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复制2024-12-04 18:00:18
75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
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年五十八。获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轶事典故
无口匏
李沆为相时,常在接待宾客时沉默寡言。大臣马亮与李沆同年出生,又与他的弟弟李维交好,对李维说:“外面议论说你大哥是没口的瓢葫芦(无口匏)。”李维趁空把马亮的话告诉了李沆。李沆说:“我不是不知道呵。然而现在的朝士得以入殿议事,皇上封爵论奏,全无阻塞蒙蔽,政令多能下达到各级部门,大家都可看见它。比如国家大事,北边有契丹,西边有夏人,我白天晚上逐项商议所要防备抵御的策略,没有不详细探究的。缙绅之中像李宗谔、赵安仁这样的,都是当时杰出的人才,我与他们谈论,尚不能启发我的思想,其余的新进仕宦之子,他们坐、起、拜、揖,尚且乱了典章顺序等级,入席必定自论功劳最多,以希求得到宠爱奖赏,又有什么策划值得与他们接触交谈呢?如果委屈自己的意愿乱说就是世人所说的像被笼子和罩子网住后随遇而安,笼罩之事,我是不愿承担的。你替我感谢马君(马亮)”
一面皆目
李沆为人重厚寡言,曾住在京师,也很少有人进出拜访。一天,突然有人乘轿来访。下轿的是一个用纱盖着头的妇人,她的脸虽然被遮盖,但却仪容风度却很美。妇人进入李沆房内交谈,许久后才出门。众人大感讶异,认为李沆这样的贤人,竟引得这种人前来,于是向李沆询问情况。李沆也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也就是说我的前程之类的,不足以相信!”一再追问之下,李沆才说:“你们曾见过她的脸吗?满脸都是眼睛(一面都是目)!”
李相太醒
李沆为相时,与同僚张齐贤略有不和。后来张齐贤因为醉酒失礼而被罢相,时人因而说:“李相太醒,张相太醉。”
识人之明
宰相寇准与丁谓友好,多次认为丁谓有才而向李沆推荐他,李沆始终不用丁谓。寇准因此询问李沆,李沆说:“看他为人处事,可以让他职位居于别人之上吗?”寇准说:“像丁谓这样的人,相公(对宰相称呼)一直能抑制他使他居于他人之下吗?”李沆笑着说:“将来你后悔,就会想起我的话。”寇准后来被丁谓所排挤,才信服李沆的话。
勤廉寡言
李沆性格直爽诚信,家居时品行美好严谨,言谈没有琐碎的空话,识大体。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徇私办事。李沆辞去官职,整天正襟危坐,未曾斜靠着。在封丘门内建有住宅,大厅前只容许有马打转之地。有人说这太狭窄,李沆笑说:“这住宅要传给子孙,这里作为宰相官署大厅确实小了,作为太祝、奉礼官的大厅已经够宽了。”甚至对于墙塌壁坏,他也不介意。 [99] 李沆堂屋前的药栏曾经坏了,其妻告诫守屋的人不要修补,以此来试探李沆,李沆早晚都看见它,经过一个月始终不说。妻子把这事告诉李沆,李沆说:“怎么能因这事改变我一贯的想法!”
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弟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用得来的俸禄也可用以修理住宅,只要想着佛家内典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怎么有圆满如意,各自都求得称心满足呢?现在买新的住宅,须一年修缮好,人一生早晚都没法保全,又怎么能长久居住呢?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做这些华丽的房屋呢?”
