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归山》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送君归山我心已惆怅,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谁?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一起相处才只几天,忽然你却辞官先归。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东山里还有我住过的茅屋,请替我扫一扫那陋室柴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一朝:一时。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荆扉:柴门。

谢官:辞官。心事:志向,志趣。


分享

送张五归山 诗词大意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客,送的却尽是惆怅,一“尽”字极为妙用,送别之时的满腔惆怅,因了这一“尽”字而多了几许沉甸。”几日同携手“,今朝友人却要“先拂衣”了。诗人应该是带着一份嫉妒与歆羡的心情写下此句的。东山的茅屋,那是诗人向往的地儿,身处污浊不堪的名利官场,然而他的心却时刻惦念着那片澄澈宁静的世界,怎奈污秽的现实,复杂的心境,让他如何也做不了抉择。“幸”不过是于迷途中的自我一份希望罢了,心存着那一片净空,预留着那一寸土地,于自己总该是一剂灵魂的安神剂了。末句表明诗人的心迹与志向,直白了当,然一“岂”字又平添了几许回味。

  徘徊,是诗人此阶段的主题。又是眼看着好友明确地奔向自己的人生道路,而自己依旧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踟蹰,无限惆怅。与好友相知相交的日子极为短暂,原还是自己在这昏暗时节难得的安慰。而此时好友利索地抛却一切烦恼,即将奔赴想往已久的生活,只留一份潇洒在诗人心头煎熬。诗人恨的是自己无能,无力摆脱世俗的物质羁绊;愁的是时光匆匆,难以实现心中的夙愿;难排遣的,还有往日同窗共进的生活不复返的愁绪。

  东山茅屋,或许是友人归隐所在。一个“幸”字,淡了些诗人内心迷茫的雾霭,可喜可庆的是,友人还的茅草屋还为诗人敞开着,让他得以有机会清除内心的尘埃。荆扉,即实指的柴门,虚指的心门。人生一大乐事,就是与知己倾心畅谈,诗人期盼着,也努力着。然而,或是命运不济,晚年的他,在孤独中沉寂着,写出一篇篇看似清淡实则惆怅的诗歌。好友的离去,永远是他心灵上的创伤。诗人或许可以和西方的拉奥孔比拟,同样遭受着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同样在无声地反抗着,表情却一直是让人难企及的平静。

  然而这“幸”,似乎给了诗人一份希望,坚定了诗人追求自我生活的决心:“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诗人“尽惆怅”的不仅仅是那份依依惜别的情谊,更是那份“心事违”的无奈与复杂的心境。身陷官场,污浊黑暗的现实,早已肃杀了那颗宁静的心,然个中的丝丝缕缕,又岂是简单的一个退字亦或是一个进字能够道清楚说明白的?罢了罢了,即便是那百般的歆羡,即若是那内心的疾呼,现实,终究只能是如此这般徘徊无尽。

  全诗文字朴实自然,用笔委婉曲折,写出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无限的失落。


  • 诗词译文
  • 创作背景

送君归山我心已惆怅,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谁?

一起相处才只几天,忽然你却辞官先归。

东山里还有我住过的茅屋,请替我扫一扫那陋室柴扉。

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张五:张諲,生卒年未详,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今属浙江)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

一朝:一时。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荆扉:柴门。

谢官:辞官。

心事:志向,志趣。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1-72

  《旧唐书》记载,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张五是王维的友人张諲,擅长书画,尤工山水,曾同王维一起隐居嵩山,后来出仕,官刑部员外郎,又与王维同朝,二人互相酬唱,交情很深。他因受到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王维十分感慨,再次产生归隐思想,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1-72

王维的诗词欣赏

《过始皇墓》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秦代的那座古墓成了长满野草的山岭,可它那幽暗的地宫,却是豪华壮丽的宫殿。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墓顶上镶着大珍珠,象征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墓底用水银灌注成江湖河海。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墓中有江海人岂能渡过;暗黑阴冷,永远无春的地下,绝无雁鸭飞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野风吹得松树哗哗作响,像是被始皇封为大夫的泰山松的哀悼声。


分享

《送李判官赴东江》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暂无


分享

《燕支行》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时年二十一〕

汉家天(一作大)将才且雄。

暂无

来时(一作时来)谒帝明光宫。

暂无

万乘亲推双阙下。

暂无

千官出饯五陵东。

暂无

誓辞甲第金门里。

暂无

身作长城玉塞中。

暂无

卫霍才堪一骑将。

暂无

朝廷不数贰师功。

暂无

赵魏燕韩多劲卒。

暂无

关西侠少何咆勃。

暂无

报仇只是闻尝胆。

暂无

饮酒不曾妨刮骨。

暂无

画戟雕戈白日寒。

暂无

连旗大旆黄尘没。

暂无

叠鼓遥翻瀚海波。

暂无

鸣笳乱动天山月。

暂无

麒麟锦带佩吴钩。

暂无

飒沓青骊跃紫骝。

暂无

拔剑已断天骄臂。

暂无

归鞍共饮月支头。

暂无

汉兵大呼一当百。

暂无

虏骑相看哭且愁。

暂无

教战虽令赴汤火。

暂无

终知上将先伐谋。

暂无


分享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


分享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暂无

日高犹自卧。

暂无

钟动始能饭。

暂无

领上发未梳。

暂无

床头书不卷。

暂无

清川兴悠悠。

暂无

空林对偃蹇。

暂无

青苔石上净。

暂无

细草松下软。

暂无

窗外鸟声闲。

暂无

阶前虎心善。

暂无

徒然万象多。

暂无

澹尔太虚缅。

暂无

一知与物平。

暂无

自顾为人浅。

暂无

对君忽自得。

暂无

浮念不烦遣。

暂无

张弟五车书。

暂无

读书仍隐居。

暂无

染翰过草圣。

暂无

赋诗轻子虚。

暂无

闭门二室下。

暂无

隐居十年余。

暂无

宛是野人野(一作也)。

暂无

时从渔父渔(一作鱼)。

暂无

秋风自(一作日)萧索。

暂无

五柳高且疏。

暂无

望此去人世。

暂无

渡水向吾庐。

暂无

岁晏同携手。

暂无

只应君与予。

暂无

设[四↑且↓]守[繁体“才”去“纟”]兔。

暂无

垂钓伺游鳞。

暂无

此是安口腹。

暂无

非关慕隐沦。

暂无

吾生好清净(一作静)。

暂无

蔬食去情尘。

暂无

今子方豪荡。

暂无

思为鼎食人。

暂无

我家南山下。

暂无

动息自遗身。

暂无

入鸟不相乱。

暂无

见兽皆相亲。

暂无

云霞成伴侣。

暂无

虚白侍衣巾。

暂无

何事须夫子。

暂无

邀予谷口真。

暂无


分享

《秋夜曲》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


分享

《杂诗》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暂无

持谢金吾子,烦君提玉壶。

暂无


分享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暂无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暂无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暂无


分享

《灵云池送从弟》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

自叹鶺鴒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暂无


分享

《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

唐代 王维王维 唐代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莲花法藏心悬悟,

贝叶经文手自书。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暂无

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暂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