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如果孙权不从背后攻击关羽,关羽还有机会击败徐晃吗?

如果孙权不从背后攻击关羽,关羽还有机会击败徐晃吗?

  樊城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又一场重要的战役,直接影响着三国鼎立之后的发展,造成刘备试图统一天下的困局,为三国归晋打下了楔子。

  对于刘备来说,汉中之战的胜利稳固了益州,而樊城之战则粉碎了刘备进一步北上胜利的可能性。

  那么再回头看看樊城之战失败的原因的时候,许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孙权身上,假如当初孙权顾全大局,不从背后攻击关羽,那么关羽有机会击败当时的劲敌徐晃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徐晃和关羽是老乡,俩人同是河东人。当初关羽投降曹操的时候,就和徐晃以及张辽相交甚好。这是英雄之间兮兮相惜的缘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应该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了相同点,才能够让他们相聚一起。

  除了这点可以看出徐晃不凡的才能外,徐晃投入到曹操阵营后的所作所为,也说明他并非碌碌无为,而是蛟龙入海,大显神通,从一个令人不齿的降将逐步成长成为曹魏阵营赫赫有名的统帅,最终能够独当一面,在樊城之战中击败昔日好友关羽。

  第一次立功发生在官渡之战前夕。

  当时关羽还在曹操阵营,同心协力攻打风头正盛的袁绍。袁绍在颜良战死后,又派河北名将文丑进至延津,追击曹操,而曹操将计就计将大量的辎重散在路中引诱文丑军争抢。

  文丑中了曹操的诱敌之计,正当其麾下的骑兵下马争抢财物的时候,徐晃等人立即纵兵突击文丑,在混乱中击杀文丑,从而被封为偏将军。

  第二次立功发生在官渡之战之时。

  当曹操和袁绍战事胶着,处于拼消耗的关键时刻,谁的粮草多,谁就能够坚持到最后,因此粮草成为双方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

  没有粮草就拼力收集粮草,拥有粮草就要千方百计焚烧对方的粮草。当曹操得知袁绍军又运来数千车粮草后,就打算派以员猛将去执行这个重要的任务,谋士荀攸则推举徐晃担此大任。

  徐晃不虚此行,在史涣的协助下,成功的摧毁了袁绍数千辆粮草,为官渡之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从而被封为都亭侯,在爵位上升了一个档次。

  第三次立功发生在讨平袁绍残余势力。

  袁绍去世后,三个儿子在各自实力派人物的拥立下割据一方,曹操采取合纵连横的方式各个击破,从而逐步统一北方。

  在此过程中,徐晃除了表现出攻城拔寨的勇武一面,同样也展现出足智多谋的能力。比如易阳令韩范假装投降实际打算据城坚守以拖延时间,结果在徐晃的劝说下放弃城池,真心实意投降。

  在徐晃力主之下让曹操放弃屠杀易阳全城,从而赢得了河北人士普遍的尊重。

  徐晃告诉曹操:“如果我们今天单凭意气灭了易阳,那些没有投降的城池感到害怕,就会坚持到底,这样我们何时才能够统一河北呢?如果我们给河北人士立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投降,并且得到善待,那么其他城池就很容易攻下。”

  曹操听从了徐晃的意见,在随后夺取河北的过程中,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纷纷望风而降,这就归功于徐晃的功劳,因此被曹操封为横野将军。

  第四次立功发生在潼关之战中。

  当以马超为首的十多万兵马屯兵潼关,曹操率领大军和马超对峙。双方僵持不下,在这个紧要关头,徐晃献计曹操,自告奋勇和朱灵统领四千精锐兵马从蒲坂津渡口乘虚渡过黄河,并且立下营寨。

  这次献计曹操顺利渡过黄河打下了基础,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化被动为主动,为击败关中联军打下了基础。

image.png

  第五次立功发生在汉中。

  汉中之战处于白热化,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此事被徐晃发现后,立即率军支援并击败陈式,许多刘备军走投无路,不得不自投山谷,死伤无数。

  此战导致刘备兵马死伤很多,以至刘备兵力不足,极大延缓了刘备的进攻。

  从以上五次徐晃参与的大战来看,徐晃均表现不俗,无论是才干还是个人勇武均不亚于关羽。当然这只是徐晃参与的比较大的一些战役,还有许多比较小的战斗就不计其数未列其中。

  如此赫赫战功,奠定了徐晃在曹魏军中的地位,并且深受曹操的赏识,这也是曹操在樊城之战于禁七军全军覆没之后,派他统领刚刚征召的生力军前往救急的缘故。

  从这点可以看出,徐晃确实并非浪得虚名,在曹操的眼里,他是一员有能力和关羽一战的猛将。

image.png

  在孙权不参与的情况,关羽有机会击败徐晃吗?

