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复制朱字概述
〔朱〕字拼音是zhū,shú,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6画。
〔朱〕字是独体结构,五行属木。
〔朱〕字造字法是指事。
〔朱〕字仓颉码是HJD,五笔是RII 86,TFI 98,四角号码是25900,郑码是MBKO,中文电码是2612,区位码是5476。
〔朱〕字的UNICODE是U+673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26417,UTF-32:00006731,UTF-8:E6 9C B1。
〔朱〕字在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0445。
〔朱〕字的近义词是墨,异体字是株;硃。
朱的笔顺
朱的意思
朱
1 zhūㄓㄨ基本解释
①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②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③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2.同本义。
the tree with red core;
朱,赤心木,松柏属。 —— 《说文》
3.指朱色的物品。
scarlet thing;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 —— 《穆天子传》
4.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形容词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vermilion; bright-red;
网户朱缀。 —— 《楚辞·招魂》紫衣而朱冠。 —— 《庄子·达生》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 —— 《墨子·明鬼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 —— 《韩非子·十过》朱鳞火鬣。 —— 唐· 李朝威《柳毅传》朱缨宝饰之帽。 ——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名词
◎“朱砂”的简称。
innabar;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 —— 《隋书》
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朱
2 shúㄕㄨˊ基本解释
◎〔~提( shí )〕古地名。 汉武帝 时置县,治所在今 云南省 昭通县 境。后立为郡。
朱字的翻译
- cinnabar, vermilion; surname
- scharlachrot, zinoberrot (Adj), Zhu (Eig, Fam)
朱的字源字形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汉
简
张家山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睡虎地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信阳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春秋
金文
春秋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商
甲骨文
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