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稽山之战惊天动地,李陵浴血奋战之后为何投降?

复制
趣历史

2024-12-17 18:02:47

29

浚稽山 之战 惊天动地 李陵 浴血奋战 之后 为何 投降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浚稽山之战的详情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前121年,河西之战,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对汉匈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汉帝国进一步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战线向北、向西推进了数千公里,匈奴人被迫收缩势力范围,从漠南地区撤离,漠北只留下了少量部落,主力蜷缩到天山以北至阿尔泰山附近。

  汉帝国立国八十余年,汉匈之间,打打和和,时至今日,汉帝国基本上占据了优势,若是寻常帝王,必然满足于眼前的大好局面,偃旗息鼓。但汉武帝乃“五百年才世出”的君王,他与众不同,对匈奴,他想的是“除恶务尽”。

  为了将匈奴彻底斗败,他布下了“一张网”,“一盘棋”。

  一张网:联络四方,共同对付匈奴。

  汉帝国东联乌桓,击其左;西联乌孙,击其右;北联丁零,击其上,南控大宛,阻其下。

  一盘棋:注重东北、西域的经营与管理。

  汉帝国允许乌桓西进,至渔阳、右北平等郡塞前居住,开放关市,繁荣乌桓经济,培育乌桓力量,令其如一支楔子,钉在匈奴故地,防止其回归;开发联络西域,派校尉领兵,分别驻守在轮台和渠犁,锁住匈奴咽喉。

  这盘棋,汉帝国还布设了一枚活子,从河西、居延方向,多次派兵攻匈奴腹心部位。

image.png

  (汉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汉匈之间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浚稽山(阿尔泰山中段,今蒙古共和国土拉河附近)之战。

  李陵求报国,请皇命出征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军三万,计划击匈奴于天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数万大军的队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汉武帝打算调李陵负责给李广利大军运送辎重。

  李陵,出身将门,先祖李信,秦朝大将,统一六国期间,多有战功。爷爷李广,汉之名将,从军四十余年,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多半时间都身处在抗击匈奴的前线。

  李氏一门,忠勇报国,李陵年少时,就充任侍中建章监,曾领军八百骑,深入匈奴区域二千余里。后来,李陵自请领军五千人,常年镇守在酒泉郡、张掖郡。

image.png

  (河西走廊)

  天汉二年的军事行动,李陵认为是建功立业的绝佳机会,主动上书,请求汉武帝准许他出击匈奴。

  汉匈交锋二十多年,汉帝国消耗也很大,尤其是军马严重不足。李陵的请命,在汉武帝计划之外,但气盛的李陵,一心想要建功立业,表示愿率本部五千步卒,进击匈奴。

  分兵进攻,兵家大忌,但若运用得当,有时候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汉武帝最终批准了李陵的出战请求。

  天汉二年九月,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居延塞(今内蒙古居延附近),向北行走了三十天,边走边寻找匈奴人。

  浚稽山血战,汉军英雄气

  十月初,他们来到浚稽山,前方突然出现匈奴且鞮侯单于王庭,匈奴人也得到骑报,山脚下,出现汉军。

  单于急忙率领三万铁骑迎战。

image.png

  (匈奴骑兵)

  浩浩荡荡的匈奴骑兵,黑压压的,一望无际,战马嘶鸣,弯刀闪闪,气势汹汹。

  面对此情此景,汉军却异常镇静。李陵率领的这支部队,并非李广利出击匈奴的杂牌军(由边境戍卒、恶少年、囚徒、七科谪组成),而是特意从荆楚地区招募的勇士、奇材、剑客,力能杀虎,箭无虚发,多年的严格军事训练,他们技术过硬,胆气过人,弓手、弩手、盾牌手、刀矛手、戟手,战阵变化多端,配合极其默契。

  李陵军团处在两山之间,他们将携带的武刚战车结成方阵,武刚车周围插上二米长的利矛,上树大楯,弓手立其后。李陵亲率士卒立在营外,盾牌手密排最前沿,矛手、戟手环列旁边,弩手列队在后。

  单于看到汉军这架势,并没有很在意,汉军骑兵的骁勇,他是如雷贯耳,步卒的威力却从未听过。

  单于命令铁骑冲锋,匈奴人狂飙般杀向汉军。李陵命令“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从容指挥调度。在匈奴人进入三百米的范围内,汉军车弩齐射,每副车弩架设三张强弩,每一次射弩箭数十支。

image.png

  (车弩)

image.png

  乌云压顶的箭雨,砸向匈奴铁骑,地上死尸翻滚。匈奴人的速度未减,汉军弩兵手持大黄弩,以八石之力发射弩箭,十排弩兵,此起彼伏,交替发弩,武刚车上的弓手,也同时射箭,形成密集的箭“墙”,拍向匈奴骑兵,死尸枕籍,层层叠叠,匈奴骑兵冲到汉军阵前,戟手下钩马腿,矛手上刺骑手,匈奴人用弯刀砍向汉军,磕在盾牌上火星直冒。

  很快,冲锋的数千名匈奴人被杀死大半,剩下的向两边山上跑去。李陵命两军侯,各率军上山追击,将上山的匈奴人又杀死数千。

  单于大惊,不敢再轻敌,急命左右骑兵八万余骑,向李陵军团再次发动攻击。

  敌众我寡,人数相差太过于悬殊。李陵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要合理指挥,让自己的士卒发挥出最大战力。

