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ǒng | 音注 | ㄉㄨㄥˇ |
偏旁 | 艹 | ||
总笔画数 | 12 | 部外笔画数 | 9 |
五笔码 | ATGF | 仓颉码 | THJG |
郑码 | EMKB | 电码 | 5516 |
四角 | 44105 | Unicode | 8463 区位码: |
区位码 | 2213 | 笔顺 | 122312511211 |
英语 | direct,supervise,surname | 英汉互译 | direct, director |
监督管理:~统。~督。~正(督察纠正)。~理。~事(某些企业、学校的资产所有者推举出来代表自己监督和主持业务的人)。~其成。
正:“余将~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气当大~”。
姓。
董
蕫 dǒng〈动〉(形声。从艸,重声。①本义:草名,即鼎蕫。②督察)
监督;督察 [supervise]
董之用威。——《书·大禹谟》。传:“董,督也。”
董逋逃。——《左传·文公六年》
董之以武师。——《左传·昭公十年》
出则监察而董是非。——《后汉书·陈忠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董正(监督纠正);董统鹰扬(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董治(监督管理);董摄(监督治理)
统率 [command]。如:董一(统一主持;一统);董率(董帅。统率;领导);董督(统率)
主持;主管 [take charge of]。如:董成(主持和谈)
正,守正 [rectify]
董,正也。——《尔雅·释诂》
随人使少师董成。——《左传·桓公六年》
而辱使董振择之。——《左传·昭公三年》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董道(守正道);董役(正其事理);董齐(征伐之使归一统)
董 dǒng
〈名〉今简称董事为董 [director]。如:校董;董事会(某些公私合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或私人所办企业、学校、团体等的领导机构)
古地名。春秋时晋地,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 [Dong]
《申集上》《艸字部》 ·董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多動切《集韻》覩動切,����音懂。《爾雅·釋詁》董,督,正也。《書·大禹謨》董之用威。 又《博雅》固也。 又深藏也。《史記·倉公傳》氣當大董。 又《周禮·春官》辨九����,四日振動。《鄭註》動讀爲董。書亦或爲董。振董,以兩手相擊也。 又《玉篇》藕根也。 又董蕖。《續博物志》董蕖者,婆羅門云阿苗根,似白芷。 又亭名。《左傳·文六年》改蒐于董。《註》河東汾隂縣有董亭。 又澤名。《後漢·郡國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 又姓。《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龍多歸之,服事帝舜,賜之姓曰董。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又《集韻》主勇切,音腫。《羣經音辨》短也。《左傳》余髮董董,今本作種種。 又《字彙補》董正之董,讀若督,東谷切。 《集韻》通作蕫。*考證:〔《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颺叔安。〕 謹照原文颺改飂。
粤语:dung2
客家话:[海陆丰腔]dung3[客英字典]dung3[台湾四县腔]dung3[陆丰腔]dung3[东莞腔]dung3[梅县腔]dung3[宝安腔]dung3[客语拼音字汇]dung3
潮州话:多安2多翁2,dang2(táng)dong2(tóng)<姓>dang2(t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