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cì,cī | 音注 | ㄘˋ,ㄘ |
偏旁 | 刂 | ||
总笔画数 | 8 | 部外笔画数 | 6 |
五笔码 | 仓颉码 | DBLN | |
郑码 | FLKD | 电码 | 0459 |
四角 | 52900 | Unicode | 523A 区位码: |
区位码 | 2044 | 笔顺 | 12523422 |
英语 | stab,prick,irritate,prod | 英汉互译 | puncture, stab, stabbed, stick, sting, thorn, thrust |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绣。~伤。~杀。
暗杀:~客。被~。行~。
侦探,打听:~探。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讽~。讥~。
尖锐像针的东西:芒~。鱼~。~丛。
刺 cī
<象>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wham;loud,sharp sound]。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另见 cì
刺 cì
〈名〉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thorn]。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名帖 [name card]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兵器的锋刃 [edge]。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旁边 [side]。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另见 cī
《子集下》《刀字部》 ·刺 ·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正韻》七四切,����此去聲。《說文》刺,直傷也。从刀束。《爾雅·釋詁》刺,殺也。《春秋·僖二十八年》公子買戍衞,不卒戍刺之。《公羊傳》刺之者何,殺之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庶人則曰刺草之臣。《註》刺猶剗除之也。又《前漢·郊祀志》刺六經中作王制。《註》刺,采取之也。又《廣韻》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又《韻會》棘芒也。又《釋名》書姓名於奏白曰刺。《後漢·禰衡傳》建安初游洛下,始達穎川,隂懷一刺,旣而無所之,至刺字漫滅。又《詩·大雅》天何以刺。《毛傳》刺,責之。又《周禮·秋官》司刺掌三刺,一訊羣吏,二訊羣臣,三訊萬民。《註》刺,訊決也。又刺史,官名。《韻會》漢武帝初置刺史,掌奉詔察州。成帝更名牧,哀帝復爲刺史。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迹切,音磧。穿也,傷也。《增韻》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殺之。又針黹也。《史記·貨殖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又偵伺也。《前漢·燕王旦傳》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隂刺����朝廷事。又《韻會》黥也。又撐也。《史記·����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韓愈詩》峻瀨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術篇》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韓愈·送殷員外序》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又七計切,音砌。《詩·魏風》維是褊心,是以爲刺。《集韻》俗作㓨。《韻會》从朿从刀。俗作刺,誤。剌音辣。
《卷四》《刀部》 ·刺
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从刀从朿,朿亦聲。七賜切
粤语:ci3cik3sik3
客家话:[宝安腔]ciuk7
ci5[梅县腔]ze5ciuk7lak7[台湾四县腔]ciuk7cih5[客英字典]cih5ciuk7cu5[东莞腔]ci5[海陆丰腔]ciuk7cih5[客语拼音字汇]ci4cug5qiag5qiug5[陆丰腔]ciuk7
潮州话:ceng3(tshùrng旧时:tshǹg)ci3(ch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