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刚下过一阵雨,旋即又阴云漠漠,似乎在酝酿着另一阵雨。春回大地,处处一片青绿之色。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暮归途中,回望山峦,只见暮霭朦胧,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信步走到湖的尽头,忽然发现了一座孤亭。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烟霭,带有浓重的湿意;晴光照耀,野外的河流池塘,波光粼粼,摇荡不已。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绿草刚经过一番春雨的冲洗,更显得青翠欲滴;烟光凝聚的山头,一派紫色,斜阳返照,增添了几分色泽。

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雨。

湖:指丰湖,在惠州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边。尽:尽头。

着:着落。这里指春天来到。

仍:又,还。


分享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诗词大意

  这两首诗题中所说的“栖禅”,是惠州的一座山。诗写作者游栖禅山暮归时的所见景物。

  第一首起句写岭南春天特有的气侯景象:刚下过一阵雨,天色明亮了一些;但旋即又阴云漠漠,在酝酿着另一阵雨。这变幻不定、时雨时停、时明时暗的天容和欲下未下的雨意,只用一个白描句子,便真切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字是个句眼,却显得自然浑成,不见着意的痕迹。

  次句“春归处处青”,由天容写到野色。“归”既可指归去,也可指归来,这里用后一义,传出喜悦之情;缀以“处处青”三字,欢欣之情更溢于言表。作者《春归》说:“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所至”句亦即“春归处处青”的意思。不过《春归》诗强调春风的作用,该篇则泛言春归绿遍,暗示这种时下时停的春雨有滋润万物的作用。

  第三句“山深失小寺”,正面点到栖禅山。句中“小寺”,即栖禅寺。题中说“暮归”,则栖禅寺在白天游览过程中已经去过,这里说“失小寺”,是暮归回望时,因为山峦重叠,暮霭朦胧,已不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山深,寺小,故用“失”字表达。这里透出了诗人对日间所历胜景的留恋,也隐约流露了一丝怅然若失的意绪。

  末句“湖尽得孤亭”,与上一句相对。上句是回望所见,下句是前行所遇。湖,指惠州丰湖,在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之上。诗人在暮归途中,信步走到丰湖尽头,忽然发现有一座孤亭,感到很喜悦。三四两句,一方面是恍然若失,一方面却是欣然而遇,这中间贯串着诗人的“暮归”行程。

  第二首起句“春着湖烟腻”,紧承组诗第一首结尾,仍写丰湖。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一层带有浓重湿意的烟霭,给人一种化不开的粘腻之感。句末的“腻”字固然是刻意锤炼,表现了春日南方卑湿之地的烟雨迷蒙,“着”字也同样是着意经营。春天,仿佛将它的灵魂与生命附着于湖烟之上,使湖烟也变得粘腻了。

  次句“晴摇野水光”,写田野上的水流或湖塘在春天晴光的照映下,波光粼粼,摇曳不定。“摇”字不仅富于动态感,而且透出诗人的一份愉悦感。诗人的心,如同也在随着水光摇动。

  “草青仍过雨”,第三句又回到天气的变幻。草色青绿,一片春意,而时停时下的雨在行程中又掠过了一阵。经过雨的清洗,草色显得更青了。

  “山紫更斜阳”,傍晚时分,烟霭凝聚,山色显得青紫,紫由返照而来,王勃《滕王阁序》有“烟光凝而暮山紫”之句,可与此参证。雨后斜阳的返照,使暮山更增添了妩媚和色泽。“更”字与上句“仍”字相应,突出斜阳的作用,用斜阳作衬托,增加了色彩的变化。

  这四句诗,每句如一幅独立的图画,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栖禅暮景图。诗人巧妙地把实景湖、水、草、山与季节、天气、时间结合在一起,主体与背景安排得分外和谐。在具体写景时,不是就景写景,而是尽力通过客观景物与感觉相结合来描述,烟雾湿腻,水光闪耀,草色青翠如滴,暮山紫色浓厚,山中的景观与诗人浏览时的情趣一起展现,引发读者去感受,去想象。

  诗全首用对,工稳自然。前两句,使用动词“着”与“摇”字,使景物与节令、天气关联,让无情的景物带有主动的情感。后两句使用“仍”、“更”两个副词,作进一层描写,使形象更为鲜明。对实词的锤炼也同样令人瞩目。首句的“腻”字,写出南方春天雨后,日光照耀下烟雾迷濛的情况,给人以化不开的黏腻潮湿的感觉。末句的“紫”字也很见观察得细致。傍晚时烟气凝聚,远山在斜阳照射下,呈现出青紫色,这一形象,与唐王勃《滕王阁序》“烟光凝而暮山紫”几乎相同。

  色彩和谐也是此诗一大特色。诗不仅在后两句用了“青”、“紫”两个颜色字,前两句的“湖烟”、“野水”也隐含色彩。这样,既有大块的颜色,又有小块的颜色,层次分明,深浅相间,与诗所写的春、晴、暮三点丝丝入扣,妙手绘出山野的独特景色。

