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穷兵黩武”的程度上,诸葛亮如何让蜀汉最为轻微?
复制2024-11-09 20:01:54
40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穷兵黩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何谓“兵民比”?所谓“兵民比”,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士兵和人口的比例。总体来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士兵较多,就代表“穷兵黩武”程度比较高,这个比例越低,说明士兵较少,就代表“穷兵黩武”程度比较低。
第二,曹魏“兵民比”。我们先看曹魏,西部应对蜀汉的兵力常年维持在10万左右,北部应对游牧民族的兵力在5-10万之间浮动,我们取7.5万这个中间值,东南应对孙权的兵力在10-15万之间浮动,我们取12.5万这个中间值,曹魏在洛阳核心区附近,驻有10万左右的兵力,另外,曹魏还有10万左右的机动兵力,作为预备力量随时投入战场,这样算来,曹魏总兵力在10+7.5+12.5+10+10=50万。那么,魏国的人口有多少呢?根据史料记载,魏国人口在440万左右。于是,我们不难得出,魏国的兵民比是50万/440万≈11.4%。
第三,蜀汉“兵民比”。我们再来看蜀汉一方,蜀军主力在北部,也就是诸葛亮五次北伐、姜维九次北伐的主要有生力量,其兵力常年维系在5万左右,除了北伐力量,蜀汉的另一支主要力量在成都城市圈周边,有3万左右的兵力,再加上蜀汉在江州、南中等军事重地驻扎的2-3万的机动兵力,蜀汉总体上维系了一支10-11万人的部队,我们取中间值10.5万,这个数字跟我们平时的认知也是非常接近。那么,蜀汉人口是多少呢?根据史料记载来看,蜀汉人口在108万左右。于是,我们可以迅速得到答案,蜀汉的兵民比是10.5万/108万≈9.7%。
第四,东吴“兵民比”。我们最后来看东吴一方。东吴的主力部署在江淮一带,主要用于防守曹魏,其兵力浮动较大,基础兵力是10万人,而第六次合肥之战时,东吴在江淮一带的兵力达到了20万,我们取中间值15万,东吴的另一支主力是荆州军,这支军队既要防着曹魏,也要防着蜀汉,其兵力在5万左右,此外,在国都建康附近,东吴也有5万左右直接归属于皇帝管理的兵力,再加上分布于东吴各地的2万左右的机动兵力,东吴总兵力是15+5+5+2=27万。东吴人口是多少呢,翻开史料,不难得出答案,东吴人口是250万人左右。于是,东吴的兵民比是27万/250万≈10.8%。
结语:答案出来了,曹魏的兵民比是11.4%,蜀汉的兵民比9.7%,东吴的兵民比是10.8%,看来,在“穷兵黩武”的程度上,曹魏最为严重,东吴次之,而蜀汉最为轻微。由此以观之,诸葛亮“穷兵黩武”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诸葛亮的“以攻代守”战略,蜀汉才得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