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

  晋攻前燕之战,又称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起初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时,遭遇到了前燕军队的殊死抵抗。后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南归途中先是被前燕慕容垂和慕容德设伏打败,又被赶来支援前燕的前秦将领苟池、邓羌劫了归路,回到姑孰五万步卒仅剩万余人。

  此战虽然发生地点不在枋头,但因为史书上习惯成此次战役为枋头之战遂得名。

image.png

  背景

  桓温第三次北伐(枋头之战),是在东晋内部权力之争面临短兵相接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时,中原形势对晋朝讲很不乐观。前燕和东晋在许昌几次拉锯战,最终丢掉了这一重镇。

  兴宁年间(363年至365年),淮阳一带失守。最后,洛阳城守将见孤城难守,找了个借口自己带兵逃离,只留下沈劲一人带区区五百人守城。(《江南罡风吹浮萍》一文交待过,沈劲是王敦“逆党”沈充之子,一直想以身殉国挽回家族声誉,他就等着这种“光荣”的机会。)

  公元365年,前燕名将慕容恪、慕容垂兄弟率兵进攻洛阳,守军寡不敌众,城破,沈劲死节。不久,鲁郡、高平、宛城又接连被前燕军队攻取,燕军甚至攻掠到汉水以北地区,大掠而去。

  公元368年(海西公太和三年),晋廷加大司马桓温殊礼,位在诸侯王之上。转年五月,桓温自领徐州、兖州刺史,率步骑五万,从姑孰就出发,进行他的第三次北伐。

image.png

  战前准备

  晋军凿运河引粮

  公元369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四月,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他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

  六月,桓温抵达金乡(今属山东),这时天旱,河道水浅,水运困难。桓温大军是坐船沿河道前进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士兵不易疲劳,二来运粮方便,三来因为前燕的水军微弱,不易受到攻击。但河里要是没有了水,这些好处就都享受不到了。于是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当时在今山东境内的一个大湖泊,后因黄河改道等原因,今天已不存在)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将汶水(今大汶水)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连接,引黄河水入清、汶。这个时候,桓温的首席谋士郗超,向桓温提出两条重要建议。郗超说:“汶水、清水、黄河这条通道太过于脆弱,水量小,运输困难。依托此道北上的话,如果燕军坚守不战,又像秦人一样坚壁清野,我们的补给很可能跟不上,那时情况就麻烦了。不如干脆放弃水道,全军只带必要的干粮,沿陆路轻装疾进,避开要塞,直扑邺城(今河北临漳,357年,前燕将都城迁到这里)。他们慑于公的威名,惊慌之下,很可能弃城北逃,遁回辽西(郗超眼中的慕容评和慕容垂眼中的邓恒差不多啊)。如果他们仓促应战的话,正好一举将其主力歼灭。就算他们固守邺城,也一定来不及坚壁清野,这样城外的庄稼和民众,就都是咱们的了!如果桓公觉得这么做太冒险的话,不妨就在这里停止前进,修筑要塞,花一年功夫在这一带屯积粮食、辎重,等到明年夏天,再行进攻。这样做虽然迟缓,但可立于不败之地。舍此二策不用,却挥军北上,进攻时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时间一旦拖到秋冬,不旦水量更少,而且北方天冷,士兵们冬衣不足,那时需要担心的,就不只是粮食问题了。”尽管桓温对郗超一向很器重,但对他的这两条建议都没有采纳。桓温不采纳第一条建议的原因很好理解:太冒险了,一旦只带少量干粮迫近邺城,如果交战不利怎么办?想回来那就难了!眼下的水道虽然不很理想,但毕竟是一条生命线,顺利的话可凭之进攻,不顺利的话,要撤回来也有依托。别忘了,桓温对没把握的事,可是从不下注的。桓温不接受第二条建议的原因就有点让人费解了,第二建议比桓温自己执行的方案更加稳重、谨慎,更像桓温的用兵风格,那他为什么还弃之不用呢?在下猜想,原因恐怕还是顾忌朝中的反对派,担心自己长期既不在朝,也不在荆州大本营,他们会乘机攻击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在第二次北伐大胜之后,不乘胜前进,而是迅速收兵南归的原因)。这种事,连他的敌人都是看得很清楚的,此时的前燕大臣申胤就说过:“桓温北伐破燕这件事,是东晋众臣所不愿看到的,一定会在暗中百般阻挠破坏,拖他的后腿。”要避免后方生变,桓温就得尽快打完这一仗,而过于谨慎的用兵风格,又不允许他采用郗超的第一策,另外他对自己指挥硬仗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所以两难之下,他最终只好选择了郗超认为的下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幽州之战,又称“西晋幽州之战”,是指两晋十六国时期汉嘉平三年十一月,汉征东大将军石勒率军袭取幽州(治蓟,今北京城西南),擒杀西晋大司马、幽州牧王浚的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背景  石勒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后,王浚遣军5万攻襄国,石勒军多次出战皆败,后纳谋主张宾建议,坚守城池,从北城突门(暗门)处出击,挫败其进攻。  经过  汉嘉平三年十一月,石勒依张宾之计...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
  陈敏反晋之战是晋永兴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晋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起兵反晋,割据江南地区的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太安三年(304年),陈敏因镇压石冰起义军有功,被封广陵相。自谓勇略无敌,渐有割据江东之心。永兴二年,东海王司马越为在诸王争权战争中打败对手,起用陈敏为右将军、前锋都督。陈敏见晋廷衰乱,遂于十二月据历阳(今安徽和县)起兵反晋,命...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晋永嘉五年,汉光兴二年(311)四月,匈奴汉国镇东大将军石勒从许昌出兵,于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截杀晋国王公大臣,歼灭东海王司马越势力。石勒及时抓住战机,轻骑奔袭,最终歼灭了西晋最后的核心力量,诛杀了以王衍为首的“清流”世族及36位司马皇族,焚烧司马越的遗体,沉重打击了西晋贵族官僚的势力,从而为后来合力攻破洛阳最终灭亡西晋创造了条件。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探索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具体过程,流民们是如何起义的?

