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爵”为何会成为等级划分的名称?爵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爵”为何会成为等级划分的名称?爵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爵”指的是古代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也被用作君主国家的贵族封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配以不同的地位和荣耀;同时在许多古装影视剧里面出现的贵族使用的有足的“酒器”也叫“爵”,这都可以看出“爵”出现时间相当早。

  从甲骨文开始,“爵”的意义就在慢慢演变,在先秦时期,“爵”就已经从具体的酒器经过作为过渡的礼器再逐渐变成抽象的制度。从而联系了作为酒器的“(酒)爵”和作为名器的“爵(位)”。

image.png

  一、从实物到制度——“爵”如何成为等级划分的名称

  1、“爵”字的演变历程

  爵是一个象形字,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中,其形状就如同一个装酒的容器,流行于夏、商、周时期。

  爵的一般形状是前部有流——也就是倾酒的流槽,后部有尖锐状的尾,中部为杯,一侧有鋬(pàn:器物上可供手提起的部分),底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中间有柱,这时各个时期爵所共有的特点。

  根据考证,“爵”最早是一种温酒的器皿,至商代晚期转向温酒与饮酒混用,甚至更多是作为饮酒器使用。同时,因为在上古时代,酒不可随便乱用,一般在大型的祭祀现场会被用于供奉祭品,于是爵又成为一种礼器。青铜器做的爵实际上就是祭祀时盛酒的礼器,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可以用来加热里面的酒,供神享用。

  2、“爵”本身的规模彰显身份地位

  而以“爵”来称呼贵族的秩次等级,其实是西周后期的事情。当酒器种类达到相当丰富之时,酒器的主要功能,就不仅是哪一种酒器被使用而显出持有这一酒器的人重要,更在于一个人拥有怎样规模的酒器体系,并在各种重要的仪式中使用这些体系,才使此人显得重要。

  正是在周代商的政治变革之中,爵的内蕴从宗教政治中区别出来,成为政治本身的象征符号。也就是仪式活动中的饮酒行爵有尊卑的秩序,因而引伸到政治等级的爵禄,形成了政治等级上的爵列或爵序。

image.png

  3、“爵”使用时的区别反映尊卑等级

  爵是周代最重要而又最具普遍性的酒器,可用于各种仪式场合。

  第一,作为专名,一般用于最重要的仪式——比如祭拜天地。

  第二,作为酒器的通名,在各种的仪式上都可以使用。

  第三,指“行爵”,——在各种仪式之中, 无论是以宗教性为主之礼,以政治性为主之礼,还是以伦理性为主之礼,都是有秩序的,并首先以行爵体现出来。作为行礼的酒器,成为礼的原则在器上的凝结。

  有许多文献都说明在周代贵族饮宴的时候,以爵饮酒有长幼贵贱之序。爵虽然为尊号,但是在爵位当中实有等级差别,所以取饮宴时“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之义,而用“爵”字来表示贵族等级的差别,乃是十分恰当的做法。

  综合前人的说法,可以说采用“爵”字,有两种涵义,首先是表示贵族的尊号,其次是表示贵族间等级的差异。

  而爵这一周代的酒器,从包含礼的内容进而到为礼的感性符号,当西周以政治上的分封制而推行一种新的政治等级制度时,既有最高层的行礼主导,又有最基层的行礼基础,既是确定的观念内容,又是精美的感性形态的爵,被运用为政治制度等级之礼的正式名称,成为政治等级品制的爵制。

  另外,在古代礼仪中,爵为贵族常用器物,是普通贵族皆可使用者,而其它酒器则有许多限制。从《仪礼》、《礼记》等主要记载周人礼仪的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许多礼仪中,持爵而饮、献爵表示尊重等事屡见不鲜,爵已经成为周人礼仪中不可或缺的器皿。

  爵作为贵族习用之物,用之来表示其尊卑地位,自然也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质。以“爵”来称谓贵族的等级地位,这也应当是原因之一。

  自夏成为四方盟主之后,一种政治等级制度开始产生出来,包括朝廷内部的行政执官的等级(即后来的公卿大夫之类)和各地的诸侯(即后来的公侯伯子男之类)。这种政治等级制在商代是以册命方式进行的,西周以后,在册命制度的基础上演出了以爵为名称的爵位制度。

image.png

  当爵这一观念进入政治,成为最为辉煌的政治名称时,作为酒器的具体形制却走向终结。我们可以从这里描绘出“爵”的词义的演变:从最初的酒器,演变成在祭祀中或者其他仪式中的礼器,再进而“进化”成政治中划分等级的“名器”

