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chǔㄔㄨˇ

木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695A CJK 基本汉字
千万语网

木部

13画

9画

上下结构

形声

SSNH

DDNYO

FFXI

44801

2806

1994

U+695A

1234123452134横,竖,撇,点,横,竖,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撇,捺

? ? ? ?

楚字概述

〔楚〕字拼音是chǔ,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3画

〔楚〕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林;疋”,五行属金。

〔楚〕字造字法是形声。

〔楚〕字仓颉码是DDNYO,五笔是SSNH,四角号码是44801,郑码是FFXI,中文电码是2806,区位码是1994

〔楚〕字的UNICODE是U+695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26970,UTF-32:0000695A,UTF-8:E6 A5 9A。

〔楚〕字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864

〔楚〕字的异体字是䠂;椘;檚;?;?;?;?

楚的笔顺

Loading...

楚的意思

1 chǔㄔㄨˇ

基本解释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夏~。~掠(拷打)。~挞(拷打)。

中国春秋时国名。~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声。~歌(楚人之歌)。~狂。~腰(泛称女子的细腰)。~辞。四面~歌。~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剧。

痛苦。苦~。痛~。凄~。酸~。

清晰,鲜明,整洁。清~。衣冠~~。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林,疋( shū )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同本义 thistle。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说文》言刈其楚。 —— 《诗·周南·汉广》不流束楚。 —— 《诗·王风·扬之水》夏楚二物。 —— 《礼记·学记》楚扑长如笴。 —— 《仪礼·乡射礼》民无箠楚之忧。 —— 《汉书·汉延寿传》

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3.周朝时国名。

Chu state;

4.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5.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6.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7.姓。

形容词

1.酸辛痛苦。

aching; grieved;

慷慨含辛楚。 —— 陆机诗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 —— 李朝威《柳毅传》

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2.齐整;清晰。

in good order; neat; clear;

笾豆有楚。 —— 《诗·小雅·宾之初筵》

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3.鲜艳,华丽。

bright-coloured;

不韦使楚服而见。 —— 《战国策·秦策》衣裳楚楚。 —— 《诗·曹风·蜉蝣》

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4.伧俗,粗俗 。

vulgar;

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动词

拷打。

flog; torture;

入狱楚掠。 —— 《新唐书·严郢传》

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楚字的翻译

  1.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2. Dornenzweig (S)​, Gebüsch (S)​, Gestrüpp (S)​, Leiden, Schmerz, Kummer (S, Lit)​, Rute (S)​, klar, rein, ordentlich, genau (Adj)​, Chu (Eig, Fam)​, Chu (Bezeichung der Provinzen Hunan und besonders Hubei)​ (Eig, Geo)​, Chu - Königreich im Gebiet des heutigen Süd-China zu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475 bis 221 v. Chr.)​ (Eig, Gesch)​, Chu - Name eines alten Staates (Eig, Pol)​, Leiden, Schmerz, Qual (S)​, Chu - Königreich im Gebiet des heutigen Süd-China zur Zeit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722 bis 481 v. Chr.)​ (Eig, Gesch)
  3. propre, soigné, clair, net

楚的字源字形

以下是“”的古今书法字形

楚(清·印刷字体·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楚(明·印刷字体·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楚(宋·传抄·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楚(宋·传抄·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楚(宋·传抄·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楚(宋·传抄·汗简) 传抄 汗简

楚(宋·传抄·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楚(宋·印刷字体·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楚(宋·印刷字体·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楚(唐·传抄·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楚(唐·石经·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楚(魏·传抄·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楚(魏·传抄·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楚(魏·石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楚(汉·石经·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楚(汉·简·张家山) 张家山

楚(秦·简·睡虎地) 睡虎地

楚(楚〔战国〕·简·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楚(楚〔战国〕·简·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楚(楚〔战国〕·简·望山) 楚〔战国〕 望山

楚(楚〔战国〕·简·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楚(楚〔战国〕·简·夕阳坡) 楚〔战国〕 夕阳坡

楚(楚〔战国〕·简·仰天湖) 楚〔战国〕 仰天湖

楚(楚〔战国〕·简·包山) 楚〔战国〕 包山

楚(楚〔战国〕·简·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楚(楚〔战国〕·简·上博) 楚〔战国〕 上博

楚(战国·金文·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楚(战国·金文·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金文·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楚(春秋·金文·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楚(春秋·金文·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楚(春秋·金文·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楚(春秋·金文·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楚(西周·金文·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西周·金文·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楚(西周·金文·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楚(西周·金文·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楚(西周·甲骨文·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