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情尽桥》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从来:向来。尽:完。何:什么。

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离恨:离愁别恨。


分享

题情尽桥 诗词大意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诗人的这个疑问也代表了他看待“情”的观点,真切地表达了前一句“情难尽”所蕴含的感情,首尾相呼应,结构紧密,更显严谨,情思绵绵,更显深长。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将无形之情愫量化成为一条条,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测的场面,心中的离别情殇油然而发,感情真挚动人。

  诗的发脉处在“情难尽”三字。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全文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从来:向来。

尽:完。

何:什么。

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

离恨:离愁别恨。

  854年,雍陶出任简州刺史。简州城外,有一座情尽桥,是人们送迎客人的地方。在一个春天,雍陶送客来到情尽桥不解其名,询问后他结合自己送别的感受和历来折柳送别的风俗,建议改为折柳桥。并写了这首诗送给朋友,抒发了对朋友离别的留恋不舍之情。



参考资料:

1、张学文.离梦别魂 历代送别诗词大观.北京:长征出版社,2007年:第180页

雍陶的诗词欣赏

《题君山》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湘山的倒影向天连,碧水山色啊掩映天。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或许湘君前来梳洗,君山望镜自照面颜。


分享

《长安客感》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客泪如危叶,长悬零落心。况是悲秋日,临风制不禁。


分享

《题情尽桥》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分享

《和孙明府怀旧山》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五柳先生本在山,偶然为客落人间。

五柳先生陶渊明本来就是山村田园的隐士,偶然在世俗生活中做客,为官场所羁绊。秋来见月多归思,起开笼放白鹇。秋天来临的时候看见月亮就会更加思乡,倒不如成全了白鹇,打开鸟笼让它回到家乡。

秋来见月多归思,自起开笼放白鹇。

暂无


分享

《城西访友人别墅》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澧水桥西边的小路弯弯曲曲,太阳升得很高了还没有走到你家里。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村园的门巷多么相似,春风里处处都盛开着枳壳花。


分享

《天津桥望春》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分享

《韦处士郊居》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红叶在风中纷纷飘落,铺满了整个庭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步上台阶,只听叮叮咚咚的琴声在身畔缭绕,哦,原来正溅落着一道隐蔽的飞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走出门外,已是夕阳西下,秋天的景色也失去了平时的姿彩。只剩下冷森森的万竿绿竹。沉沉的暮烟正从蜿蜒流淌的溪水上升腾起来。


分享

《送蜀客》

唐代 雍陶雍陶 唐代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