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光宅

傅光宅

复制

(1547—1604)明山东聊城人,字伯俊,号金沙居士。万历五年进士。授知吴县,擢御史,疏荐戚继光。坐事改行人司正,迁南京兵部郎中。累迁重庆知府,参预镇压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官至四川按察副使分巡遵义,改督学政。

千万语

明代

傅光宅的轶事典故

  万历十三年(1585年)年,傅光宅被拜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他上任之初就向皇帝提出了六条建议,这几件事都非常符合皇帝的意思,因此受到皇帝的嘉奖,他的建议也得到了皇帝的采纳。但傅 光 宅 这种察直的性格使他很难周旋于斗争复杂的官场,也可能傅氏一门这种不事逢迎的做人原则使他很难受到皇帝的重用。在任监察御史不久后,他举荐以前的蓟帅戚继光。戚继光(1528- 1588年),字元敬,又字文明、汝谦,号南塘,晚年号孟诸,从戎四十余年,身经百战,他训练的“戚家军”战无不胜,威震天下。当时的大明朝受到北方蒙古的威胁,正是用人之际。而戚继光与蒙古诸部多次交手,取得胜利,诸部慑于戚继光的才略,一直不敢在蓟镇一带生事。戚继光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军事家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明史·戚继光传》有段话把他与同时代的李成梁作了比较:“南北名将马芳、俞大酞前卒,独戚继光与辽东李成梁在。然蓟门守甚固,敌无由入,尽转而之辽,故成梁擅战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军事将领却在庙堂上的斗争中无奈的解甲归田了。当时的朝廷中忿忿的有,不平的有,可是真正站出来为戚继光讲话的却只有傅光宅。御史傅光宅上疏万历,请求重新起用戚继光。当时“众论快之,庙堂意弗是也,”。万历觉得,让戚继光回乡终老余年,已是格外开恩了,傅光宅竟跳出来与他唱反调,颇为生气,竟给了傅光宅罚傣两年的处分。此后,便再也没有人敢在朝中提及戚继光了。

  傅光宅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每每处于劣势,可是与此同时,他的侠肝义胆又尽展他的人格魅力。傅光宅在为官时,总是因为秉公行事而得罪别人。傅光宅平生好雅游,喜欢结交文人义士,而这一点也成为官场倾轧的口实。有一次官府大肆搜查隐匿山林的人士,许多人被抓捕,傅光宅与这些隐士有诗文上的往来,因此受到牵连,降职一级为行人司正。而他却没有半点悔意,他说:“客不负吾,乃吾负客耳!”傅光 宅 出 任工部郎中时,他综理筹画,往往事半功倍。他为官一方,不仅善于为政,堪称能吏,更是勇于为民请命。当时在临清地面有官员横行乡里,纵容手下欺压百姓,而其他官员不是为虎作伥,就是充耳不闻,这也更加助长了他们嚣张的气焰。税挡(掌管税收的宦官,明时各省税收皆由宦官掌握)马堂横榷临清,以征税为名搜刮民脂民膏,激起临清人民群起暴动。有一次,马堂之徒与市人斗殴,射杀市人,民人奋起攻之,并且焚烧他的署衙。而当地的地方官却以民乱而问罪,并奏请朝廷派大军前来镇压。此时只有傅光宅秉公无私,毫不偏袒税官,他说:“此挡所自致,发难不在民也!”,并且上疏说明当时激变的情况,并且请求诛杀肇事者。在当时朝中的记史(指职掌章表书犊的吏员)郑惟明,他非常狡猾,暗中依附税挡,助封为虐,傅光宅也一并弹勃。但是疏入不报,那些归附挡的人就造谣说傅光宅是胡乱弹幼。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播州发生战乱,应祥代贵州总兵官童元镇征播州。傅光宅虽不是武将,但是他在这次平定播乱中却发挥了重大作用。明朝发兵十万大征播州。傅光宅作为副使主要负责后勤供给,“公为治粟转输出纳均,平民皆安”,使军中无后顾之忧。在平定战乱的过程中,傅光宅在军中多出谋划策,深受制府李长垣倚重。战乱被平定后,傅光宅主张对叛乱者从轻发落。明朝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撰文:《四川按察司提学副使傅公光宅墓志铭》,见(明)焦站编《国朝献征录(六)》,页63,他主张释放那些被胁迫的人,因此保全了上万计人的性命。傅光宅在此为官时,注意提拔才俊,修缮城池和学院,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堪称“人大治”。

