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薨逝后,被诸葛亮贬为庶人的李严为什么激愤而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汉昭烈帝临终前为刘禅安排了两位托孤大臣:首席托孤大臣是丞相诸葛亮,次席托孤大臣则是中都护李严。不过在建兴九年(231年),李严导致第四次北伐无功而返,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庶民。
在一般人看来,被诸葛亮贬为庶民的李严肯定对诸葛亮心怀不满,得知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后应该会心花怒放。然而诸葛武侯在建兴十二年(234年)薨逝后,李严却因悲伤而激愤去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陈寿的《三国志》评价诸葛亮是“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李严就是该评价的代表。李严导致占据优势的第四次北伐无功而返,单这一点就足够杀头了。
但诸葛亮在充分考虑李严的资历功劳和朝野意见后,只是让刘禅将李严贬为庶人。而李严之子李丰继续担任蜀汉江州都督,还与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蒋琬搭档。与动辄灭族的曹魏、东吴相比可谓高下立判。
正因如此,李严很清楚自己被贬为庶民是诸葛亮秉公处置的结果。既然诸葛亮可以秉公处置地将自己贬为庶人,那同样有可能秉公处置地再次起用自己。毕竟李严对自己的资历和能力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
可以说对诸葛亮的秉公待人与以法治国的信任是李严被贬后活下去的主要希望。然而诸葛亮薨逝后,蜀汉再也没有执政者能像诸葛亮一样能起用李严这个被贬为庶民的罪人,李严又怎能不激愤而死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