  汉军一边战斗,一边向南边撤退,数天后,再次进入一处山谷。持续数天的战斗,汉军伤亡也比较大,李陵命令受三处伤的,坐在武刚车上,两处伤的驾车,一处伤的手持兵器继续战斗。再次击杀匈奴人数千人。

  汉军沿着龙城故道,走了四五天,来到一处大泽芦苇丛中,泽已干枯,苇却还在。匈奴人顺着上风口放火,想将汉军烧死在里面。李陵命士卒快速用火绳,将下风口的芦苇烧掉,辟出避火带。汉军再次脱离险地。

  匈奴人紧追不舍,且侯单于命令右贤王,率军攻汉军。山脚下,正有一片树林,汉军依托林子,发挥汉军武器之长,步军之优,矛刺、箭射,再次杀敌数千人。李陵瞅见单于就在林边山坡上,命令士卒,向单于发射连弩,单于亲兵纷纷中箭,单于赶忙跑下山坡,躲避汉军。

image.png

  且鞮侯单于忽然感觉,汉军可能在前方设伏,而李陵军团如此苦战,并不断向南边汉境转移,似乎是“诱敌深入”之计。他赶紧召开军前会议,商议是否撤军。匈奴当户君长们都表示,应该再与汉军搏杀一番,如果不能取胜,再撤军,否则将会被汉帝国耻笑。

  且鞮侯单于觉得言之有理,命令骑兵继续攻击汉军。一天之内,匈奴人发动数十次攻击,皆被汉军击退,匈奴人又阵亡两千余人。

  且鞮侯单于看到这种伤亡惨重的场景,感觉取胜无望,准备下令撤军。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战场形势正要向有利汉军方向发展,却出现了意外。

  李陵军中军候管敢,违反军令,被校尉批评,他全然不顾道义与廉耻,竟然向匈奴主动投降。为了表功,他将汉军的实情向单于和盘托出。匈奴人这才知道,汉军箭矢不多了,人困马乏,伤兵众多,战力持续不了多久。

  且鞮侯单于大喜,命令士卒加强进攻。汉军在谷中行军,匈奴人从山上,居高临下放箭。汉军以武刚车与大盾做掩护,南行至鞮汗山,箭矢用尽。

  弓手、弩手们便砍下车辐做兵器,与矛手们一起退入峡谷。

  匈奴人将峡谷退路用巨石封住,从山顶向下扔石块砸向汉军,汉军死伤惨重。

  太阳西坠,晚霞如血。

  李陵再次召集士卒,点数下来,还有两千余人,他将剩余的军粮与水源分配给大家。夜半时分,李陵命人击鼓,分散突围。鼓敲数下,均无声音,原来,连续十几天的战斗,鼓已经被敲破了。李陵只好用口令代替鼓声,命令全军突围。他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率十余名勇士向外冲,韩延年等人全部战死,李陵投降。

  汉军成功突围的,只有四百余人。

  历经大血战,李陵为何投降

  浚稽山之战,李陵以五千步兵,对阵近十万匈奴人,惊天地,泣鬼神。最后时刻,李陵选择了投降匈奴,汉帝国能接受战死的军人,却不能原谅降敌之人。汉武帝将李陵全家处死。

  后世的人,谈到李陵兵败投降,常常扼腕叹息,认为他英雄末路,本应荣耀门楣,却在最后时刻降敌,让人难以理解。

  我们只要认真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能够体会李陵的心理。这次战斗,本来就在汉武帝计划之外,李陵如果接受汉武帝的第一套方案,负责给李广利运送物资,做好后勤,他肯定不会出现意外,可他急于立功,想将中衰的家道,重新荣耀起来,主动请缨出战,却只率五千步卒进军。

  这种意气用事,只能是在逞能。此战中,汉军的战斗力非常强,五千步军对十万骑兵,但注定是场无法取胜的战役。兵败的结果,或死,或降,李陵选择后者,只是希望能寻找机会,逃归汉帝国,继续为国出力,毕竟人活着才有希望。

  《汉书.李广苏建传》中记载,军吏曾对李陵说:

  “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归,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

  四年前(公元前103年),浞野侯赵破奴曾率军出击匈奴,在浚稽山战败被俘,后来他逃回汉帝国,汉武帝没有给他定罪,反而重新启用为将。

  李陵幻想,自己能够像赵破奴那样,逃归汉帝国,重新为国效力。但帝王的心思,臣子往往猜不透。前者赵破奴自己率军出征,兵败被俘,汉武帝可以不计较,这次李陵兵败,汉武帝只能接受他的战死,而不能容许他苟活。

  原因很简单,本次的浚稽山大战,李陵被汉武帝当作一枚棋子,配合李广利。也就是说,皇帝的注意力在西域,在李广利方向,但李广利出师不利,万里出征西域,损兵折将,劳而无功,令汉武帝颜面尽失,而李陵却以少战多,以弱势的步兵,杀伤数倍的骑兵。这种战斗,就是全军覆没,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事迹,在寄矛厚望的李广利,失败而回后,汉武帝希望李陵军团能给他增光添彩,最好是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事情并未按皇帝所设想的,战斗结束时,李陵却降敌了,自然令汉武帝十分震怒。

  即便如此,汉武帝只是对李陵有怨气而已,最初并未想过要处死李陵家人。却不料,事情急转直下,有人说李陵投降匈奴后,将汉军的战法,全数传授给匈奴人。汉武帝不加详查,这才下令处死李陵全家。

  从此,归国的路被彻底堵死。李陵,这个将门之后,在异国他乡漂泊二十多年,满怀期待,心向祖国,却带着冰冷的失望,在公元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客死在匈奴,终年六十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