  关羽和徐晃在樊城之战之前没有交手的记录,但是有他们有着相交的记忆,然而在这个历史的转弯处,他们却再次相遇了。

  这次相遇不是杯盏相交的豪爽气氛,而是以命相搏的生死战场。关羽了解徐晃,而徐晃同样也了解这个昔日的好友。什么样的敌人最可怕?不是站在对立面的敌人,而是昔日的朋友,这样的敌人才是最为可怕。

  他知晓你的长处,同样也知道你的弱点,因此当关羽知晓徐晃来了后,立即放弃了先前轻视对手的态度,立马精神起来了,而徐晃的打法和先前的于禁等人完全不同,充分的展示了他的战术,足以表明他名将的地位,名不虚传。

  第一步,声东击西之计。

  徐晃原本在汉中支援夏侯渊抵抗刘备,后来夏侯渊战死后,曹操亲自到汉中迎战刘备,而樊城告急,就派徐晃到宛城一方面防守许都,另外一方面呼应曹仁,救援樊城。

  等到于禁的七军被大水淹没之后,徐晃眼看着樊城危机,就开始出兵营救困守樊城的曹仁。

  在宛城和樊城之间有一座城池叫郾城,已经被关羽占领,以作为围困樊城的据点。要解围樊城就需要先夺取郾城,而且郾城距离樊城大约十里远,跑马跑起来二十来分钟就可以赶到。

  徐晃此时如果硬攻郾城必然引起关羽的注意,同时也会大量折损士卒,挫伤锐气,就悄悄的包围郾城,并且假装在郾城周围挖掘壕沟,以截断其归路。关羽见状,大吃一惊,以为徐晃要挖壕沟困死郾城,就连夜下令烧掉营寨,从郾城撤兵。徐晃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郾城,从而打破了樊城北面最大的威胁。

  此次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没有击退关羽围困樊城的兵力,但是让徐晃顺利调动了关羽的兵力,达到了顺利屯兵郾城的目的。徐晃就可以以郾城作为支撑点进攻樊城周围的关羽军。

image.png

  第二步,结硬寨打呆仗。

  郾城和樊城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只有十多公里,徐晃并没有立即率兵攻打围困樊城的关羽军,而是出城挖壕沟,扎下营寨和关羽的营寨对峙。徐晃挖掘的壕沟和营寨距离关羽围困樊城的营寨最近距离只有三丈,打个喷嚏让对方 听见。

  徐晃把营垒挖得这么近,一方面是为了和城内的曹仁通消息,另外一方面可以窥视到关羽大营的消息,同时可以逼迫关羽犯错。

  此时的曹操也没有闲着,虽然已经年老体弱,硬是率领后续部队来救援樊城、襄阳。当他率领的主力进抵今河南郏县东南的时候,就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并且把这些人马全部交给徐晃指挥。

  壕沟也挖了,营寨也树立起来了,大量的援军也来了,徐晃的实力猛增,已经超过关羽军,可以和关羽决一死战。

  第三步,再次以声东击西之计击败关羽。

  关羽在围困樊城的过程中,设计了三座营寨来围剿樊城以作为掎角之势:本营,围头和四冢,这个方式可以围困樊城,并且防守外围攻击,算起来固若金汤。

  徐晃啃过不少硬骨头,关羽这种打法在他看来也不算稀奇吧。他率军假装攻击围头,等到关羽军大部分注意力转到围头的时候,他突然率领主力猛攻四冢。猛攻之下,四冢岌岌可危,眼看不保。

  关羽设立三座营寨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支援,互为依靠。现在看到四冢即将陷落,立即率领五千步骑前去救援,结果救援不成,反而在徐晃的生力军的攻击下不得不败退。

  关羽率军往本营寨而去,徐晃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尾随追杀。关羽军在败退过程中,出现了混乱,导致投降过来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战死,连关羽本营也守不住了,许多兵马践踏而死,也有许多士卒投水而亡。

  关羽见势不妙,只得全军撤往汉水南岸,至此樊城之围解除了,曹仁等人转危为安。

  关羽凭借着水军优势,仅仅只是截断了襄阳和樊城之间的联系,双方处于短暂的平静。

  四冢之战规模相对于汉中之战和赤壁之战来说很小,但是意义很大,它直接影响着樊城之战最终结局,至此关羽再也无力发动对樊城攻势,更无法击败徐晃。

  此时曹操后续援军已经源源不断的开赴前线,随着曹军兵力增强,特别是四冢之战失败后,关羽发动樊城之战的图谋已经失败了。

  他此刻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快速后退援救江陵和公安,要么和樊城死磕,直到身死军灭。

  由此可见,即使孙权没有帮曹操,采取中立的态势,不需要顾忌后方江陵和公安城,那么以曹操目前的军力来看,关羽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击败徐晃。

  根据《三国志》徐晃传记载:“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在这里曹操极大的赞扬了徐晃,甚至认为他的才能超过了前世的孙武和穰苴。而在《三国志》关羽记载中是这样评价关羽:“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

  从这里只是提到关羽单凭勇武可谓万人之敌,然而打仗不能仅凭勇力,更多的是需要智慧。樊城之战中,徐晃不仅凭借他超凡的勇气进入关羽的营内拼杀,更是运用了他足智多谋的智慧击败了关羽,因此即使没有孙权帮助曹操,关羽同样无法击败徐晃,相反继续缠斗下去,徐晃一定会再次击败关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李存勖向汴梁进军时,在胡柳陂战役中如何先败后胜?

