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宣城郡多么负有盛名,第一风流要数进贡的紫毫笔。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秋霜下林中鸭脚形的银杏叶落满,春日里丝网将献出名唤琴高的鲤鱼。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共同治理政事须是贤良太守,今年你不再做京都的官吏。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平生材大用小一向以牛刀割鸡,这一次且再试一试你新磨的刀具。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我试着说一说宣城郡,请你暂且停杯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黄昏中一弯明净的宛溪环绕楼阁,春日里部将簇拥着你宴饮在昭亭。

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水稻茁壮,圩田的农家生活富裕,刑具闲卧法庭,你理政简易清明。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你将追踪风流太守谢朓欢歌妙舞,还不时吟诵王羲之用来换鹅的《道德经》。

藉甚:谓声名甚大。藉,同“籍”。贡毛:指紫毫笔。

霜林:一作“林霜”。鸭脚:木名,即银杏,以树叶似鸭脚而名。荐:献。

理:指治理政事。辍:中止。省曹:谓京官。省,官署名,指京师官署,如尚书、中书、门下各官署皆设于禁中,因称省。曹,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或部门。

发硎刀:硎,磨刀石。

明宛水:为“宛水明”的倒文。宛水,指宛溪,源出安徽宣城县东南的峄山,东北流为九曲河,折而西,绕城东,叫宛溪。

骑:一人一马曰骑,此指州太守部属。簇:犹言“簇拥”,众人护卫或围着。昭亭:宣城北有昭亭山,昭亭当筑于山上。(bà)稏(yà)丰圩(xū)户,桁(héng)杨卧讼庭。稏:稻名。丰圩户:使圩户丰足。圩户,指佃种圩田的农户,江淮多洼地,田边筑堤防水,称圩田。桁杨:加在犯人颈上或脚上的大型刑具。庭:诉讼案件的地方,犹今之法庭。

谢公:指谢朓(464-499年),南朝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换鹅经:即指老子《道德经》。


分享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诗词大意

  第一首诗赞美了宣城物产的丰饶、景色的清嘉,并特别将土产的紫毫笔冠以“风流”的名号,暗指历代文人曾用此写下名诗佳篇,流传不朽。诗中又以调侃的口吻,说诗人舅氏往任太守,如以牛刀割鸡,一则叹其大材小用,一则赞其理政游刃有余。全诗多用借语、典故,显示其“无一字无来处”的特点。

  首联“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写在酒宴上告别,谈到舅舅李公择要去的地方,诗人便来了劲,一古脑儿倒出宣城的情况,让人们停住酒杯听他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讲。此联是侧面总写,提起人们对宣城了解的兴趣。

  颔联“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写了宣城的山水。春天来了,“山晚望晴空”的谢朓楼被清亮明静的宛溪河缠绕着,更显得高耸雄伟,多姿多彩。春光像跑马似的,跨越山山水水,簇拥围拢着敬亭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联的“明”与“簇”,皆活用看动词。

  颈联“罢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写了宣城是一个天然的粮仓,是一个讲究法治的地方。前句意思是说,圩户的种田人家,家家户户五谷丰登。后句写犯了罪就要处治,处治是依法律程序,不能乱来。“桁杨卧讼庭”,是一种有序的审判。当时黄庭坚的舅舅正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故黄庭坚用依法律程序来说事。

  尾联“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是写宣城民风淳朴,歌舞升平,讲求道德与教化。谢公谢眺,在宣城任太守时他“勤于郡治、劝民教士、关心农政”,给宣城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称为“谢宣城”。歌舞处,指谢朓楼,那里歌舞升平,人民生活安逸。这些楼台歌舞是一种教化,时时焕起人们的道德良心。此联意下,一个地方的治理应该像宣城那样和谐安定,稻熟年丰。

  第二首诗咏赞宣城山明水秀的佳丽风光,并以想象之笔写出舅父到任后受到民众拥戴、歌舞欢欣的景象,以及百姓富足、政事简易清明的情形。且以曾在此地做官的谢脁来比喻舅父的文采风流,还特别用王羲之故事点明其淡泊心境。全诗笔法简炼,内涵丰富,虽未全脱送人上任的陈套,但因诗中多写入当地名胜、人物,平易亲切。