  这两首诗,前首由天气写到山容湖景,后首由湖景写到变幻的天气和绿野紫山。“暮归”是所写景物的贯串线索。两首在写法上偏于实写刻画,与唐代绝句多空灵蕴籍不同。两首诗均用对起对结格式,一句一景。表面上各自独立,不相连属,实际上所写景物不但为春日所共有,而且带有岭南地区春天晴雨变幻以及“暮归”这个特定时间的特征。因此,尽管各个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与联系,但这些图景给读者总的感受是统一的。读者不但可以从中看到岭南春归时烟腻水摇、草青山紫的美好春色,而且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这种以刻画实境为主、一句一景、似离实合的写景手法,在杜甫入蜀后的不少绝句中可以遇到。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刚下过一阵雨,旋即又阴云漠漠,似乎在酝酿着另一阵雨。春回大地,处处一片青绿之色。

暮归途中,回望山峦,只见暮霭朦胧,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信步走到湖的尽头,忽然发现了一座孤亭。

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烟霭,带有浓重的湿意;晴光照耀,野外的河流池塘,波光粼粼,摇荡不已。

绿草刚经过一番春雨的冲洗,更显得青翠欲滴;烟光凝聚的山头,一派紫色,斜阳返照,增添了几分色泽。

栖禅:栖禅山,在惠州(今属广东)。

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雨。

湖:指丰湖,在惠州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边。尽:尽头。

着:着落。这里指春天来到。

仍:又,还。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6-728

2、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张骄奇.宋代文学作品精选.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这组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公元1112 年)。唐庚和苏轼是同乡,身世遭遇也有些相似,人称“小东坡”。苏轼曾谪居惠州数年,唐庚因受知于张商英,张商英罢相后他也被贬惠州多年。这组诗就是他贬惠州期间所作。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6-728

唐庚的诗词欣赏

《除凤州教授非所欲也作此自宽》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人生才食顷,何处分好弱。刑狱即道场,筦库有真乐。

故纸终日翻,毛锥几年阁。百函无力致,诸公谁说著。

暂无

今承学校乏,颇讶名字错。宿业岂无恋,得冶不敢跃。

暂无

骨肉远难俱,囊装贫易缚。师儒要好手,老大良非脚。

暂无

戛尽识羹空,抽穷知茧薄。后生端所畏,人材若为作。

暂无

岂唯嘲孝先,更恐困有若。行路固知难,得地幸不恶。

暂无

柳拖千丈丝,山集五色雀。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

暂无

况闻豆积岭,中有不死药。

暂无


分享

《直舍书怀二首 其一》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寸枉非吾志,休论尺与寻。黄披终日卷,青对十年衿。

风眩药囊减,雨昏茶椀深。扬雄名宦思,都向草玄沉。

暂无


分享

《题史廷直郊居》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黄金转手尽,郊居掩清昼。山容凉肺腑,竹意净怀袖。

入门编简香,无复更铜臭。君看道南院,岂识元德秀。

暂无


分享

《蓬州杜使君洪道屡称我于诸公闻之愧甚赋诗答谢之》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去天一尺古蓬州,年来除守得胜流。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

如此才高却解事,入眼人才皆可意。他邑犹分刺史天,片言每为将军地。

暂无

故应怜我退无田,力相推挽令向前。傍人闻说皆抚掌,竹竿那使鲇鱼缘。

暂无


分享

《次韵强幼安冬日旅舍》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残岁无多日,此身犹旅人。客情安枕少,天气举杯频。

桂玉黄金尽,风埃白发新。异乡梅信远,谁寄一枝春。

暂无


分享

《春日杂兴七首 其三》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茸茸小雨弄春晴,已有狂花未见莺。便使一年惆怅在,晓窗寒梦别轻盈。


分享

《古生》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卷地风来怒涛起,惊散沙汀双翡翠。谁将仙匹锁金笼,孤飞吟叫烟波里。

古生开锁放珍禽,春江日暖重相寻。巧舌相和苇风软,绮翼交飞菰浪深。

暂无

壮哉古生真任侠,气义肝肠何激烈。功成不复更偷生,一剑挥霜襟溅血。

暂无

世间美事多参商,白马青梅人断肠。古生埋没在何处,江山流水空茫茫。

暂无


分享

《杂诗 其十四》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已分诗驱使,宁辞酒过差。南烹人钓蛤,北信客占鸦。

年事侵肤理,忧端宿肺家。向来功业兴,到晚咏馀霞。

暂无


分享

《答》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世岂无高人,刻意在枯槁。竟为恩爱累,有志莫能保。

君能唤我归,衰鬓及未葆。何非有此翁,那得有此媪。

暂无

著书吾岂能,庶几获幽讨。何必登鹿门,是山皆可老。

暂无


分享

《壬辰九月不雨至》

宋代 唐庚唐庚 宋代

老去生涯白木镵,脱逢艰食更何堪。春深野色忧年恶,夜半檐声觉雨甘。

睡外莫听泥活活,想中已睹麦含含。明朝竹径添幽事,玉版堂头作小参。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