李存勖向汴梁进军时,在胡柳陂战役中如何先败后胜?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晋王李存勖向汴梁进军途中,集兵攻后梁,在胡柳陂(今河南濮阳东南)受挫先败后胜的一次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过程  是年八月,晋王李存勖集中魏、幽、沧、景、邢、易、定、麟(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县北)、胜(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云、蔚、新、武等州及河东、魏博之兵,共约十万,于魏州进抵杨刘,分兵抢掠郓、濮...

李存勖击退契丹之后,他又是怎么与梁军夹河对峙的?

李存勖击退契丹之后,他又是怎么与梁军夹河对峙的?
  契丹败退,北疆暂保无忧。李存勖开始调兵南下,推锋至黄河岸边,与梁军夹河对峙,争夺黄河沿岸各处要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天祐十四年(917年)十二月,李存勖率军东进,连破梁军数座营寨,攻陷杨刘城(魏州通向郓州的重要渡口,在今山东东阿北),俘获守将安彦之,并攻掠至郓州(治今山东东平)、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一带。当时,朱友贞正在洛阳进行祭天大典,闻讯仓皇赶回汴州...

麻隧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对春秋格局有哪些影响?

麻隧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对春秋格局有哪些影响?
  麻隧之战是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在晋秦争霸战争的过程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击败秦国的作战。在春秋时期,晋国、秦国、楚国、齐国是四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其中,就晋国来说,不仅和楚国展开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还和秦国多次交手。其中,就麻隧之战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和晋国之间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了。  在麻隧之战前,秦国虽然负多胜少,却都是斗志不减,一方面是因为秦国希望击败秦...

李存勖为了保卫北疆,他在定州之战中如何两败契丹?

李存勖为了保卫北疆,他在定州之战中如何两败契丹?
  定州之战是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正月晋国抗击契丹南侵的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龙德元年(922年)十月,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军南侵,攻陷涿州,攻打定州。晋王李存勖为了保卫北疆,于当年十二月亲自北上救援定州。龙德二年(922年)正月,两军先后在新城、望都交战。契丹两战皆败,被迫撤兵。  战争背景  龙德元年(921年)二月,成德镇军将张文礼发动兵变,杀死节...

在五代时期梁晋争霸期间,杨刘之战究竟是哪一方获胜?

在五代时期梁晋争霸期间,杨刘之战究竟是哪一方获胜?
  杨刘之战是梁晋争霸期间后梁、后唐(晋国)两国为争夺郓州渡口杨刘城而进行的作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贞明三年(917年)十二月,晋王李存勖趁黄河结冰,渡河夺去杨刘城(今山东东阿东北杨柳镇)。次年,梁将谢彦章率军企图复夺杨刘城,未能成功,从此杨刘被晋国占据。  同光元年(923年),后唐建立,后梁大将王彦章袭取德胜南城,为扼阻后唐军南下,再次攻打杨刘。但被李存勖...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李存勖向汴梁进军时,在胡柳陂战役中如何先败后胜?
  • 李存勖击退契丹之后,他又是怎么与梁军夹河对峙的?
  • 麻隧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对春秋格局有哪些影响?
  • 李存勖为了保卫北疆,他在定州之战中如何两败契丹?
  • 在五代时期梁晋争霸期间,杨刘之战究竟是哪一方获胜?
  • 李存勖在柏乡之战中,又是如何逆转了梁晋争霸的形势?
  • 曹操久历戎行,但为何却在赤壁之战中屡犯战略上的错误?
  • 晋王李存勖占据河东以后,他如何在幽州之战中灭亡大燕?
  • 后梁在攻打潞州时,晋王李存勖又是如何赢得这场攻防战?
  • 陈友谅兵力是朱元璋三倍之多,为何还是吃了败仗?
  • 项羽在巨鹿之战的胜利,又是如何给予秦朝最沉重一击?
  • 对于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来说,其失败的命运为何成为了必然?
  • 在诸侯兼并战争中,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是怎么结束的?
  • 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之战的表现,对于三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 东汉王朝的统一之战,对于刘姓天下具有着怎样的进步意义?
  • 刘邦在楚汉战争前期还处于下风,为何却将项羽彻底打败?
  • 和尚原之战发生于南宋初年,如何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
  • 金军为了攻占陕西,在富平之战中如何击败宋军的反攻?
  • 谈起中国古代战争史,彭城之战为何却是无法忽略的?
  • 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为何是古代的典型战例之一?
  • 说到曹刘之间的仓亭之战,为何来救援刘备却是赵云?
  • 赵国在长平之战损失惨重,为何还能在鄗代之战大败燕国?
  • 对于北宋王朝而言,其在定川寨输给西夏的真相是什么?
  •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武安君白起如何在这里赵国大军?
  • 项羽在巨鹿之战采用破釜沉舟,到底是不是一个最好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