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 〔元代〕

郝经图片
(1223—1275)元泽州陵川人,字伯常。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 人物生平
  • 轶事典故

  早期经历

  郝经(1222—1275),字伯常,始祖郝仪由太原迁至潞州(今长治市),八世祖郝祚又迁至泽州(今晋城市)陵川。郝经的祖先自八世祖以下皆同居,业儒、匮徒不仕,教授乡里,为一郡望族。郝经的祖父郝天挺以教学有方闻名。

  郝经出生于金末乱世。金正大八年(1231),随父母避难于河南鲁山。次年,蒙古兵锋南下,郝经又随父母北渡,徙居顺天(今北京)。其父亲主要靠教授生徒勉强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当时郝经已12 岁,“始知学”,开始就读于铁佛寺僧张仲安之南堂,凡五年。他“以兴复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读书则专治六经,潜心伊洛之学,涉猎诸史子集”。

  由于郝经以其学问品行逐渐出众,乃马真后二年(1243)以后,他先后被蒙古元帅贾辅和张柔聘请,在他们家中设馆教书。张柔家中富有藏书,郝经尽得观览,眼界更加开阔,学识上也有了极大长进。在贾、张二世侯家做教师期间,郝经结识了金朝遗老元好问和理学大师赵复。元好问遂相与论作诗作文法。郝经赞赏元好问的学问和为人,称其为“一代宗匠”,并执弟子礼。郝经多次拜见赵复,与他交游论道。赵复十分赏识郝经,称“江左为学读书如伯常者甚多,然似吾伯常挺然一气立于天地之间者,盖亦鲜矣”。

  出仕为官

  元宪宗二年(1252),忽必烈开府于金莲川。郝经受举荐,忽必烈遣使两次召见,后随使奉诏北上。六年(1256)正月,见忽必烈于沙陀,忽必烈向郝经问以经国安民之道和帝王当行之事,郝经“援引二帝三王治道以对,且告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义”,忽必烈“喜溢不倦”。

  “自后连日引对论事,甚器重之,且命条奏引欲言者”。郝经上《立国规模》三十余条。忽必烈又问“当今急务”,郝经“举天下蠹民害政之尤者十一条上之,切中时弊”,忽必烈“皆以为善”。郝经的建议,有些虽不能立即实行,但后来元朝建立后,“凡更张制度”,采纳郝经建议“约十六七”。

  自从灭金以后,蒙古军就开始南下,力图尽快并吞南宋。郝经对此持否定态度。他向忽必烈讲述“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的历史经验,同时通过对蒙宋双方情况的分析,认为蒙古国是“诸侯窥伺于内,小民凋敝于下”,而南宋当时则是“君臣辑睦,政事修明,无衅可乘”(《元史·郝经传》)。因而主张不要立即伐宋,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革除弊政,遵用汉法,选贤用能,创法立制,减轻赋税,屯田垦殖,巩固内部,使“天下一新”。

  宪宗八年(1258),当蒙哥汗命忽必烈分兵征鄂,大举南侵之时,郝经一再向忽必烈致论,亟言不当南下。忽必烈先是以已经和蒙哥汗约定联合攻宋,不能中止为辞,否定了郝经的建议。但当蒙哥汗死于合川钓鱼山,阿里不哥图谋篡位,威胁到忽必烈汗位继承权的时刻,忽必烈开始采纳郝经的建议。适值南宋奸雄贾似道派间使称臣纳币请和,忽必烈遂班师北上,归定大事。此间郝经被任命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

  囚徒生活

  元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授郝经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令其出使南宋议和。郝经一行,以何源、刘仁节为副使,高翿为参议,苟宗道为书佐,随团成员还有马德磷、孔晋等数十人。郝经此行,引起了大蒙古国内部一些汉人世侯的妒忌,平章王文统私下指使将军李璮侵扰宋境,企图假南宋之手破坏和议。南宋奸相贾似道也对郝经一行的到来极度恐慌。害怕过去冒功鄂州(今湖北武汉)却敌的劣迹败露,极力反对郝经进入宋境。

  郝经原计划经涟州入宋,但李璮劝他们返回,理由是他告行派往南宋通报的两人已为宋楚州安抚所杀。郝经不为所动,转道宿州五河风餐露宿,迁延近五个月,方于当年秋末进入宋境。可是一入宋境,贾似道便密令淮东制置司以李璮兴兵犯境为借口,把郝经一行拘禁于真州(今江苏仪征),从此身陷囹圄长达十六年之久。在此期间,郝经曾多次上书南宋君臣,但在贾似道的阻止下,一切努力均付之东流。为了策反郝经,贾似道谎称元廷兵乱,几次派人诱降,均遭郝经痛斥。又派人假扮强盗夜闯囚所威逼、断绝生活供应等,也未能动摇郝经的意志。

  获救北归

  至元十一年(1274)六月,忽必烈命丞相伯颜率兵伐南宋,又命礼部尚书中都海牙及郝经之弟行枢密陪都事郝庸入宋,责问信使无故被拘一事。南宋朝廷理屈词穷,再加元军所向披靡,不得不派总管段佑以礼送郝经一行北归。元世祖忽必烈也派枢密院官及内臣近侍远道迎接。 

  十二年(1275)夏,郝经一行回到了阔别十六年的大都,忽必烈赐宴于廷,赏赐有加,并向郝经咨以政事。是年秋,病卒。谥文忠。

  冒死上书

  辛亥(1251)年春,29岁的郝经在顺天府(今河北保定市)贾副元帅家就教,一位陵川道士,赴燕都上香朝拜,过保定时,向郝经哭诉了家乡百姓深受蒙古官僚压迫而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当郝经听了家乡道士的苦诉,不光是泪水淌流,又火冒三尺,愤笔写下了《河东罪言》,冒着不测的风险,上书给蒙古统治集团,出人意料的是,忽必烈没有责罪郝经,反而召纳郝经于王府。他深感这份“民书”血淋淋的分量,“民失,江山倒”!