探索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具体过程,流民们是如何起义的?
  东汉末年,曹魏、蜀汉、孙吴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公元249年曹魏太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朝政,从此曹魏大权逐渐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发动三路大军灭蜀,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即晋武帝迫使曹魏禅让称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司马炎于公元279年发动晋灭吴之战,至此西晋完成了华夏一统。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是晋元康六年(296年)至建兴三年(315年),各族流民反...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战争中,晋永嘉五年(311年)至建兴三年(315年),蜀郡人杜弢领导流亡于荆、湘地区的流民的反晋战争,史称杜弢起义。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永嘉年间,巴蜀流民分布在荆、湘之间,屡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荀眺欲以造反罪杀尽流民,流民四、五万家被迫起义反晋,共推蜀中才子,时任晋醴陵令的杜弢为首领。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西晋幽州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 陈敏反晋之战是怎么回事?陈敏采取了哪些行动?
  • 宁平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 探索西晋末年流民起义的具体过程,流民们是如何起义的?
  •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杜弢是如何起义的?
  • 赵平大秦之战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带来了哪些影响?
  • 东晋时期的棘城之战是怎么回事?最终获胜的是哪一方?
  • 东晋与前赵之间的荥阳之战是怎么回事?李矩是如何取胜的?
  • 赵平大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刘曜采用了游子远之策
  • 浚义之战是如何爆发的?祖逖与石勒采取了哪些行动?
  • 晋平苏峻之战是怎么回事?苏峻之乱是如何平定的?
  • 东晋灭成汉之战是怎么回事?东晋是如何灭亡成汉的?
  • 如何评价晋平苏峻之战?此战是如何爆发的?
  • 前燕灭冉魏之战是佮爆发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 晋攻前秦之战是怎么回事?恒温为什么失败?
  • 探索枋头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 探索广固之战的具体经过,刘裕是如何抗击南燕的?
  • 枋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桓温在战前做了哪些准备?
  • 鲁口之战是怎么回事?慕容恪是如何取胜的?
  • 探索野王之战的具体经过,前燕大军是如何获胜的?
  • 前秦灭前燕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为淝水之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 探索前秦灭前燕之战的具体过程,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 如何评价枋头之战?此战对东晋与前秦带来了哪些影响?
  • 淝水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 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前做了哪些准备?具体经过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