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兵打仗时为何要排兵布阵 如果不做又会怎么样

复制
趣历史

2024-12-17 20:02:06

61

古代 士兵 打仗 为何 排兵布阵 如果不 做又会 怎么样

  对古代打仗为什么士兵要先排好阵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显宗成皇帝下永和三年(公元三四七年)记载了这么一件战役。后赵石虎派遣凉州刺史麻秋率兵8万进攻前凉。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秋帅众八万,围堑数重,云梯地突,百道皆进。

  不久石虎又派中书监石宁率领2万多人为麻秋的后援,石虎的目的便是让麻秋灭掉前凉。这时候,前凉王张重华让谢艾率步骑混合军3万人,前去迎战麻秋。

  《资治通鉴·晋纪十九》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帅步骑三万进军临河。

  谢艾知道后赵实力强大,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他以自己为“疑兵”,在战场上吸引住麻秋。谢艾将胡床搬出,自己坐在胡床上指挥诸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image.png

  麻秋看到谢艾这番“表演”,便以为前凉有诈,不敢贸然前进。当然这时候麻秋不会干等着,而是会派出哨探四处打探,看看前凉是否真的有伏兵。不过这些情报的收集是需要时间的。

  在后赵“迟疑”的时候,谢艾早已派遣大将张瑁抄小路,攻击麻秋后方去了。当张瑁开启攻击后,谢艾的主力则全军出击,前后夹击下大败后赵军,麻秋一人骑马逃走了。

  别将张瑁自间道引兵截赵军后,赵军退,艾乘势进击,大破之,斩其将杜勋、汲鱼,获首虏一万三千级,秋单马奔大夏。——《资治通鉴·晋纪十九》

  这里有个疑问:为何实力占优的麻秋,在谢艾、张瑁前后夹攻下会败的如此惨?

  若要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得不提“军阵”,因为麻秋之败,便涉及到“军阵”对一支部队胜负的影响。

image.png

  先说说阵型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战争靠的是团队作战,团战便需要配合。古代战场小则几十上百人,多则上万十几万人,如此庞大的数字,若没有一套相应的方法,将帅如何指挥?

  将帅指挥依靠的鼓声和令旗,士兵根据不同的鼓声和令旗,或前进或后退。但士兵怎么前进、后退,却是依靠“阵型”来实现的。前进有前进阵型,后退有后退阵型,不可胡乱进退。

  只有军队保持着“阵型”,才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古代有很多以“财物”为诱饵引起敌人士兵哄抢,然后趁机出击的战役。这便是利用财物,将敌方的阵型破坏掉。敌人阵型一乱不管是1000人还是1万人,失去统一指挥的士兵,在战场上只会落败。

  晋怀帝永嘉元年,石虎带兵保护辎。晋将纪瞻就是以“财物”为诱饵,引起石虎的士兵的抢夺,将石虎击败。

  石虎只能向石勒大军逃去,纪瞻在后方紧追不停,到了石勒大军前发现其“结陈待之”(“陈”通“阵”), 纪瞻便引郡退去。

  石虎“阵型”散乱,纪瞻就敢攻击,但当石勒已经结阵之后,纪瞻便知道失去了攻击的最佳机会,只得退去。

  勒引兵发葛陂,遣石虎帅骑二千向寿春,遇晋运船,虎将士争取之,为纪瞻所败。瞻追奔百里,前及勒军,勒结陈待之;瞻不敢击,退还寿春。——《资治通鉴·晋纪十》

  因“阵型”而败的还有前秦苻坚与东晋谢玄的淝水之战。

  苻坚号称秦军百万!百万或许有些夸大,但几十万还是有的。但战争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因为人越多变数便越多,将帅指挥起来就会吃力(主要是因为通讯不便,会造成军令执行的一定延迟,引起“失误”)。

image.png

  好比秦末的韩信,他最厉害的地方不是他的谋略,而是领兵的数量。俗话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无论是五千人,一万人,还是十万人,韩信对军队总能如臂使指,取得一场场胜利,这是将帅个人的指挥能力。

  说的有点远,继续说我们的淝水之战。

  当苻坚与谢玄对峙淝水的时候,双方都是已经排好“阵型”,秦军“列阵逼淝水”,晋军则是“勒卒数万,阵以待之”。若这时候若双方开战,便是以阵冲阵,苻坚军队“人数众多”的优势变会放大,对谢玄极为不利。

