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逢村叟》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经历了多次战乱的老翁住在一个破败的村庄里,这村子中事事都叫人伤心。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因为修建军队营寨,村中的桑树和柘树都被砍光了。因为组建乡兵,村中的青壮年都战死沙场,老头儿都断绝了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在这种时候,官府的赋税却一点儿不能少,还像太平无事的年成一样征收。不但本乡如此,其他州县也未曾有过安抚体恤。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现在连鸡犬都星散而不知去向,只剩下老人在日落时孤零零地倚着柴门叹息。

乱后:指唐末黄巢起义后。经乱:经过战乱。此句一作“八十老翁住坡村”。伤魂:伤心。此句一作“村中牢落不堪论”。

寨木:修建军队营寨用的木头。著:一作“点”,点派,征集。乡兵:地方武装。

平宁:太平安宁的年头。未尝:不曾。略:稍微。安存:安抚体恤。

星散:像空中的星星般分散消失,不知去向。独:一作“哭”。


分享

乱后逢村叟 诗词大意

  首联虽是转述村叟的情况,但可以烈感受到无比的凄恻、沉痛之情。颔联写战乱给村叟带来的灾难。桑柘,表达对官府朝廷无声而无比愤怒的控诉和抨击。颈联则通过村叟欲求生存的愿望的破灭,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普遍性指向和代表意义。尾联衰翁有气无力倚门对着前山的落日,传神地呈现出一个衰惫乏倦、孤苦无依的老翁形象。

  不像多数“伤田家”一类揭示民生疾苦的诗作,常用贫富极端对立的方式来造成强烈的反差效果,以此对现实进行抨击((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等),在这里,诗人只是真实地记叙、描摹乱后村叟的悲惨生活,而且这种记录是以一种客观、平静的方式进行的。诗中不写与“逢”字有关的内容,也没有与作者自己主观情绪有关的字眼,相形之下,首联在全诗中便显得十分突出。虽也只是转述村叟的情况,读者强烈感受到的却是诗人无比的凄恻、沉痛之情。一“逢”村叟,便是“乱”、“衰”、“破”“伤魂”,这样触目惊心的情形,村叟事事伤魂,诗人又何尝又伤魂。这里将村叟的情形、感受过程暗迁为诗人的心绪感受,是一种自然、含而不露和深层次的情绪转换。诗一开始即以这种与传统诗学的“含蓄”无关的“定味语”式的字眼,将惨痛现实及感受全盘托出,直接拉到读者眼前、心中,可谓字字惊心。“伤魂”二字,则实为诗眼,下面几联是在这一基调上具体情形的自然生发,不断加深着这种同属于“衰翁”、诗人和读者的“伤魂”之感。因此全诗看似冷静,实则情绪饱满,看似直白,实则含蓄蕴藉。七律首联素为人重视,此诗首联份量尤重。

  颔联写战乱给村叟带来的灾难。桑柘,即男耕女织生活赖以维持的重要生产资料——桑树柘树都被砍伐殆尽,作兵营的寨栅了,村叟已无以为生,徭役又使他子孙断绝,永远失去了生存的保障和依靠,相比之下痛失亲人的悲苦也许倒还要好受一些。可以说,“三吏”、“三别”之中,痛苦更深地表现为亲情的折磨,《杜陵叟》、《卖炭翁》等诗中主人公也许还能“重整旗鼓”活下去,这里村叟却被逼入了绝境。诗人这种真实到令人心颤的实录,是要表达对官府朝廷无声而无比愤怒的控诉和抨击。不幸时代中,“诗史”性作品其实都同是这样一种指向。

  颈联出句承续上联之意,直接点明“赋税”二字,是概括性交代,对句则通过村叟欲求生存(逃离到别的州县)的愿望的破灭,一下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普遍性指向和代表意义,而超越了对一个村叟的单纯记叙,诗也由此获得新的深广度。老人的遭遇正是当时千家万户生活的一个缩影,典型地概括了连年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尾联稍异上两联,上句仍承续着上两联的苦况交待,下句却转入一个孤单、冷漠场景的刻划。子孙断绝、鸡犬星散的“家”门口,衰翁有气无力倚门对着前山的落日。全诗直到最后,才单用一个“独”字,将对村叟情形的记叙转入对村叟形象的简洁刻划,传神地呈现出一个衰惫乏倦、孤苦无依的老翁形象。也仅用这个“独”字,诗由对黑暗现实的无声抨击转入到对穷苦农民的深切同情。

