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湖北出了哪些宰相重臣?他们有哪些功绩?

复制
趣历史

2024-12-13 10:03:40

77

历史上 湖北 出了 哪些 宰相 重臣 他们 功绩

  历史上的湖北地区出了很多国王和皇帝,也出产了不少宰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尹吉普,西周大臣、诗人。兮氏,名甲,字伯吉普。尹为官名。乃《诗经》中极少数名字可考的作者之一。《大雅》中《崧高》、《烝民》二篇为其所作。《诗经》相传为尹吉普采集、孔子编订。生平事迹见《诗·小雅·六月》。

  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哲学家,中华诗祖。官到内史大臣,因为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所以又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他辅助周宣王中兴周朝。尹吉甫奉周宣王命与南仲出征狻狁,获大胜,反击到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一说为宁夏固原)附近。后又发兵南征,对南淮夷征取贡物,深受周王室的倚重。后来周宣王封尹吉普为太师,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

  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人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历史治水名人。

  距今2600多年前,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què bēi),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孙叔敖受楚庄王赏识,开始辅佐庄王治理国家。

  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

image.png

  伍子胥(公元前559-484年),字子胥,名员。楚国光化人(现老河口市),春秋时期吴国大夫、谋略家、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有待考证),以报父兄之仇。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青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image.png

  文种(公元前535-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江陵人,春秋末期著名谋略家、越国宰相。据华轩居士经《越书经要》考证,幼年随父经商沿江而下,经越国富商亭候而结识范蠡,并成为挚友,后定居越国。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恃功高,不听从范蠡功成身退的劝告,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此后演变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image.png

  魏冉,生卒年不详,楚国江陵人,战国时秦国大臣。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

  为宣太后异父同母弟,因拥立了秦昭王受重用,一生四任秦相。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公元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病故。

  利苍生卒年不详,江夏竟陵(今潜江)人,西汉长沙王丞相。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后分封为轪候。现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二号墓主人便是利苍,那具千年不朽的女尸就是他的妻子辛追,而其中出土的素纱襌衣更是国宝。根据史书合理推测,约在汉高祖九至十年,湖北人利苍,携妻子辛追,带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利豨来到长沙国任职。不久,正遇上邻国淮南王英布叛变。利苍劝说第二代长沙王吴臣诱杀了吴臣的姐夫英布。长沙王之子吴浅、长沙丞相利苍即因此均被封侯,利苍即成为第一代轪侯。利苍于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去世。此时妻子辛追年未满30岁。利苍的儿子利豨成为第二代轪侯。据傅举有先生判断,利豨死于汉文帝12年(公元前168年)。死时年仅30岁左右。三年后,即汉文帝15年(公元前165年)50多岁的辛追去世。其时辛追在长沙约住了30余年。

image.png

  胡广(91年-172年4月17日),字伯始。南郡华容县(今湖北监利)人,东汉时期重臣、学者。

  胡广博学多闻,史称其"学究五经,古今术艺毕览之"。他在前人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为后人研究汉朝官制留下了宝贵资料。又在选举上主张"选举人才,无拘定制"。但他性格圆滑,柔媚宦官,以奉行中庸之道著称,历事六朝,为官三十余年,史称"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当时,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出生江陵,唐朝宰相、文学家,聪慧敏捷,博通经史。贞观十九年,从征辽东,鞠躬尽瘁,卒于途中,享年五十一岁,获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于昭陵。

  唐介(1010年-1069年5月4日 ),字子方,江陵人。北宋著名谏臣。他为官清正廉明,与同朝包拯一样刚正不阿。宋神宗时拜参知政事(副相),后因生背疽而死,终年60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质肃"。唐介以"直声动天下"。朝臣皆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

image.png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他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为了挽救明王朝的危亡而从事的改革,只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但改革对扫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痛苦,安定人民生活也有一定的好处。由于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的实行,使政府收入增加,国家财政状况有很大好转,但改革也受到官僚豪强大地主势力的百般顽强阻挠。万历五年九月,张居正遇父丧而未归里守制,官僚豪强即借“夺情”事劾,企图将其逐去,但未得逞。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行废止。他居相位十余年,多有建树,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寻以言官诬劾,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家被籍没。后因言者复攻不已,诏尽削居正官秩。其言论文章后由子懋编为《张太岳集》。清光绪年间重刊本称《张文忠公全集》,共四十五卷,传世较广。主要著作有《书经直解》、《帝鉴图说》。

  湖北的荆州市更是被誉为中国宰相之乡,故湖北乃人杰地灵之地,名相硕辅,代不乏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