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满洲里,漫卡在边城的街头,最令人感兴趣的,莫过于具有浓郁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木刻楞房。它极富雕塑感,被人们称之为“彩色雕塑”。它是人们视觉能观赏到的一个立体形象,也是人们内心能衡量的艺术形象。它给人们以精致和恬静的感受,产生一种磁力,获得异国情调的美感。每当路过木刻楞房时,您会不得不去欣赏,或者要站在那里多看上几眼,以饱眼福。
夏日,它在绿荫下,冬日,它在雪的怀抱里,以其生动的艺术语言留住过往行人的脚步。人们在观赏它们时,常常留连忘返,甚至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去抚摸或拥抱它一下的欲望。一座座典雅别致、风姿绮丽、颜色和谐的木刻楞房,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而当它们溶于周围环境之中时,便构成了一幅城市美的整体画面。满洲里的木刻楞房,主要分布在市南区的二、三街道和市北区天桥下的电报街、头道街、二道街和三道街。当人们漫步在街头欣赏这些木刻楞房屋时,俨然成了一个鉴赏家,按自己的美学观点来进行赏鉴。
木刻楞房的建筑用材不外乎石材和木材两大类。但由于对其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工艺处理和艺术创造,从而产生了丰富的质感对比。木刻楞在墙裙之下,一般选用大块石料做基础(水泥勾缝或用水泥抹上),中间是用粗长圆木叠罗或用宽度不等的长条木板钉就成墙壁;上部房檐、门檐、窗檐是装饰重点,以木材为主,并结合运用了木雕和彩绘等工艺。由此,木刻楞向观赏者展示了上中下“三部曲”:稳重而平滑的下部(石材),质朴亲切的中部(圆木或板材),精细而耐看的上部(板材)。
上部三檐(房檐、窗檐、门檐)上的雕刻和彩绘,它们是木刻楞房的装饰趣味中心,也是观赏者的视觉重点。木刻楞房中下部质材的粗糙反衬出了上部材质的细腻;中下部处理手法上的简洁烘托出上部处理手法的繁复,从而在整体上显出细巧中见粗犷,琳琅华丽中透质朴的艺术效果。这“三部曲”情投意合地交响在一起,给人们以精神上和条理上的统一性,使人融溶出一个完美的精神境界,感受到一种纯真而简洁的思想感情。
木刻楞房的装饰除了显示出材质固有色彩的不同外,还注重了人为表面色彩的处理。这主要体现在彩画上。彩画一般绘在中部墙体和上部“三檐”的木质材上。
通常以同类色为主,中部墙体多为暖色调的黄色或金黄。“三檐”则采用冷色调的蓝、绿、浅绿等。这样使“三檐”的冷色调在中部墙体、大面积的暖色调的映衬下显得清雅秀丽。而房顶多为“人”字形,铁皮涂紫色或棕色,这也是考虑协调房檐下彩绘的艳气所为。
木刻楞房从墙基到房顶,多种色彩的交相辉映,从视觉上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色彩整体,使观赏者获得一个既朴实又高贵,既对比又调合的效果。木刻楞房的抽象与具象的对比主要表现在主体雕刻和色彩上,呈现为程式化的布局之中。其抽象性主要反映在房檐、门檐和窗檐的彩色雕刻上。
这些雕刻图像多种多样,做工精细,犹如一朵朵在枝干和绿叶陪衬下盛开的鲜花。其具象性有平面和立体两种,主要反映出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木刻楞房中部的木材质“墙”,无论是用圆木又叠罗或用长条木板钉就的,这些貌似简单的直线状的连续的美,尤其是“三檐”下的装饰木雕,显得更为精彩。
木刻楞房抽象与具象装饰的统一还体现在面积的对比上。木刻楞房以其中部大面积的木材质“墙”与“三檐”下小面积具象木雕,形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效果。此外,窗框、门框装饰线的大量运用,既区分了大小不同的界面,使原来呆板的“墙”的平面图案化、规整化,达到抽象与具象装饰相互依存而又不显生硬的效果。
经过的观赏者在木刻楞房前潜心驻足,细细品味,目睹了那“不同凡响的三部曲”、“多种色彩的交相辉映”和“抽象与具象的鲜明对比”,就会寻找到自己对木刻楞房的鉴赏印象――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雕塑,是一个富于感情的雕塑,是一个充满想象的雕塑,是一个充满童话美的彩色雕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