  《乱后逢村叟》之所以感人,其艺术力量正来源于这种对现实黑暗的抨击和对人民的同情,这一点又是通过极其通俗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这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杜荀鹤出身寒微,境遇不顺,长期在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对人民的痛苦体察很深,故《唐风集》中不少反映民生疾苦、乱后心绪的诗作许多都像这首《乱后逢村叟》一样,是可以称为历史实录的作品。而正是这种由题材特点、创作者个性及艺术上的自觉追求所确立的语言风格,被世人称之为“杜荀鹤体”或“晚唐格”,体现出杜荀鹤诗的独特风貌。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经历了多次战乱的老翁住在一个破败的村庄里,这村子中事事都叫人伤心。

因为修建军队营寨,村中的桑树和柘树都被砍光了。因为组建乡兵,村中的青壮年都战死沙场,老头儿都断绝了子孙。

在这种时候,官府的赋税却一点儿不能少,还像太平无事的年成一样征收。不但本乡如此,其他州县也未曾有过安抚体恤。

现在连鸡犬都星散而不知去向,只剩下老人在日落时孤零零地倚着柴门叹息。

乱后:指唐末黄巢起义后。

经乱:经过战乱。此句一作“八十老翁住坡村”。

伤魂:伤心。此句一作“村中牢落不堪论”。

寨木:修建军队营寨用的木头。

著:一作“点”,点派,征集。乡兵:地方武装。

平宁:太平安宁的年头。

未尝:不曾。略:稍微。安存:安抚体恤。

星散:像空中的星星般分散消失,不知去向。

独:一作“哭”。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745-1746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1-432

  此诗作于唐末社会动荡时期。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之后,军阀连年混战。在这个诗人叹息的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受尽各路军阀无耻的搜刮盘剥,还要遭受朝廷官府变本加厉的赋税徭役的压迫。《乱后逢村叟》一诗正是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广大农村生活的反映。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31-432

杜荀鹤的诗词欣赏

《秋夜苦吟》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吟尽三更未著题,竹风松雨花凄凄。

此时若有人来听,始觉巴猿不解啼。

暂无


分享

《闲居即事》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形觉清羸道觉肥,竹门前径静相宜。一壶村酒无求处,

数朵庭花见落时。章句偶为前辈许,话言多被俗人疑。

暂无

一枝仙桂如攀得,只此山前是老期。

暂无


分享

《途中有作》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无论南北与西东,名利牵人处处同。枕上事仍多马上,

山中心更甚关中。川原晚结阴沈气,草树秋生索漠风。

暂无

百岁此身如且健,大家闲作卧云翁。

暂无


分享

《酬张员外见寄》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分应天与吟诗老,如此兵戈不废诗。生在世间人不识,

死于泉下鬼应知。啼花蜀鸟春同苦,叫雪巴猿昼共饥。

暂无

今日逢君惜分手,一枝何校一年迟。

暂无


分享

《乱后出山逢高员外》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自从乱后别京关,一入烟萝十五年。重出故山生白发,

却装新卷谒清贤。窗回旅梦城头角,柳结乡愁雨后蝉。

暂无

名姓暗投心暗祝,永期收拾向门前。

暂无


分享

《献长沙王侍郎》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天泽逼来逢圣主,

辞林盛去得书生。云妆岳色供吟景,月浩湘流递政声。

暂无

美化事多难讽诵,未如耕钓口分明。

暂无


分享

《山中对雪有作》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虎狼遇猎难藏迹,

松柏因风易举头。玉帐英雄携妓赏,山村鸟雀共民愁。

暂无

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

暂无


分享

《题宗上人旧院》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此院重来事事乖,半欹茅屋草侵阶。啄生鸦忆啼松枿。

接果猿思啸石崖。壁上尘粘蒲叶扇,床前苔烂笋皮鞋。

暂无

分明记得谈空日,不向秋风更怆怀。

暂无


分享

《长安春感》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出京无计住京难,深入东风转索然。满眼有花寒食下,

一家无信楚江边。此时晴景愁于雨,是处莺声苦却蝉。

暂无

公道算来终达去,更从今日望明年。

暂无


分享

《投郑先辈》

唐代 杜荀鹤杜荀鹤 唐代

匣中长剑未酬恩,不遇男儿不合论。闷向酒杯吞日月,

闲将诗句问乾坤。宁辞马足劳关路,肯为渔竿忆水村。

暂无

两鬓欲斑三百首,更教装写傍谁门。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