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夜思》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殊:竟,尚。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


分享

章台夜思 诗词大意

  这首五言律诗是怀人思乡之作,大概是寄给越中家属的。

  首联借清瑟以写怀。泠泠二十五弦,每一发声,恰似凄风苦雨,绕弦杂沓而来。长夜漫漫,枯坐一室的诗人谛听着这样凄神寒骨的音乐,怎不倍感哀怨呢?瑟是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其声悲怨。相传“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古诗中,瑟是一个常见意象。多与别离之悲相联系。如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是说瑟的音乐魅力使雁不胜清怨飞来了。古代别离、行旅、闺怨、边塞诗中,“瑟”与“雁”这两个意象,常常连带着出现。瑟曲中有《归雁操》,脱胎于湘灵鼓瑟之神话,即湘江女神为表达对死于苍梧的丈夫——舜的思念而鼓瑟。朱光潜先生说“写景必显,写情必隐”,这两句托伤情于瑟曲,此为隐;且诗人又用“怨”“哀”二字加以强调、凸显,使之为全篇定调。

  颔联以繁笔铺陈,用“孤灯”“楚角”“残月”“章台”等常见意象加以层层渲染,突出“夜思”之苦。上句是写诗人困守寓所,孤灯独坐,又听到苍凉悲切的“楚角”声,可以想见其内心该是怎样的酸楚!守城戍卒的思乡之曲极易勾起游子的乡愁。唐诗中,“角”与“雁”这两个意象亦常连带出现。如李涉《晚泊润州闻角》诗云“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连江渚上的大雁都不忍闻此角声而惊飞,可见其声之凄恻!一样的,这一联竭力不提听者感受之如何,而径直以实景烘托——“残月下章台”,写一钩残月挂柳梢,那清幽、昏黄的光在地上筛下班驳的影子。诗人望月怀人,多么渴望能与亲人故旧团聚啊!残月未圆,更增几许凄凉。这一联对仗工稳,用词平易而有余味。“章台”是唐诗之通用意象,原为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街多柳树,唐时称为“章台柳”,以后章台成了“柳树”的代称。如李商隐《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沈伯时《乐府指迷》说“炼句下语,最是紧要,如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如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此说未免极端,但也说明隐喻是唐诗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

  颈联点题,揭示所思的原因——“故人殊未来”。诗人用“芳草已云暮”起兴,衬托其守侯之苦。“云暮”,即“迟暮”之意。芳草绿了,又枯了;而故人依然久久未来,可见诗人的失落与怅惘。“芳草”亦是唐诗常见意象,多指代春天,或象征美好的青春等。韦庄诗常用“芳草”喻指美好时光之难永驻。如其《残花》诗云:“江头沉醉泥斜晖,却向花前痛哭归。惆怅一年春又去,碧云芳草两依依。”以碧云、芳草依依衬托美人迟暮,韶华不再。又如《台城》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乌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以江草依旧喻指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已”、“殊”两字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望穿秋水而不得的失落。

  尾联承“故人”一句递进一层,揭出思乡之苦。“殊未来”,长期不知“故人”音讯,凶吉未卜,于是他想到了写家书;可是山长水远,“乡书不可寄”,这就更添几分悲苦。结句以景收绾。“秋雁又南回”,点出时当冷落的清秋节,每每看那结伴南飞的大雁,诗人内心就不禁情潮翻涌,秋思百结。着一“又”字,说明这样郁郁寡欢的日子,他已过了多年,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也无可奈何;这就将悲情推到了一个高潮。这两句意境,与李白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一样,空灵幽邈,含情无际。

  全诗擅用音乐造境,以景象寓情,前两联着意蓄势,曲尽其妙;后两联一吐衷肠,酣畅淋漓。俞陛云说此诗之佳处在“前半在神韵悠长,后半在笔势老健”,实为肯綮之言。


  • 诗词译文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

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

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

殊:竟,尚。

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

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连上两句是说,我写的家书,已无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

韦庄的诗词欣赏

《病中闻相府夜宴戏赠集贤卢学士》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满筵红蜡照香钿,一夜歌钟欲沸天。花里乱飞金错落,

月中争认绣连乾。尊前莫话诗三百,醉后宁辞酒十千。

暂无

无那两三新进士,风流长得饮徒怜。

暂无


分享

《上春词》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曈昽赫日东方来,禁城烟煖蒸青苔。金楼美人花屏开,晨妆未罢车声催。

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艳蝶飞回。五陵年少惜花落,酒浓歌极翻如哀。

暂无

四时轮环终又始,百年不见南山摧。游人陌上骑生尘,颜子门前吹死灰。

暂无


分享

《庭前菊》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暂无


分享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天畔峨嵋簇簇青,楚云何处隔重扃。落花带雪埋芳草,

春雨和风湿画屏。对酒莫辞冲暮角,望乡谁解倚南亭。

暂无

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

暂无


分享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满耳是美妙的音乐满眼是美妙的花,满楼盛妆的少女胜过那美丽的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这才晓得那无限美好的天上神仙窟,也不过像这无比豪华的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绣幕里夜间闪烁着的红烛就像闹市,白天里施着的舞裙活像天空的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担心是宴会罢了美女也随之而星散,管它扬子江那头一轮皓月是否西斜。


分享

《江边吟》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江边烽燧几时休,江上行人雪满头。谁信乱离花不见,

只应惆怅水东流。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暂无

若有片帆归去好,可堪重倚仲宣楼。

暂无


分享

《过樊川旧居》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却到樊川访旧游,夕阳衰草杜陵秋。

&到樊川故地重游,秋日的夕阳照射在杜陵衰败的荒草上。

应刘去后苔生阁,稽阮归来雪满头。

应埸、刘桢逝去后阁楼生了苔藓,嵇康、阮籍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

能说乱离惟有燕,解偷闲暇不如鸥。

谁能说乱离之苦只有燕子,人生到处奔波不如鸥鸟懂得偷闲过生活。

千桑万海无人见,横笛一声空泪流。

桑田沧海的变迁没人看见,横拿着笛子流泪也于事无补。


分享

《买酒不得》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停尊待尔怪来迟,手挈空瓶毷氉归。

满面春愁消不得,更看溪鹭寂寥飞。

暂无


分享

《岁晏同左生作》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

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暂无


分享

《绥州作》

唐代 韦庄韦庄 唐代

雕阴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

初秋雨歇的暮色中,我倚靠在绥州南城门楼上,面向南方的家乡看着前头的雕山,城墙高耸与云相连,是那古帝州。

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

茫茫夜雨中,阒寂边塞上,驼队隐约可见,驼铃摇曳不绝。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上,只有我这个羁旅客独倚高楼望着故乡。

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已秋。

明妃出塞时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

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

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单于之曲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