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yù)河。青青:指杨柳的颜色。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别离:离别,分别。


分享

送别 诗词大意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至于诗人自己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人的送别的深情。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人折或者不折杨柳,内心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短小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行者,多用于送别。有的版本作东风。

青青:指杨柳的颜色。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辛苦,这里指折柳不方便。

别离:离别,分别。

  长安城外,王之涣与友人即将离别,当时正值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送别》。



参考资料:

1、聂恩彦. 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1978-01-31 :80

王之涣的诗词欣赏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分享

《凉州词二首》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分享

《送别》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分享

《九日送别》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暂无


分享

《宴词》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长堤下,春水碧明一片悠悠,和漳河一起慢慢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不要去理睬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   


分享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 王之涣王之涣 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