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开口说话的蟒蛇精,为何能与孙悟空大战半天不败?
复制2024-12-06 18:00:40
38
在品读《西游记》的时候,心中有过许多疑惑。有不少疑惑在结合原著上下文之后就豁然而解。可是,有些疑惑却始终扑朔迷离,难得真解。
比如说,在唐僧师徒经过七绝山时,忽然遇上一个蟒蛇精。那蟒蛇精还畏惧阳光,不会说话,可见还是个未得人道得小妖。可是,这蟒蛇精却与孙悟空大战了半夜,方才败逃。
这个疑问,在看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在《诗话》第四回,唐僧一行在离开礼拜了观音菩萨的香山禅院后,继续西行,来到了一个蛇子国。
原文道:且见大虵小虵,变杂无数,攘乱纷纷。大虵头高丈六,小虵头高八尺,怒眼如灯,张牙如剑,气吐火光。法师一见,退步惊惶。
《诗话》中的大虵,其实就是大蛇。诗话是说,唐僧来到了一个全部都是蛇精的国家。唐僧见了非常害怕。猴行者却说,那蛇子国的蛇精全部都有佛性,逢人不伤,见物不害。
果然,在唐僧一行经过时,百千蛇怪竟然一个个自行避让,闭目低头。
蛇妖当然不会像猴行者所说的那么善良。之所以不敢主动攻击人类,那是因为畏惧猴行者。所以唐僧慨叹道:“若然如此,皆赖小师威力。”这里的小师,就是猴行者。
这蛇子国一走就是四十里,把个唐僧走的心胆俱裂,汗流浃背。
不过,因为有猴行者护持,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汇集了不少中晚唐乃是北宋时期的西游故事,相对定稿《西游记》原始很多,朴素许多。不过,它毕竟是《西游记》的主要源头,《西游记》中的许多故事,在《诗话》中都可以找到出处。
比如说这个蛇子国,在《西游记》故事中看似没有了,其实是衍化成了两处。一处是在收伏小白龙的故事中。小白龙呆在哪里?呆在鹰愁涧。鹰愁涧在哪里?在蛇盘山!
既然这个地名叫做蛇盘山,按理来说就应该万蛇盘踞,可是,《西游记》此故事中,除了提到白龙与孙悟空大战,曾经变成一小蛇外,根本没有提到其他蛇。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百姓的观念中,蛇其实就是小点的龙,龙也就是大 些的蛇。
另外一个原因,是蛇子国的故事又被搬迁到了后来的七绝山,其中的蟒蛇精,其实就是蛇国的大蛇衍化。像《诗话》中描写蛇怪的几句话“怒眼如灯,张牙如剑”,完全被照搬到了蟒蛇精身上。《西游记》还特意写了一个猪八戒错把蟒蛇精的眼睛当灯笼的细节。毫无疑问,这是二者之间有传承关系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因《诗话》中说那蛇国的大蛇小蛇,见了唐僧一行人,无不“闭目低头”主动避让,于是,在《西游记》中就变成了蛇怪打斗时始终不开口说话,并且畏惧阳光,一到天亮就逃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