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几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复制
趣历史

2024-11-09 16:00:48

25

三国 时期 为什么 出现 几次 少胜 多的 经典 战役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以少胜多战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三国时代的生产力,难以支撑规模太大的军队。三国时期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早期,四大发明里面,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还都没有出现,只有造纸术出现了,却仍然没有大规模普及,当时的媒介主体仍然是竹简而不是纸张,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力的落后,对军事方面更是影响深远。

  比如农耕技术落后,就必须要靠更多的人去种植更大面积的土地,才能够收获更多的粮食,去供养规模宏大的军队,可是某个时期的人口总数是基本固定的,种地的多了,打仗的就少,打仗的多了,种地的就少,如果硬要拼凑一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军队,那么此时必然要有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就必然要下降,时间一久,规模庞大的军队就容易出现粮荒,进而造成战斗力的急剧下降!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三国演义里,曹操、袁绍、诸葛亮这些当世豪杰们,动不动就被粮食问题所困的根本原因。

image.png

  比如冶炼技术落后,就无法为前线士兵提供足够的武器,别看当时的名将们手里的武器满目琳琅,什么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的,但那也只是将军阶层们才有的特权,大部分的下层士兵们手里拿的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兵器,甚至只是锄头、木棍,特别是人多的时候,武器供不应求的问题就更加明显,正因如此,孙刘抗曹的时候,东吴堂堂一个国家,居然连区区10万支箭都造不出来,只能通过"草船借箭"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补充武器。

  比如通讯方式落后,军队的规模越大,越容易产生尾大不掉的效应,特别是前沿部队一旦发生溃退的时候,连指挥部门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中军和后军就更一头雾水了,因此,溃退行为一旦失控,就会形成不可逆转的自相践踏现象,人数越多,死的越惨,袁绍在跟曹操的官渡之战中,就发生了此类现象,70万大军兵败如山倒,还有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image.png

  也就是说,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一支规模过于庞大的军队,不光没有强大的战斗力,反而有着酿造惨败的潜质,而一支规模适中的军队,更容易管理、训练和指挥,常言道:"过什么河,脱什么鞋,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裤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魏蜀吴三国虽然动辄号称拥有几十万、几百万大军,其实他们各自手中的王牌,也就是那几万精锐部队而已。

  第二,三国时期的战争总数庞大,以少胜多战役的次数自然就跟着水涨船高了。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战争极其频繁,其中有一个令人瞠目的数据是,国内总人口从东汉时期的6000万下降到三国时期的不足1000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争有多么的频繁和残酷。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时期除了三大战役以外,广为人知的还有汉中战役、徐州战役、潼关战役、诸葛亮六次北伐、姜维九次北伐等等61场大型战役,再加上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战役,整个三国史简直堪称是一部战争史了,在如此庞大的战争总数为分母的前提下,出现几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为分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image.png

  第三,"幸存者偏差"现象的存在,也进一步固化了"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特别多"这一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在魏国强大的实力面前,东吴和蜀汉就是典型的"幸存者",我们在"幸存者"的存在已成历史既定事实的情况下,去拷问"以少胜多的概率"这个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这本身就是舍本逐末的,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正因为三国时期发生了大量的以少胜多,才产生了三国这个乱世",而不是"三国时期为什么有大量的以少胜多"。

  结语:综上所述,落后的生产力、战争总数的庞大、幸存者偏差,这三点原因就是"三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以少胜多"的根本原因。当然了,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中,还有袁绍昏庸、曹操轻敌、陆逊用计等等具体原因,但这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