  这时候谢玄便对苻坚说:你往后退退吧,让我过河去,然后咱们再开打。苻坚同意了,“麾师却阵”。

  苻坚这一退不要紧,打乱了己方阵型,谢玄便趁此机会发动猛攻。苻坚这时候再想让士兵“结阵”反击已经做不到了。因为晋军能做到“部阵齐整”,而秦军却做不到了。

  古代战争对阵型的重视

  “布阵”的核心便是对士兵的“排列组合”,在古代把将帅对军队士兵的指挥称为“排阵”,在后期军队甚至有专门的“排阵使”这一专门的职位。

  五代的梁汉璋便曾在后晋任 “马军都排阵使”,北宋李继隆在澶渊之战时“命为驾前东西排阵使”。这一职位便解释了将帅的主要职责——排阵。

  排阵需要从军队的基本组成单位开始,先一卒、一伍,然后组成一列,一列又到一队,一队到全营,乃至全军,只有全军排阵完毕,才能进攻或防守敌人。

  岳武穆曾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岳飞的意思便是战争需要先排好阵再开打,这是兵法的常识。

  《九歌·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躐音同列,践踏,骖音同参,战车的马,殪音同意,杀死的意思),描绘的便是敌人冲击“我方”排好的阵,打乱“我方”阵型的事情。

  关于“阵而后战”还有春秋时期的鄢陵之战。《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了晋楚之间的这一场战争。

  楚军为了取得对晋军的优势,趁着天还没亮便“压晋军而陈”(陈都是阵的意思)。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楚军先一步排好阵列,把晋军的营地给堵了。

  晋军若出营去排阵,楚国肯定会趁机攻击,晋国在与楚国的对战中便会处于下风。于是晋国的士燮便想让晋军撤退,以免以弱势对抗楚军。

image.png

  士燮的儿子士匄却出了个办法,“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营地内所做饭的灶台等等,所有的东西都移开,将营地空出来。晋军先在营地内排好阵型,然后把营地的墙与门推倒,在列阵出去与楚军大战。

  晋楚鄢陵之战的结果是晋军大胜楚军。

  从这一场战争可以看出,能不能排阵关系着己方打还是不打的问题。因为对方排好阵,而自己却没有,那便意味自己处于劣势。

  孙子有云:勿击堂堂之阵(《孙子兵法·军争》),就是说不要轻易去攻击阵型严整、实力雄厚的阵列。

  那么如何看一支军队能否攻击呢?

  在《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凡“军而不阵”、“阵而不整”、“在阵而嚣”,就证明了这支军队“莫有斗心”,若这时候攻击是十分有利的。

  《汉书·李陵传》记载李陵与匈奴作战,“引士出营外为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李陵用的便是不同武器配备组成的阵列。

  正是由于李陵孰知“阵法”,才能凭借5000人对战匈奴3万骑兵数日夜,并斩杀大量匈奴士兵,匈奴却始终无法靠近李陵阵型一步。最后直到李陵军弓矢用尽,才战败,不得以而投降匈奴。

  阵型的变化趋势——从苗条变得“肥胖”

  在先秦时期,步兵的阵型排列应该是横向窄,纵深长的阵型,若用人的身材形容便是苗条。这里有两个例证。

  《国语·吴语》中,吴王夫差要与晋国争霸主地位,便将己方的士族排好阵列以威慑晋军。书中记载“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100人一行一共100行。因为士兵要拿武器,要行军,因此前后士兵的间隔必然是大于左右间隔的。所以这时候吴军阵型便是头窄身子长的长方形阵型。

  另一个例子便是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出土的秦军兵马俑坑,尽是正面窄纵深长的长方形队列。

  为何先秦时期如此排阵呢?因为当时步兵刚刚起步,战车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先秦战场往往会出现以步兵对抗车兵的情形,所以步兵方阵必须缩小自己的“受力面积”,减小被战车的攻击概率。但然战车仍需战车来抵挡,士卒的血肉之躯是挡不住战车的。

  这个时候的步兵还没有成为军队的“主力”。但随着战争的发展,步兵成为主力兵种,步兵的阵型也从“窄型”向“扁平”发展。

  比如上文提到的李陵的“二行阵”。因为匈奴都是骑兵,骑兵速度快,很容易包抄汉军的侧翼与后方,若扩展军队前部的宽度,则会对匈奴产生更大的攻击面积。

  在《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步阵队列是5个横行、每行则有10人的50人队伍,《纪效新书》中的“立队法”则有4个横行、每行5人的20人队伍。之所以阵型向“扁平”方向发展,原因却是多样的。

  一个是战场的指挥。古代士兵的基础指挥,比如伍长、队长等,往往都是在第一行。若队型纵深太长,传达命令极其不易,甚至后方会听错命令。战场上事关生死,稍一小失误就可能导致己方的覆灭。

image.png

  还有就是步兵若排阵太长,很可能出现前方士兵死光了,后方士兵还没有接敌这样的情景。扁平阵型,更有利士兵的“运用”。

  阵型的变化都是领兵的将领,在无数的战争中摸索而来,其中的代价便是数不清士兵的死亡。

  一场战役中阵型的具体运用

  公元328年,后赵石勒与前赵刘曜在洛阳展开大战。《资治通鉴》记载“(刘曜)陈于洛西,众十馀万,南北十馀里”。(古代一里为400多米,这里为了便于计算便取1里为500米)