  万历二十九(1601年)年,傅光宅调任成都,正值以前的“播酋”卷土重来,朝中认为如果不起用以前的重臣则难以镇压,于是进傅光宅为按察司副使分巡遵义。这一次,傅光宅所辖地区是刚刚交兵后的战场,境内尸骨遍野,一片哀鸿。傅光宅到任后,首要做的就是埋祭尸骨,医治战争的创伤。后来安氏故与播构党,举以入黔,公谓:“国家一统,在黔犹在蜀也”,他果断出兵,使边境很快平定下来。傅光 宅 为 人才气调镜,风神闲旷。他从小跟随从兄学习,虽然后来大富大贵,却从不敢对他稍有不敬,甚至不敢与之同席。上辈留下的家舍财产,他都交给兄弟管理,自己也从不索要。傅光宅非常重视后辈的教育,他根据众多子侄的才华而区别对待,对于子侄他都赠与钱财,鼓励他们修完“举子业”,对于那些有才华有潜质的子侄,他集中到自家亲自督导,亲自教授,而且为了使这种科举家族得以延续,他又购买胶田五百来作为学田。

  傅光宅博闻强志,贯穿百家,落笔千言,词采流丽,文风在唐盛中之间,莹洁俏逸。他善于书法,艺术精湛,书法模仿黄庭坚,苍郁有致,海内珍之,向他索字,请他题字的人应接不暇。他一生游历大江南北,许多古迹都留有傅光宅的墨宝。“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这是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涂山,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禹 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紫荆 关 位 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九十华里的紫荆岭上,是我国明长城上九大名关之一。其北门即“河山带砺”门,门额两行,上题“河山带砺”,下题“紫荆关”,落款为“万历丁亥夏聊城傅光宅书。”峨眉 山 的 金顶上也留下了傅光宅的墨宝。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栩钩题名“永明华藏寺”。金顶的得名,即来源于“金殿”。金殿工艺精湛,叹为观止。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耀眼夺目,十分壮观,故人们称之为“金顶”。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间,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通铜碑,一面是王硫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殿记》,现存华藏寺中。

明代的诗词鉴赏

更多
  • 赠武林章太学

    明代·胡应麟

    百里钱塘路未分,幽栖谁狎鹭鸥群。扶风豪士能题赋,蜀郡王孙旧好文。白苧飞觞时堕月,青萍悬榻夜生云。凉秋莫负楼船约,烂漫芙蓉越水濆。[查看详情]

  • 立夏后晴游我庄

    明代·李梦阳

    郊出不知昨夜雨,日高烟翠湿空林。杨花欲尽村村雪,梅子先传树树金。笑向市城开俗眼,喜从园野见吾心。绕亭溪啻千千竹,夏日黄鹂更好音。[查看详情]

  • 雪松

    明代·张宁

    蓝关疋马瘦停鞍,羝窟天荒汉节残。一纸家书人不到,开封犹带旧衣寒。[查看详情]

  • 送弟叔永入北雍 其五

    明代·区怀瑞

    苑籞之需,云罗是急。如彼骙骙,以莫不及。斧藻国猷,中天而立。贲若史宬,拓我家笈。[查看详情]

  • 东庄晚眺

    明代·徐熥

    旧游风景易蹉跎,古路松阴翳薜萝。樵唱尽归门巷寂,萧萧残柳夕阳多。[查看详情]

  • 与左法师订游罗浮

    明代·区怀瑞

    真官白凤骖,来往菊花潭。篱落龙公长,乡音木客谙。湫香铁桥远,草色日峰含。共许逢黄野,如今尚一堪。[查看详情]

  • 听歌篇

    明代·陈子升

    柔风回上座,明月鉴中庭。主客辞方毕,惟知歌可听。珠江渡口名家子,引商刻羽兼流徵。合綦列锦赋家心,流水高山琴士指。江淹梦笔笔无穷,周郎顾曲曲全美。提纲清管与繁弦,领袖朱唇复皓齿。皓齿朱唇初出声,何来芳气似兰蘅。远想丹山鸣彩凤,近疑绿树流娇莺。.....[查看详情]

  • 亭上 其一

    明代·陈子壮

    沙草连飞太白云,南征遥度水犀军。閒中一散机心事,留客楸枰过夜分。[查看详情]

  • 别方叔贤四首 其二

    明代·王守仁

    自是孤云天际浮,筮中枯蠹岂相谋。请君静后看羲画,曾有陈篇一字不?[查看详情]

  • 过张鲁公祠

    明代·吴世忠

    遗庙荒凉古木稠,孤忠千载思悠悠。频摧北虏三千士,独障南藩百二州。落日旌旗迷大泽,屯云剑戟枕长流。当年玉辇西还日,勋业谁将汗简收。[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