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复制
趣历史

2024-12-16 18:04:09

2

吕公 吕雉 嫁给 无所 有的 刘邦 底是因 为什么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汉高祖刘邦在起兵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入流的小吏),而且好酒好色,不事生产,家庭状况也只能算是一般。而吕雉虽算不上千金小姐,确绝对算得上小家碧玉。家境、相貌、年龄样样都比刘邦强,吕雉全家到沛县躲避仇人投靠沛县县令,沛县令看中了吕雉,向吕公求娶吕雉,吕公最终却把吕雉嫁给了刘邦。这看似非常不合情理的选择,小编认为和当时社会游侠、复仇风气有关。

  关于吕雉嫁给刘邦的过程,《史记》上是这么记载的:吕公因为避仇来到沛县。吕公的好友沛县县令听说他有个漂亮的女儿,就向他求婚。吕公没有同意。沛县豪杰们听说了吕公的到来,都争先来向吕公献礼。吕公请萧何主持献礼活动,并规定:“赠礼没超过一千钱的人,只能做在堂下。”而就在这时,一身流氓习气的刘邦冲了进来,大声喊道:“我出一万钱。”语惊四座。吕公善于相面,见刘邦气度不凡,赶紧请刘邦坐了首位,并在席上提议要将女儿嫁给刘邦。对此吕后的母亲很不理解,问吕公说,你怎么要把咱宝贝女儿嫁给一个流氓呢?吕公冷笑说,这不是你们女人家能知道的。

  其实估计不光吕夫人不理解吕公的决定,估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何放着一个县令不选,去选一个亭长,而且这个亭长还游手好闲,好酒好色,而且当时吕雉20岁左右,刘邦却已经40岁了,虽然没有婚配,确有了一个私生子(刘肥)。至于吕公善相面,刘邦气度不凡之类的话,是肯定不可信的,这和什么真龙之气之类的都是后人附会的。我认为,吕公之所以把吕雉嫁给刘邦,唯一的原因就是避仇保平安。

image.png

  想要理解吕公的决定,就要明白当时吕公一家人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他们之所以从单父(今山东单县)举家迁徙来到沛县,就是为了避仇(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这也是一个很不合理的地方,吕公和沛县令是好朋友,为了躲避仇人来到沛县,成为沛县令的门客,而且在沛县安家,结果沛县令向吕公求娶吕雉,吕公却没有同意。其实吕公也是被逼无奈,他原本想靠沛县令来庇护自己,最终却发现能够保护自己一家安全的只能是刘邦,所以主动把吕雉嫁给了刘邦。

  刘邦是丰沛地区游侠首领

  是不是很难想象,一个县令能够提供的保护不如一个亭长。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因为这和秦汉之际特殊的社会风气有关。一个是游侠之风,一个是复仇之气。秦汉实行郡县制,中央虽然集权,但是直接管辖也就到县一级,乡村社会基本上处于半自治状态,而这就给了游侠们生存的空间。而通过史料记载不难发现,刘邦就是丰沛地区的游侠首领,不恰当的说就是当地的社会大哥。你看看后来起兵之时,萧何、曹参、樊哙等等一帮丰沛地区的人全都推举刘邦作沛公,可怜的沛县令此时已被沛县父老杀死了(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

  秦汉之际复仇之风盛行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虽然刘邦是当地的社会大哥,而且还兼着一个小亭长。但是县令真的不如社会大哥好使吗,在调停仇怨方面,刘邦绝对比县令好使。秦汉之际,复仇是被视为正义的。董仲舒说:“之义,臣不讨贼非臣,子不复仇非子也。”当时社会,去上古时代不远,民风质朴刚健,人们认为复仇尤其是为血亲复仇是正义、值得肯定的。虽有国家法律限制,但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对于复仇的人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而且社会的舆论是站在复仇者一方的。所以沛县令很可能保护不了吕公一家人的安全,只能是在仇人报仇之后采取相应措施。

image.png

  正因如此,吕公应该是在来到沛县之后,发现刘邦是丰沛地区的游侠首领,而且从地图上看,单县和丰县、沛县距离比较近。游侠们最喜欢做的就是急人之急,调解仇怨,而刘邦作为丰沛一带游侠首领,应该是能够调解吕公和仇家的关系的。包括之后吕雉的妹妹吕嬃嫁给樊哙,樊哙还不如刘邦,只是一个杀狗的,但是樊哙在当地也是游侠儿,吕公应该是同样的考虑。举一个实例,《史记·游侠列传》中有一个叫郭解的人,是很出名的游侠,他就曾经为人去洛阳调解仇怨。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江湖上互相给个面子的问题,在官方有一套规则,游侠世界也有一套规则。

  当然,以上都只是小编自己一个人的看法,只是一种推测。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吕雉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对象,而不是选择一个年龄较大还有儿子的无赖游侠儿,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共同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