  二、五等爵位的等级尊卑——爵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1、爵位的前身——命

  爵位之制的开始实行应当与分封制、宗法制的实施同步,具体而言,可以说它滥觞于周代的册命制度。从周公成王的时代开始,周王朝大规模地封邦建国,在封建的时候必须有册命典礼。

  总之,所谓“命”,不仅表示上、下级贵族主从关系的确立,而且表示贵族因受命而有了一定规格的社会地位。西周时期的册命制度下面,虽然还没有用“爵”来表示秩次等级,但已经用“命”来表示秩次等级。可以说西周时期的“命”制就是爵制的雏形。

  2、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设立

  据孟子说,周代的爵位等级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礼记·王制》亦谓“王者之制禄爵,凡五等”。五等爵位里面若每种里面再细分一下,又可以分为九个层次。当时的爵位级别称为“命”,犹后世所谓的“品”。

  爵位的高低可以用“命”数的多少来表示。有关的规定规定相当详细而且系统,其主旨是通过这些差别和宫室、车旌、衣服、礼仪等方面的不同等级表现出各级贵族的“贵贱有别,尊卑有序”。

image.png

  三、维系稳定的“线索”;彰显身份的“勋章”;统治阶层的“交易”

  1、爵位用以笼络人心,稳固统治

  虽然早在西周后期就已经有了用“爵”表示社会等级的情况出现,但是直到春秋时期,贵族的社会等级,亦即爵位,还常用“命”来表示。春秋前期,周天子赐予诸侯“命”,还是相当隆重的事情。

  对于臣子而言,接受君主的爵位赐命,就意味着臣下对于君主必须忠诚尽力。君主将爵位视为自己独有的封赐之物,不可使一般贵族所私有。尽管诸侯之子可以继其父之位而君临其国,但其爵位依礼则还需天子封赐,在封赐之前,“未赐爵,视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国”,只有待天子封赐之后,才算正式有了诸侯的爵位。

  春秋时期,这种封赐制度虽然多已不被执行,但在社会人们的观念中还存在着,所以还偶有执行这种制度者。“爵以功”的记载说明,统治者的确是将爵位的封赐作为鼓励臣下尽忠效力的主要手段。

  2、“爵位”成为贵族彰显地位的标志

  正因为“爵位”是一种鼓励手段,各国统治者重视爵位制度,认为爵制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封赐爵位作为对于贵族进行公开表彰的重要方式。

  就君主而言,在朝廷上封赐爵位,表明自己操持有封赐大权;就受封赐的贵族而言,则在公开的场合下显示自己身份得到提高。贵族之所以重视爵位,除了要在政治上得到社会的承认以外,与爵位相应的利禄也是其所青睐的目标所在。

image.png

  3、爵位是君主招揽人才的筹码

  到了战国时期,君臣关系已经加进了许多交易的因素,这种交易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君主以爵禄与臣下的才能、贡献相交换。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往往把爵位与招揽贤才的事情联系为一体,不再像西周春秋时期那样将贵族的出身等级作为重要标准。当时社会人们实将君主的信任与爵、禄之事联为一体而密不可分。各国统治者往往以爵位作为与臣下尽忠效力的交换条件,爵位实际上成了买卖关系中的筹码。

  战国时期,因为国家之间战争增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所以赐爵范围的扩大是战国时期各国出现的一般趋势。各国赐爵不再如春秋时期那样只局限于若干大臣和高级贵族,而是尽量以爵位争取更多的臣下的忠诚与支持。而自己在官场的仕途也和爵位息息相关。

  如果说西周春秋时期君主的“赐命”凝聚了广大的贵族阶层,那么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则调动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性。

  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爵制的影响就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例如,在丧礼上,有爵位者可以持杖,无爵位者除丧主嫡子以外都不可持杖。《仪礼·丧服》谓“杖者何?爵也”,可见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爵位实为地位及品德的标识。又如在周代社会上,宗族乡里之间聚会的场合必须序齿以排定位次,显示尊卑,但是有高级别爵位者却可以例外。

  四、结语

  爵从酒器、礼器转变为一种等级制度,背后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而费尽心思。

  既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也要吸引臣民为自己服务,于是就选择了这样的一种酒器(礼器),披上了等级的外衣。

  用一种荣誉换来臣子的忠诚,或者说是用利益交换人才,在这样的“交易”下,爵位成为了延续几千年的等级制度,也成为封建帝王稳固统治的利器和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探索中国的炼丹文化,历史上最著名的炼丹者是谁?

