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瞻:唐朝时期宰相,哪两件事让她名留青史?

复制
趣历史

2024-12-31 06:05:39

92

刘瞻 唐朝 时期 宰相 件事 名留青史

  刘瞻(820—874年),字几之,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唐朝时期宰相,刘景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大和初年,进士擢第,进入藩镇幕府。咸通初年,迁太常博士,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河东节度使、京兆尹,复为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十年,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反对诛杀服务同昌公主的医官,外放驩州司户。唐僖宗即位,历任康、虢二州刺史,入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刑部尚书, 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居位三月而卒。

  刘瞻为宰相时间不长,但有两件事却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一件是同昌公主事件。咸通十一年八月,同昌公主因病而亡,唐懿宗悲痛不已,认为是御医医治不力。把为同昌公主医病的翰林医官韩宗劭等二十多人杀了,还不肯罢休,又把这些医官的家属亲人三百多人逮捕,关进死牢,准备斩首。一时整个长安闹得沸沸扬扬。

image.png

  作为宰相的刘瞻闻讯后,立即召集谏官,准备劝阻懿宗这一暴行,但谏官们都畏惧懿宗,不敢说话。刘瞻只得亲自上疏谏阻,他说:“修短之期,人之定分……纵劭等诊疗之时,惟求疾愈,非不尽心,而祸福难移……今械系老幼三百余人,物议沸腾,道路嗟叹……伏愿少回圣虑,宽释系者。”(《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

  然而懿宗哪里听得进去,立时便拉下脸来,刘瞻不顾,仍据理力争。懿宗大怒,把刘瞻贬到了离京都万里之遥的驩州(今越南义安一带)为司户参军。

  刘瞻为救三百多无辜性命而冒死直谏,虽然获罪被贬,但他刚正不阿,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行为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并光照后人。

  再一件就是刘瞻的清正廉洁,为世人所景仰。据史书载,刘瞻正是因为“素有清名”才入阁为相的,在他为救无辜而获罪于皇帝时,皇帝命翰林学士郑畂草罢瞻宰相制诏。什么罪呢?郑畂列不出,反而在制诏中表荐了他:“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贿,惟畏人知”(《资治通鉴》)

image.png

  历史评价

  一个位极人臣的宰相数亩之居还不是自己的私房,而且还能拒绝四方只贿赂,真是难得的清廉之官。我想,正是因了他的无私,才有了敢于冒犯皇帝的无畏。

  在荣誉面前,刘瞻却是躬谦之至。懿宗死后僖宗即位,为刘瞻平反,官复原职。长安的百姓听说这位贤相又要回长安了,无不欢欣鼓舞,加额以庆。他们还准备在刘瞻到京城之时凑钱请百戏来迎接这位贤相。这本来是件多么荣耀风光的事呀。但刘瞻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改变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线,回避了这一别人求之不得的殊荣。

  刘瞻,就是这样一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慕虚荣的贤相。他与曲江张九龄相比,毫不逊色。不幸的是他第二次入相不到三个月,却不明不白地去世了,有的说是暴病身亡,也有的说是奸妄所害,史书没有定论,反正死因不明。

  刘瞻死后,家乡的族人为他在连州巾峰山麓堆了一座衣冠冢,并立有墓碑。墓、碑均在文革中被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