  古代军阵排列,一个士兵占据的横向长度约为1米,也就是说南北十里的长度刘曜便需要布阵5000名士兵,那么纵深仅有20名士兵。刘曜的阵型已经完全处于“扁平”状态了。若从高处往下看,难免不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大横线。

image.png

  刘曜为何这么做?我们来慢慢解释。

  刘曜当时是在攻打被后赵占领的金墉城(金墉城在洛阳西北角)。石勒却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救援,刘曜为了迎击石勒只得“使摄金墉之围,陈于洛西”,刘曜放弃攻打金庸,在洛阳城西方列阵,准备迎战石勒。

  我们先看看《资治通鉴》中如何记载这场战争:

  中山公虎引步卒三万自城北而西,攻赵中军,石堪、石聪等各以精骑八千自城西而北,击赵前锋,大战于西阳门。勒躬贯甲胃,出自阊阖门,夹击之。

  石虎的步卒来自金庸城,石虎从城中出来碰到的是刘曜的中军,也就是刘曜的主力,那么刘曜自然也在此。这个时候双方交战的方向在洛阳的西北。

  刘曜需要摆开阵型,因此他便让军队向南方铺展,将军队阵型拉开。

  刘曜的军队有数量上的优势,若将阵型拉开纵深变浅,对石勒军极为不利。刘曜来开纵深有20人,若石虎的三万人拉开仅有五、六人了。

image.png

  石勒当然不能让刘曜将阵型展开,只得让石堪率领8000骑兵,从西阳门(洛阳西城的中门)出发,正好截住了刘曜的前锋。刘曜一看遭遇石勒军,便立即“挥陈就平”,这时候刘曜的大军已经铺开了半个洛阳城的长度,从最初的西北方向继续向南方铺展。

  石勒虽然截住了刘曜,但形势仍对其不利。因此石勒只能亲自上阵,从阊阖门(洛阳城西城的一座城门,在西阳门北面)出击,攻击刘曜军中路。刘曜军被前后夹击,再加上其饮酒过度,脑袋混乱,最后被石堪擒获。

  刘曜战败不是败于战术,他的向南铺展阵型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他之所以败是其没有正视对手(战中还继续喝酒),再加上石勒的果断出击,在刘曜的战阵成型前便将其截住,否则哪怕石勒最终胜利,也得付出惨重的代价。

  刘曜将阵型便得“扁平”目的便是为了包围石勒军,因为石勒军人数少,刘曜完全能够对其包围。

image.png

  当军队数量占据优势的时候,便可以让中军主力正面迎敌,两翼向外展开对敌人实行包围打击,对敌人形成压力,然后主力一举歼灭敌人。

  了解了“阵型”对军队的重要性,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麻秋被谢艾前后夹击而失败,最大的原因便是麻秋的阵型乱了,无法对军队形成有效指挥。好比人打架,结果发现手脚不听使唤了,结果自然是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

  麻秋军本来的着重点是正面,也就是谢艾方向,排的阵自然也是针对谢艾的。但张瑁突然从其后方冒出来的时候,麻秋后方是处于“不设防”的状态。

  麻秋为了迎战张瑁,自然得改变阵型。当麻秋阵型一变的时候,便是主力谢艾出击的时机。若谢艾不进攻,麻秋很快就会收拾掉张瑁。

  因为张瑁的“奇兵”人数肯定不会太多,对麻秋的杀伤力太小。但谢艾的主力再来攻击,麻秋就扛不住了,退路被断,前方又有强敌,自己的阵型又乱了,战败就不足为奇了。

image.png

  奇兵不在于人数多少,而在于奇。试想下,双方正在焦灼厮杀,己方的侧翼突然出现一股“奇兵”,自己肯定得调集一部分士兵去防备这股奇兵,但这部分士兵先前负责的区域就出现了漏洞。敌人便会全力攻击这个漏洞,胜败便注定了。

  因此古代行军作战,往往会在主力的侧翼布置一部分的力量,以防对方的“奇兵”突袭。

  当然这里的阵列指的是普遍战场中的阵型。古代兵家排兵布阵讲究的是“因地行权”,针对不同的地形、环境、敌人布置不同的战阵。

  还是那句话,没有永恒不变的“战阵”。将帅才是胜负的关键,若只会用“死阵”,哪怕是诸葛武侯的“八阵图”,也不会让你取得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