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复制乙字概述
〔乙〕字拼音是yǐ,部首是乙部,总笔画是1画。
〔乙〕字是独体结构,五行属土。
〔乙〕字造字法是象形。
〔乙〕字仓颉码是NU,五笔是NNLL,四角号码是17710,郑码是YDA,中文电码是0044,区位码是5050。
〔乙〕字的UNICODE是U+4E5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20057,UTF-32:00004E59,UTF-8:E4 B9 99。
〔乙〕字在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002。
〔乙〕字的异体字是乚;鳦。
乙的笔顺
- 横折弯钩/横斜钩
乙的意思
乙
1
基本解释
①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②指代一方。甲方~方。~型脑炎。
③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④姓。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2.同本义。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 —— 《说文》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 —— 《白虎通》思乙乙其若抽。 —— 陆机《文赋》。注:“抽也。”其於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 —— 《史记·律书》
乙乙(难出之貌)
3.第二,次一等 。
second;
乙部(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名词
1.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 —— 《礼记·月令》甲乙。 —— 《淮南子·天文》注帝乙归妹。 —— 《易·泰》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 —— 《左传·哀公九年》
2.某人。
one;
甲乙同学。 —— 清· 周容《芋老人传》甲先得举。
某甲某乙。
3.鱼腮骨。
gill bone;
狼去肠…鱼去乙。郑玄注:“乙,鱼体中害人者名也。今 东海容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不可出。” —— 《礼记·内则》
4.虎两肋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tail bone of tiger;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 宋· 苏轼《寄微轩》
动词
◎碾压;压抑 roll
西太守,乙卯金。——《后汉书》。李贤注:“乙,轧也。 述 言西方太守能轧绝卯金也。”
乙
2
古壮字释义
◎同“”。
乙
3
基本解释
①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②指代一方。甲方~方。~型脑炎。
③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④姓。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2.同本义。
winding;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 —— 《说文》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 —— 《白虎通》思乙乙其若抽。 —— 陆机《文赋》。注:“抽也。”其於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 —— 《史记·律书》
乙乙(难出之貌)
3.第二,次一等 。
second;
乙部(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名词
1.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secon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甲乙。 —— 《礼记·月令》甲乙。 —— 《淮南子·天文》注帝乙归妹。 —— 《易·泰》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 —— 《左传·哀公九年》
2.某人。
one;
甲乙同学。 —— 清· 周容《芋老人传》甲先得举。
某甲某乙。
3.鱼腮骨。
gill bone;
狼去肠…鱼去乙。郑玄注:“乙,鱼体中害人者名也。今 东海容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不可出。” —— 《礼记·内则》
4.虎两肋和尾端有骨,形如乙字,叫虎威。
tail bone of tiger;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 宋· 苏轼《寄微轩》
动词
◎碾压;压抑 roll 西太守,乙卯金。——《后汉书》。李贤注:“乙,轧也。 述 言西方太守能轧绝卯金也。”
乙
4
古壮字释义
◎同“”。
乙字的翻译
- second; 2nd heavenly stem
- zweiter in einer Folge, "B" in "A, "B, .., der zweite der zehn "Himmelsstämme" des chinesischen Kalenders (S), Ethyl, Ethyl-Gruppe (S, Chem), Yi (Eig, Fam), Radikal Nr. 5 = Sichel (Varianten: 乚, 乛)
- le 2e des dix Troncs célestes, deuxième, second
- second; 2nd heavenly stem
- zweiter in einer Folge, "B" in "A, "B, .., der zweite der zehn "Himmelsstämme" des chinesischen Kalenders (S), Ethyl, Ethyl-Gruppe (S, Chem), Yi (Eig, Fam), Radikal Nr. 5 = Sichel (Varianten: 乚, 乛)
- le 2e des dix Troncs célestes, deuxième, second
乙的字源字形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宋
传抄
古文砖
宋
传抄
汗简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魏
石经
三体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汉
简
张家山
秦
简
里耶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放马滩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包山
战国
金文
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商
金文
商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甲骨文
屯西类子卜辞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妇女卜辞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宋
传抄
古文砖
宋
传抄
汗简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魏
石经
三体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汉
简
张家山
秦
简
里耶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龙岗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放马滩
楚〔战国〕
简
上博
楚〔战国〕
简
九店
楚〔战国〕
简
望山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包山
战国
金文
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春秋
金文
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商
金文
商
商
甲骨文
黄组
商
甲骨文
屯西类子卜辞
商
甲骨文
无名组
商
甲骨文
何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商
甲骨文
历组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子组
商
甲骨文
妇女卜辞
商
甲骨文
?组
商
甲骨文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