  1260年3月,忽必烈登帝位,立即颁发政令,革除了蒙古诸王直接向种地人征税的权利,大大减轻了北方人的负担。

  大雁传信

  郝经出使宋朝,被贾似道软禁在真州。这一囚就是整整十六年,其间,元廷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死是活。

  郝经被拘几年后,在1274年从宋人供食的活大雁中挑出一只健壮能飞的,系蜡书于雁足,放飞大雁。“中统十五年”实为“圣元五年”,郝经被拘于宋,不知元朝改元的事,所以他依此推之为“中统十五年”。

  汉武帝时,汉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押于北海(今贝加尔湖)。匈奴人对苏武威逼利诱,招数使尽,但这个汉朝忠臣手持汉朝符节,誓死不屈。一直到汉昭帝继位,派人与匈奴和亲,并索还汉使苏武。匈奴人理亏,谎称苏武早已病死,汉使得密报,知道苏武仍在世,就谎称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射雁,其中一只大雁足系苏武亲笔所写帛书,讲明他本人仍在北方沼泽中被困。这一招管用,笃信“怪力乱神”的匈奴人惊惶,忙派人找到苏武,把他送还汉朝。文史的力量真大,郝经据此演出“真人秀”,把昔日汉使所编的“故事”演绎成真。

郝经的同代诗词欣赏

《早秋听秋居士园池》

元代 欧阳玄欧阳玄 元代

碧池流水绿潺潺,高下楼台紫翠间。阮籍才华胜南族,谢安清致满东山。

标名花坞莺争道,集句桃符鹿守关。洒扫园丁今白发,秋翁化鹤几时还。

暂无


分享

《落梅风·夕阳下》

元代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夕阳下,酒旆闲。

两三航未曾着岸。

暂无

落花水香茅舍晚,

暂无

断桥头卖鱼人散。

暂无


分享

《和孙公子游南山》

元代 廖大圭廖大圭 元代

帝里归来日,胸怀尚昔年。人材今可数,公子独无前。

大旆光南寺,清唫到暝烟。功名方鼎鼎,未许傍云眠。

暂无


分享

《泛石湖》

元代 戴良戴良 元代

束发企名都,游宦及兹年。

遂陪登瀛侣,来上泛湖船。

暂无

冰光曜残日,林影溢中天。

暂无

岩穴停桡见,楼台鼓枻看。

暂无

苍苍敛暝色,幂幂曳寒烟。

暂无

菰蒲有余凄,鸥鹭相与闲。

暂无

窈窕趋回浦,荡漾媚遥川。

暂无

水宿怯宵清,蓬卧爱月穿。

暂无

俯视潜夜鱼,仰睇冲晓鸢。

暂无

窘身愧浮霄,敛志惭跃渊。

暂无

何当谢冠履,岁晏此盘旋。

暂无


分享

《黄石歌》

元代 陈泰陈泰 元代

黄精瘦硬无人食,后土藏形化为石。元气冥冥两窍通,照见日月相出入。

刘郎天台归,赤手把突兀。山神夜醉失摩诃,洞口朝吟空叹息。

暂无

藓痕蚀尽花雨乾,三月桃胶冻蜂蜜。请君爱护双玲珑,菖蒲绿叶摇春风。

暂无

试采松根餐石髓,杖藜同访谷城东。

暂无


分享

《咏菊》

元代 缪鉴缪鉴 元代

谁去东篱号菊庄,饥来三嗅饱诗肠。

何如陶令归南圃,天赐西风万斜香。

暂无


分享

《次韵毗陵吴寅夫见寄》

元代 陈旅陈旅 元代

季子江海居,胜友园池赏。临水咏新诗,轻飙送流响。

丹花阳林吐,绮翼幽竹上。云澜阻尘躅,离思徒浩漭。

暂无

杪秋辞京邑,寒郭舣吴榜。宗兄念行役,旨酒劳鞅掌。

暂无

承子共清悰,论文发豪爽。我贫久侨栖,所至类乐广。

暂无

愿得阳羡田,宁惭五湖长。夙昔诒约言,迟暮婴世网。

暂无

众仙谅超遥,楼观满方丈。馀霞散文席,斜月生翠幌。

暂无

芳夕令人思,思之不能往。晨兴即高冈,引睇写孤想。

暂无


分享

《集民谣二首 其一 苗青青》

元代 陈泰陈泰 元代

苗青青,东阡西陌苗如云。经年不雨过秋半,苗穗不实空轮囷。

田家留苗见霜雪,免使粜岁劳耕耘。县官催租吏胥急,籴粟输官莫论直。

暂无

劝农使,不汝恤。

暂无


分享

《题张氏风竹图》

元代 陈旅陈旅 元代

湘江风捲白头波,北渚云深帝子过。欲采琼芳渡江去,翠衫轻薄晓寒多。


分享

《至武冈》

元代 陈秀民陈秀民 元代

家居犹旅食,儿子复南征。

娄县千江隔,都梁百日行。

暂无

雁书天外远,马角梦中生。

暂无

食禄非吾愿,何时复旧耕。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