探索中国的炼丹文化,历史上最著名的炼丹者是谁?
  封建社会时期,受到道教的影响,无论皇帝还是百姓,都对炼丹术情有独钟,他们通过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或者治病。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炼丹术在中国诞生以来就肩负着长生不老的荒唐使命。事实上,中国古老的炼丹术并非用来提炼丹药,而是用来冶炼金属。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人就掌握了冶炼铜的技术,并在殷商时期促进了青铜器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当时的人...

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俗,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俗,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政权更迭十分频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习俗是怎样的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早婚。早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早婚在上层社会和民间都普遍存在。东晋孝武定王皇后16岁出嫁,南朝梁高祖德皇后郗氏15岁出嫁,南朝宋明恭王皇后13岁出嫁,南朝何皇后12岁出嫁,著名的陈后主贵妃张丽华...

探索中国的傩文化,它经过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

探索中国的傩文化,它经过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
  傩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娱神舞蹈,是原始部落用来驱鬼、酬神、祈福的一种仪式,是一种古老的巫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傩起源于中国南方,即长江沿岸一带以水稻等农业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地方。傩这个字并非汉族语言,它是古老的侗台族语言,这个民族将稻、田、人、鸟、民族等称为傩。  傩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五祀”影子。禓五祀是起源于夏商时期的一种祭祀仪...

探索中国的门神文化,它是如何变化与发展的?

探索中国的门神文化,它是如何变化与发展的?
  门神,是一种民间信仰,是守卫门户的神灵,在民间深受人们的欢迎。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门神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神之一,没有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古人认为门是通往宅邸的唯一通道,只要有了门神,就可以阻止邪灵的入侵,家宅就会安宁。  但最早的门神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人物形象,而是各种具有避凶功效的东西,如动物骨头,面具等。在商朝,很多宦官家的地下就会埋很多...

探索立冬时节的文化习俗,立冬时吃些什么?

探索立冬时节的文化习俗,立冬时吃些什么?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表示冬季开始,万物自此闭藏。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立冬时节,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忙着抢种晚冬麦。立冬预测天气的谚语非常多,“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等。  周朝时,立冬当日帝王要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皇城北郊迎冬,设坛祭祀北方神玄冥,昭告天下百...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节日文化

  • 探索中国的炼丹文化,历史上最著名的炼丹者是谁?
  • 探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俗,为何出现那么多不正常的婚姻现象?
  • 探索中国的傩文化,它经过了怎样的变化与发展?
  • 探索中国的门神文化,它是如何变化与发展的?
  • 探索立冬时节的文化习俗,立冬时吃些什么?
  • 探索雨水节气的文化习俗,填仓节时需要做些什么?
  • 探索中国的饺子文化,春节吃饺子有哪些讲究?
  • 唐代的酒有哪些分类?当时的酒宴习俗是怎样的?
  • 唐代酒文化为什么那么繁荣兴盛?哪些原因造成的?
  • 探索乡贤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乡贤文化有何作用?
  • 又是一年中秋节,你对“月饼”的历史知道多少呢?
  • 唐代的饮食习俗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探索唐代的诗酒文化,诗酒之风为唐朝带来了什么?
  • “爵”为何会成为等级划分的名称?爵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 唐代繁荣多样的酒文化从何而来?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
  • 唐朝的酒文化有哪些受众群体?唐代文学与酒文化有什么关系?
  • 宋朝时期的茶文化有多鼎盛?南宋的茶画艺术是如何发展的?
  • 探索壁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唐代的壁画文化是如何发展的?
  • 古代宴饮时,有哪些常见的娱乐活动?
  • 古代百姓们,在酒席上有哪些小游戏?
  • 什么是“箕踞”?箕踞为什么被列为失礼之举?
  • 傀儡子为何被称为“郭秃”呢?有什么含义呢?
  • 邵阳布袋戏的发祥地是哪里?有哪些表现特色呢?
  • 狮子是如何融入中国文化的?探索中国传统狮子形象
  • 木偶戏是如何被发明的?发明者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