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花椒:不仅是调味品和药用,还代表着古老的椒文化

花椒:不仅是调味品和药用,还代表着古老的椒文化

  花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原产地是中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时候,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奇树,一棵棵枝杈旁逸斜出、怪刺丛生,结出一串串圆形的小果,红艳鲜亮,香气四溢。他随手摘了一粒红果丢进嘴里,香麻之味漫溢开来,向喉咙窜去,直达肺腑,顿觉脾胃发热,遍身轻惬。神农氏连连称道:“这确是难得的‘宝树’,还应是一种能医病的良药啊!”随说出“宝树”独特之处,即为“叶青、花黄、果红、膜白、籽黑,禀五行之精”。

  神农氏所赞的奇树、宝树就是花椒树,其成熟的红果便是花椒。农谚云:“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每到秋天,家乡漫山遍野的花椒成熟了,但见棘刺丛生的花椒树上,缀满了红艳艳的花椒果儿,远远望去分外耀眼,成为故乡秋日一道亮丽的风景。

  花椒是我国特有的香料,自古就与茴香、大料、桂皮、丁香并列“五香”,且居首位,亦位列现今的调料“十三香”之首。它有浓郁的香气,特别的麻香,是中华美食烹饪中一个不可或缺而且很常见的调味剂,它存在于每个家庭的厨房里,是厨房里的神奇魔法师。它能除腥提鲜添香,那缕缕浓香、丝丝麻辣,令很多人迷恋,品之不尽。

  花椒不仅被作为主要的调味品食用,还是常用的中药材。它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早在汉代已有药用的记载,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中,有花椒入药治痛风的记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也将花椒列为上品,言其“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明目”。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用花椒治寒痛和饮食不振的记载,最具代表性的药方是“大建中汤”,其歌诀云:“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花椒不仅仅作为调味品和药用,它还代表古老的“椒文化”。《诗经》和《楚辞》多处提到“椒”,并赋予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国风·陈风·东门之枌》有云:“视尔如荍,贻我握椒。”意思是:我看你像荞麦花一样美丽,你就高兴地送我一把花椒。这首诗表达的是青年男女相互慕悦,选择良辰吉日,载歌载舞,赠送礼物的情景。花椒多子,香气浓郁,先秦时男女青年选择花椒作为定情物,表达婚后“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

  这种以“花椒多子”为比兴的手法,在《唐风·椒聊》中表现得更为详实: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椒聊之实,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这是一首女子采椒之歌,赞美花椒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香气远播,以椒喻人,赞美那个高大健壮的心仪之人,人丁兴旺,子子孙孙像花椒树上结满的果实,繁盛累累。

image.png

  在《楚辞》里,花椒被看做名贵的薰身香料,作为“忠贞良善”的化身。屈原在《离骚》中吟唱: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意思是说:当初禹、汤和文王的品行多么完美,所有的芳香都簇拥在他们周围。特别是花椒与桂树杂陈其间,怎能只有兰蕙与芷草结伴相随?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

  那些辨不出善恶的人把艾蒿挂满腰间,却要说幽兰不能佩在身边。他们连香花恶草都不会鉴别,更何况在真正的美玉面前?他们用粪土充当帷幕上的流苏,却要说花椒的味道不够香艳!在《九歌·湘夫人》里,“椒”更是独特的美物: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掬芳椒兮成堂。

  意思是说:在水中修筑一座宫室,用荷叶来覆盖装潢,用紫贝做坛香荪涂墙,还要捧一把椒粉撒满厅堂。可见,花椒以暗喻、借喻等手法,被赋予了多么美好的形象啊!

  在古代宫廷,还有用花椒掺入涂料装饰的房子,称为椒房、椒宫,是给皇后嫔妃居住的。如班固《西都赋》有“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的句子;白居易《长恨歌》也写到“椒房阿监青娥老”;最著名的则是汉未央宫椒房,为汉代皇后居住的宫殿。古代帝王认为,后妃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一来可以辟邪除崇,二来是除湿驱寒保温,而主要的意义在于,花椒籽粒繁多且生命顽强,以其寓意帝王之家人丁兴旺、生生不息。

image.png

  花椒涂抹成“椒房”,也仅是王公大臣、豪绅富贵之家,平民百姓是用不起的。唐末诗人张孜耽酒如狂,诗风恣意不羁,《全唐诗》仅存其《雪诗》,其中有句: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饱含讥讽之意。

  宋代理学家刘子翚写有一首《花椒》,写出了花椒的美艳香馥和实用之妙,诗云:

