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
拼音 音注 ㄑㄧ
偏旁
总笔画数 2 部外笔画数 1
五笔码 AGN 仓颉码 JU
郑码 HD 电码 0003
四角 40710 Unicode 4E03 区位码:
区位码 3863 笔顺 15
英语 seven 英汉互译 seven
  • 基本字义
  • 详细解释
  • 词性变化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 其他方言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七 qī

〈数〉

(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同本义 [seven]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七次 [seven times]。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七 qī

〈名〉

文体名。亦称七体,骚体的一种 [a kind of literary form]。如:七体(沿袭汉·枚乘《七发》而成的一种文体;汉·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seventh]。如:头七,二七,…

姓(明代有七希贤)

《子集上》《一字部》 ·七 ·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 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柒。

《卷十四》《七部》 ·七

陽之正也。从一,微陰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从七。親吉切

文一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變不用正也。然則凡筮陽不變者當爲七。但左傳、國語未之見。从一。微侌從中衺出也。謂 。親吉切。十二部。凡七之屬皆从七。

粤语:cat1

客家话:[梅县腔]cit7[台湾四县腔]cit7[客英字典]cit7[客语拼音字汇]qid5[海陆丰腔]cit7[宝安腔]cit7[沙头角腔]cit7[陆丰腔]cit7[东莞腔]cit7

潮州话:cig4【揭阳】cêg4(chhik旧时:chhit)

其他同音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