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给关羽留了一个军师,为何却说是关羽没有用好?

复制
趣历史

2024-12-13 12:00:32

5

刘备 关羽 留了 一个 军师 为何 说是 没有 用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安排一个军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备给关羽留了一个军师,只不过关羽没有用好。

  这个军师就是号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马家兄弟五人,因表字都带一个常字(伯、仲、叔、季、幼),故称马氏五常。其中眼眉有白毛的老四马良马季常是五兄弟最优秀的。马良的这个评价和诸葛亮评价“廖立和庞统齐名”还不一样,这是荆楚一代文人圈给出的评价,可靠性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关羽并没有用好马良,关羽攻打襄樊,把荆州的好用的人才都带到了前线,留守的都是一些不大靠谱的人,比如说镇守公安的傅士仁、镇守南郡的糜芳、镇守荆州的潘浚。关羽的行军司马王甫就曾经为这样的布局担忧过。

image.png

  王甫曰:“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必须再得一人以总督荆州。”云长曰:“吾已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虑焉?”甫曰:“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

  关羽后来丢失荆州,也恰恰是因为三个人不战而降导致局势崩盘,可以说这个建议非常好,正好切中了要害,但是关羽并没有采纳。

  云长曰:“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赵累现掌粮料,亦是重事。汝勿多疑,只与我筑烽火台去。”王甫怏怏拜辞而行。

  关羽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政令已出,不可朝令夕改,一是赵累都管粮料,没人能替换。

  这两个理由对关羽来说恐怕第二个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关羽把重点都放在了前方战场上,完全忽略了后方的防御。

  作为优秀人才的马良自然也在最重要的前方战场了,但马良在前方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不是马良不肯出力,而是马良并不见长与军事(他的五弟马谡马幼常当谋士或许可以期待一下),他擅长的是外交,这一点史书中有有两个事例。

image.png

  第一件事是刘备担任荆州牧的时候征辟马良为州从事,让他出使过东吴,马良提前和诸葛亮沟通,诸葛亮让他以自己(诸葛亮)的名义写了一封介绍信,由于准备工作做的好,马良受到了孙权热情的接待。

  第二件事是刘备给关羽报仇,派马良到武陵联络五溪蛮各部,马良安抚征召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各部首领积极响应,其中最著名的一支军队沙摩柯初战东吴时,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把谋士放在合适的位置,是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比如说曹操打仗从来不把荀彧带上,荀彧的主要工作是镇守后方筹措粮草,保障曹操的后勤,能让曹操在前方安心打仗不用顾忌后方。在这一点上,刘备也效仿曹操,刘备打仗,诸葛亮向来是负责后方的安定和粮草的筹措。

  所以关羽对马良的使用上是错误的,马良不应该在前线,在后方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马良在后方能发挥三个作用。一个是保持和东吴的友好关系,二是可以筹措粮草,在后方粮草不足的情况下,能和关羽沟通。而不是像糜芳那样,关羽不待见糜芳,糜芳筹不来粮食,就拿生死威胁。三是联络蛮族,支援前线。关羽兵败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分兵,襄樊战役初期打得不错,曹操阵营有人积极响应,关羽就曾分兵接应。这就造成了关羽兵力薄弱,打樊城异常困难。如果关羽军中有一支蛮族兵力加入,至少在兵力上不会捉襟见肘。

  关羽把马良留在了身边,马良的能量根本发挥不出来,对关羽的襄樊战役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就用人这方面看,关羽真不如刘备和曹操这样的大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