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平平叙事,颇有民歌风味。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半世三江五湖掉,十年四泊百花洲”。杨万里于1154(绍兴二十年)中进士,初授赣州司户,继调永州零陵萃,以后历任内外官职,奔走于江湖间,到写这首诗时,已经半世(指一个人的半生)之多;十来年间,因主程所经,曾四次泊舟于百花洲畔。这一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调子并不沉重,毋宁说还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味。从眼前的胜游回顾半世以来的行踪,从眼前的百花洲联想到所历的三江五湖,时间、空间都延伸扩大了。这一联在对仗上句法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多用数目字成对,如“半”对“十”“三”对“四”“五”对“百”;二是上下句的句法并不同(下句的“泊”是动词,与上句的“江”为名词不同,五湖棹与百花洲也有所不同,平仄也不调)。这样一种对仗,表现出诗人的巧思,具有一种轻快流利、拗折错落的美感。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颈联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也更进一层地得到表现,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诗人将主观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过来有用被感染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尾联承“半世三江五湖棹”从眼前泊岸的孤舟兴感,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开一步,下句却透过一层,揭示了事情的底蕴。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江南一带最美的地方是苏州,为王事奔走我却得以纵情遨游。
半生中三江五湖都乘船走遍,十年里四次停泊在这百花洲。
我跟岸边的杨柳都互相熟识了.眼前的云山执着地把我挽留。
不要责怪这孤舟漂泊不定吧。我自己本来就是一只孤舟。
平江百花洲: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作于1190年(宋光宗绍熙元年),杨万里在年初伴送金国贺正旦使北返,行船至平江停泊在百花洲时,感慨自己一生漂泊,写诗抒怀。
参考资料:
1、[宋]杨万里著.杨万里集:三晋出版社,2008:96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碧清的美酒一杯又一杯,船上的门帘刚闭还复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千皱万褶的好山无人能描绘,都被斜阳的余辉一一拈出来。
分享 拼 译 注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
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暂无
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
暂无
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穠李。
暂无
阿昉妵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
暂无
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尽处。
暂无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
暂无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暂无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
暂无
不如九京唤起文舆可,麝煤醉与竹傅神。
暂无
分享 拼
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
我来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自然风景不能偿付诗酒之债,古今的诗人总是借山水来抒发他们的忧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谪仙李白曾在颠吟寺赋诗狂饮,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楼怡情自乐;
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问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们全然不认识,齐山依旧笼罩在寒流之中。
分享 拼 译 注
分享 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