忒。

暂无


分享

《题长牧溪五燕图》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谁描乳燕落晴空,笔底能回造化功。髣髴谢家池上见,柳丝烟暖水溶溶。


分享

《题李太白观瀑布图》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长庚烨烨天之章,精英下化为酒狂。

匡庐五老森开张,银河万丈挂石梁。

暂无

下马傲睨立欲僵,耸肩袖手神扬扬。

暂无

忆昔开元朝上皇,宫中赐食七宝床。

暂无

淋漓醉墨蛟龙襄,人疑锦绣为肝肠,麾斥力士如犬羊。

暂无

营营青蝇集于房,金銮不复承龙光。

暂无

并州可识郭汾阳,不可丹阳逢永王。

暂无

大风吹沙日为黄,狻猊哀啼闻夜郎。

暂无

苍天欲使诗道昌,顿挫万物归奚囊。

暂无

何处更觅延年方,北海天师八尺长。

暂无

芙蓉作冠云为裳,授以蕊笈青琳琅。

暂无

蓬莱屹起瀛海洋,群仙迟汝相徊翔。

暂无

谁将粉墨图缣缃,顾我一见心伥伥。

暂无

诗成仰视天苍茫,夜半太白生寒芒。

暂无


分享

《陶冠子折齿行》

明代 宋濂宋濂 明代

陶冠先生家海堧,玉作牙齿白且坚。非惟硬饼似刀截,左殽右胾咸能穿。

一朝怪事发坐侧,狂童酗酒步若颠。手挥山斧作狸舞,纵横奋击何喧阗。

暂无

先生惊起急驱遏,眼花落井无由悛。当时月黑不辨色,误落两齿声铿然。

暂无

先生大痛几欲绝,吻角流血如流涎。掀呀口中开穴窦,唇腭一鼓风翩翩。

暂无

譬之连城列埤垷,正阳双玷功非全。咀华从此惮强劲,却爱芳脆柔于绵。

暂无

酒醺刺刺论世事,宫徵未必能清圆。东闾西井走相唁,先生便可总烦悁。

暂无

跛足男儿尚节度,折臂刺史居台躔。但得锦心绣肠在,何忧健翮难飞骞。

暂无

先生闻之只大噱,诬辞奚用来如泉。柔存刚缺古所戒,昭晰不异明星悬。

暂无

余生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