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只手遮天,为何斗不过刚继位且年仅17岁的崇祯帝?
复制2024-12-17 08:03:31
9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时期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宦官在大部分朝代可能只是宫中卑微的太监,没有实权,更不要说建立自己的势力。然而在明朝,最大的权势,却落在了宦官的手中,实在讽刺又可悲。
魏忠贤是明朝著名的祸乱朝纲的大宦官,用一己之力,搅动着明朝的时局。然而魏忠贤最后,却在崇祯面前败下阵来。为何只手遮天的魏忠贤,却斗不过刚继位仅17岁的崇祯?
魏忠贤权力的虚假繁荣
朱元璋在位时最忌讳外戚干政,所以他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并且要求宫中的所有女子都只能嫁给平民。一切措施实行下来,看似都天衣无缝,只是明朝没了丞相,皇帝治理国家的任务就变重了。
朱元璋十分勤勉,还能招架得住,后世的皇帝则显得懒怠许多。所以天子身边的宦官,便有了出头之日,宦官们得以帮助天子处理明朝的国事。魏忠贤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上位。
当时的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不理政事,整日沉迷于木工艺术品中,魏忠贤将奏折递上前时,朱由校也都全权交给魏忠贤处理。
这样听上去是不是觉得魏忠贤权势滔天,那怎会斗不过崇祯?其实这只是假象,明朝的宦官虽时常代理朝政,但终究是没有军权。没有军权,就无法建立起能够反叛的军队。
魏忠贤权力再大,那也是皇帝暂时丢给他的,后来朱由校突然准备好好管理朝政时,轻而易举就将魏忠贤手中的权力,收了一部分回来。
所以魏忠贤手中的权势,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但比起新登基的崇祯,怕还是有与之对抗的势力,所以崇祯便开始了与魏忠贤的智斗之路。
崇祯的机智
崇祯上位掌管明朝时,虽然年仅十七岁,但不可否认,崇祯有着聪慧的政治头脑。崇祯知道此时的明朝宦官乱政,长此以往下去,明朝的未来,定会毁在这些宦官的手中。
而崇祯更知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就属魏忠贤,不仅代掌着明朝的一部分正事,更是在国事决策上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而崇祯刚即位不久,还没有在明朝朝中站稳脚跟,加之魏忠贤在朝堂中,有着盘根错节的势力关系,所以崇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用怀柔政策,一步步瓦解魏忠贤的权势,最后将其完全踢出明朝官员体系中。
崇祯在对抗魏忠贤时能够成功有几个原因,第一个重要的是崇祯的警惕性很强。崇祯虽然假装非常的放松,但他的心里却时刻拉着警报线。
崇祯害怕他的一日三餐会被魏忠贤动手脚,所以他都会在衣服中揣着烧饼,只吃自己手上的。夜晚睡觉之时,崇祯也是整晚握着剑,就是为了怕遭到魏忠贤的暗算。
崇祯的伪装
朱由校去世后,魏忠贤知崇祯心里想将明朝的宦官制度连根拔起,他怕崇祯想要除掉他。所以为了暂时的保命,魏忠贤学起了奸诈狡猾的司马懿,称自己年事已高,恐难奉左右,遂向崇祯递上他要辞官回家的奏折。
崇祯当即拒绝了魏忠贤辞官的要求,说魏忠贤是先皇最信任的宦官,他希望能让魏忠贤辅佐自己。不仅如此,崇祯还大力赏赐魏忠贤,连带着明朝的宦官们,崇祯都一一封赏,来打消魏忠贤的顾虑。
魏忠贤几次三番,用辞官试探崇祯,崇祯都表现出明朝不能没有他魏忠贤的意思,久而久之,魏忠贤也渐渐放下疑惑,想着崇祯会不会是看在先帝的面上,才不会对他做什么。
魏忠贤也就继续在明朝朝中运作,崇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任何的动作。因为崇祯在等,在等一个能够一举歼灭魏忠贤,并让他永不得翻身的最好时机。
魏忠贤内部势力的斗争
崇祯的怀柔政策还是让明朝其他官员看出了端倪,毕竟崇祯并非昏君,明知魏忠贤的所作所为,又怎会重用他?这时魏忠贤手下的党员开始蠢蠢欲动,都想和魏忠贤撇清关系。
宦官们一直以来都怕魏忠贤,根本不敢弹劾他,但此时有崇祯撑腰,一名胆大的官员钱嘉徵上折,率先弹劾魏忠贤,其余人见状也纷纷照做。
到了此时,魏忠贤又再次提出辞官的想法,崇祯这次准了,派他去先帝陵墓守陵。而就在魏忠贤离开的第三天,崇祯就立马下令逮捕他。
早已听到风声的魏忠贤,为了避免酷刑,选择了自尽而亡,明朝的一代大宦官就此谢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