  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

  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

  鼎餗也应加此味,奠教姜桂独成功。

  上半首描绘花椒的娇艳玲珑之态,采收晾晒时红艳映日之景;下半首是赞美花椒的实用价值,既可涂在皇室后宫的壁上作为暖房,又能祛荤腥、调百味,堪与生姜、肉桂等调料媲美。

  明代名臣于谦作有《拟吴侬曲》,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这应是一首情诗,那种相思之状如黄连之苦、似花椒之麻,没有切身之感是体会不出的。不过,我倒是喜欢花椒那种麻香之味的,那芳香那酥麻,在舌尖上萦绕,在齿颊间荡漾,使得五味调和得法,相得益彰,美哉妙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唐诗:诗人与朝代的相互成全,不同时期的唐诗有何差别?

唐诗:诗人与朝代的相互成全,不同时期的唐诗有何差别?
  唐诗泛指唐代诗人所作的诗,是中国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唐代,诗歌艺术成就达到顶峰,而唐代的诗人也层出不穷,犹如夜空中无数璀璨的繁星,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千载光阴也易逝,而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不仅没有褪色,历经时光洗礼,反而更加耀眼,翻开唐诗,遥望星河,仿佛盛世的图卷已徐徐展开。  初唐时,一位诗人发出一声呐喊,所有人都记得了他——陈子...

花椒:不仅是调味品和药用,还代表着古老的椒文化

花椒:不仅是调味品和药用,还代表着古老的椒文化
  花椒,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原产地是中国。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时候,相传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奇树,一棵棵枝杈旁逸斜出、怪刺丛生,结出一串串圆形的小果,红艳鲜亮,香气四溢。他随手摘了一粒红果丢进嘴里,香麻之味漫溢开来,向喉咙窜去,直达肺腑,顿觉脾胃发热,遍身轻惬。神农氏连连称道:“这确是难得的‘宝树’,还应是一种能医病的良药啊!”随说出“宝树”...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全篇写景指事,颇为宛转自如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全篇写景指事,颇为宛转自如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珣的《渔歌子·柳垂丝》,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没有慈善业呢?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中国古代有没有慈善业呢?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慈善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慈善是一项善举,中国现在也有很多的慈善家,他们为中国的慈善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其实中国的慈善业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那么古代的慈善业发展的如何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扶贫帮困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而 “慈善”一词的原意为慈悲为怀、广种善果,是源于佛教的词语。在佛教传入之前,古...

大雪节气你知道吗?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

大雪节气你知道吗?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
  大雪,是中国二十四节气里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的公历12月7日左右,也就是传统的大雪节气,这时太阳到黄经255度。  大雪节气时干支历子月的开端,标志着仲冬的开始,与小雪节气类似,这个时期容易出现气温和降水变化,但是这个和传统意义上的“大雪”不同,不代表大雪节气时就一定会下大雪,跟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比较明显的特点有气温显著下降,降雨量增加等情况。  农业相关  如果大雪...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节日文化

  • 唐诗:诗人与朝代的相互成全,不同时期的唐诗有何差别?
  • 花椒:不仅是调味品和药用,还代表着古老的椒文化
  • 李珣《渔歌子·柳垂丝》:全篇写景指事,颇为宛转自如
  • 中国古代有没有慈善业呢?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 大雪节气你知道吗?二十四节气之大雪节气
  • 古人身上为什么会带香囊呢?有哪些意义呢?
  • 狮子作为外来猛兽,为什么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 为什么正月里剪头会死舅舅?舅舅表示很无辜
  • 历史上秦腔是什么起源?发展历史怎么样?
  • 冬至有哪些传统习俗?探索不同地区的冬至饮食文化
  • 春节卑幼者拜年叩头的习俗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拜年要叩头致礼?
  • “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共有多少条胡同?
  •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农历冬季时节的正式开始
  • 古代有元旦节吗?古人如何过元旦节呢?
  • 南宋时期的词分为哪几个阶段?宋词巅峰在哪个阶段?
  • “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贵少是非”说的是什么意思?
  • 南宋时期的正统思想是什么?理学是如何在南宋发展的?
  • 南宋的话本诗话的特点是什么?发展的怎么样?
  • 南宋绘画妙在何处?南宋绘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探索唐代的茶文化,唐代茶业是如何发展的?
  • 南宋戏曲的特点是什么?南宋戏曲发展的如何?
  • 古代洞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叫洞房呢?
  • 跪拜之礼在古代社会流传已久,发生根本性质上的变化是在何时?
  • 南宋三学是什么?南宋三学的特色详解
  • 盘点首都北京的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