  黄庭坚是北宋诗的大家,造诣很高,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艺术上是具有很高天才的,而又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作诗时,态度郑重,精心结撰。第一首,开头似叙事,接下来作描叙,中间两联对仗工整,活用名词、动词为形容词,讲究字眼的锤炼,他通过奇特的意象、新颖的比喻和使事用典,达到了停杯细听说宣城的目的,形成一种峭拔生新的艺术效果。这种以叙述为诗、以议论为诗、以理趣为诗的独特艺术手法显示出他独特的个性风貌。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宣城郡多么负有盛名,第一风流要数进贡的紫毫笔。

秋霜下林中鸭脚形的银杏叶落满,春日里丝网将献出名唤琴高的鲤鱼。

共同治理政事须是贤良太守,今年你不再做京都的官吏。

古诗百科~平生材大用小一向以牛刀割鸡,这一次且再试一试你新磨的刀具。

我试着说一说宣城郡,请你暂且停杯细听。

黄昏中一弯明净的宛溪环绕楼阁,春日里部将簇拥着你宴饮在昭亭。

水稻茁壮,圩田的农家生活富裕,刑具闲卧法庭,你理政简易清明。

你将追踪风流太守谢朓欢歌妙舞,还不时吟诵王羲之用来换鹅的《道德经》。

舅氏野夫:《山谷集》题下注“李莘”。李曾官屯田郎中、知宣州,其余未详。宣城:今属安徽。

藉甚:谓声名甚大。藉,同“籍”。

贡毛:指紫毫笔。霜林:一作“林霜”。鸭脚:木名,即银杏,以树叶似鸭脚而名。

荐:献。琴高:《搜神记》及刘向《列仙传》谓琴高为战国赵人,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学修炼长生之术,游于冀州涿城之间。后入涿水中取龙子,与弟子期某日返。至时,高果乘赤鲤而出,留一月余,复入水去。此借指鲤鱼。

理,指治理政事。

辍(chuò):中止。省曹:谓京官。省,官署名,指京师官署,如尚书、中书、门下各官署皆设于禁中,因称省。曹,古时分职治事的官署或部门。

割鸡手:比喻大材小用,沉沦下僚。

发硎(xíng)刀:硎,磨刀石。

明宛水:为“宛水明”的倒文。宛水,指宛溪,源出安徽宣城县东南的峄山,东北流为九曲河,折而西,绕城东,叫宛溪。

骑(jì):一人一马曰骑,此指州太守部属。簇(cù):犹言“簇拥”,众人护卫或围着。昭亭:宣城北有昭亭山,昭亭当筑于山上。

(禾罢,bà)稏(yà):稻名。丰圩(xū)户:使圩户丰足。圩户,指佃种圩田的农户,江淮多洼地,田边筑堤防水,称圩田。

桁(héng)杨,加在犯人颈上或脚上的大型刑具。庭,诉讼案件的地方,犹今之法庭。

谢公:指谢朓(464-499年),南朝齐陈郡阳夏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同族,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善草隶,工五言诗,为“永明体”主要诗人,以山水诗最为著称。宣城北二里有谢公亭。此处借喻山谷舅氏李莘,谓其文采风流可比谢朓。

换鹅经:即指老子《道德经》。


参考资料:

1、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5-77

2、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2

  此诗可能作于元丰八年(1085年),时黄庭坚舅父李莘知宣州,黄庭坚以此二诗相赠。



参考资料:

1、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2

黄庭坚的诗词欣赏

《题郑防画夹五首》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暂无

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

暂无

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暂无

徐生脱水双鱼,吹沫相看晚图。

暂无

老矣个中得计,作书远寄江湖。

暂无

折苇枯荷共晚,红榴苦竹同时。

暂无

睡鸭不知飘雪,寒雀四顾风枝。

暂无

子母猿号槲叶,山南山北危机。

暂无

世故谁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

暂无


分享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天将金阙真黄色,借与洞庭霜後橙。

松滋解作逡巡麴,压倒江南好事僧。

暂无


分享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分享

《满庭芳·茶》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分享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 其三》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暂无


分享

《戏答仇梦得承制二首》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结发从征听鼓鼙,未曾一展胸中奇。

弯弓如月落霜雁,谁道将军能赋诗。

暂无


分享

《晓从任大夫祖行过石桥寄粹甫》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令尹鸣驺过石桥,想君寒梦正飘摇。

追思转觉年来剧,乱似春风柳万条。

暂无


分享

《香炉峰》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

上有文殊师利塔,好将一瓣此中燃。

暂无


分享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暂无


分享

《书幽芳亭记》

宋代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招魂》说:“爱花的风俗离开蕙,普遍崇尚兰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热茶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