不听谄言
李沆为相时,特别不喜欢别人议论别人的优劣来依附自己。秘书监胡旦被贬商州后,许久未获召用,他尝与李沆一同担任知制诰,听说李沆任参知政事(副相)后,作书祝贺,历数并诋毁之前担任参知政事而被罢免离开的人,说吕参政因为无功罢为尚书左丞,郭参政因为醉酒过失罢为秘书少监,辛参政因为没有执政之才谢病请辞而被优待授职尚书,陈参政刚任职时因失旨而退归两省(中书省、门下省),极力称赞李沆,想要依附他回京任职。李沆面露忧愁,不高兴地说:“我怎么真有才能优于这些人,也这是正好碰上际遇罢了。在人之后而挖苦他的不是,是我不会做的,何况想要夸奖一个人却一己而说四个人的短处。”终李沆为相,胡旦都未被召用。
公正无私
一天晚上,真宗派使者拿着自己的手诏到两省,想让宰相升刘氏(即章献皇后)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用蜡烛烧掉诏书,凑近使者说:“你只说李沆认为不行。”真宗便不再提起此事。
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兼相印,真宗又问李沆,李沆说:“执行奖赏制度,须有本人亲身干的成绩。石保吉凭借亲戚乡里的缘故,没有攻城作战之功,依靠我授以官职,恐怕会使众人的非议到处流传。”另一天真宗又再三问起石保吉的事,李沆像当初那样坚持原议,此事即停止。直到李沆去世后,石保吉才获授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
真宗因李沆从未有过密奏,对他说:“别人都有密奏,您独独没有,为什么?”李沆回答说:“臣蒙皇恩授以宰相之职,公事就公开说明它,何必用秘密上奏的方式?一般密奏的大臣,不是说坏话的人就是谄媚之人,臣平常就憎恨他们,怎么能明知是错还是照样去做。”
宽厚长者
李沆有长者的美誉,他家中一位欠下宅金数万的仆人,在一天突然逃走。那人的女儿快十岁,仪容美丽,自己做了一张券系在腰带上,愿意把自己买到宅子里做事来还债。李沆非常同情她,对夫人说:“希望对她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养在家中,以妇德来教导她,等到她长大后,为她找一个夫婿出嫁。只要请夫人亲自为她行结缡礼,来主持她的婚礼,但婚礼务必要明洁。”夫人像李沆所说的那样对待那个女孩,等到她及笄后,为她找到一个好夫婿,准备陪嫁的财物来送她出嫁。女孩果然志节坚贞,她的双亲后来回到旧都,听说此事后,深深地感激李沆至刻骨铭心。李沆病重时,夫妇二人刲股做成羹来赠给他喝,等到李沆去世后,二人为他居丧三年。
李沆为相时,有一位书生叩马献上书状,批评李沆的缺点。李沆谦虚地道谢:“等我回家后,再详细阅览!”书生大怒,立即责骂李沆说:“你居大位而不能康济天下,又不引咎辞职,让位给别人,妨害贤能之士的仕途,你能不感到惭愧吗?”李沆马上恭敬地说:“我屡次求请辞退,无奈皇上没有允许,所以我不敢走!”他和这位书生谈话,始终没有发脾气或忤逆的意思。
曾有人上封事指责宰相的过失,请求将其罢免,真宗看完封书后不高兴,认为这些人只是想自求仕进,应当予以严厉责备。李沆说:“朝廷进来大开言路,如果言之有理,应该加以表彰奖赏,如果不妥那么留中处理就可以了。何况臣等没有才能,备员台辅之职,如果被罢免,这是进谏之人对朝廷有补益。”真宗感叹道:“您真是一位长者啊。”
一切报罢
李沆曾说:“处在重要的职位实在没有益处,朝廷内外官员所陈述的利害,都要上报,确定是批准还是不批准,用以报答国家。国家防备控制的措施,连细微的事都准备好,或者向众宣示他们的陈请,实行一件事,就要受到很多伤害。陆象先说:‘庸人扰之’就是这样。奸邪小人只图一时升官发财,哪里考虑到会虐害人民呢?”
喜读论语
李沆喜读《论语》,曾有人问他为何还要读这种早已读过的书,李沆说:“我是宰相,像《论语》中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思想,尚未得到施行。圣人的议论,可以终身诵读。”
兄弟友爱
李沆与几个弟弟友爱,尤其器重弟弟李维,二人闲日时相对宴饮清谈,未曾谈及朝政,也未曾问起家里的事。
丙寅三学士
李沆与王旦、钱若水都在丙寅(年、月、日或时)出生,一同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为“丙寅三学士”。
人物评价
总评
李沆作为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有“圣相”之美誉。史赞其为相“光明正大”,李贽在《藏书》中将其列为“忠诚大臣”,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他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这对于稳定宋初的内政外交、抑制奢侈、安定民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代评价
李炳: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赵光义:①李沆、宋湜,皆嘉士也。 ②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马亮: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
赵恒:①卿真长者矣。 ②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
王旦:李文靖真圣人也。
张咏:吾榜中得人最多,慎重有雅望,无如李文靖(李沆)。深沈有德,镇服天下,无如王公(王旦)。面折廷争,素有风采,无如寇公(寇准)。
杨亿:圣作物睹,帝赉元辅。如鼎三足,犹天八柱。翊宣大猷,康济庶务。兖职有阙,仲山是补。显允相国,光弼大君。谟明亮采,师古经文。道类矢直,政无丝棼。百工时乂,九流洞分。公德如风,孰不霍靡。公言如兰,人斯服媚。文成典谟,学探《象》《系》。呜呼!彼苍胡不慗遗?公心如秤,重轻诚悬。公道犹龙,钻仰弥坚。功熙帝载,识穷化源。哀哉哲人,胡不永年,它人蹄涔,可以揭厉。公陂万顷,涵泳无际。它人陒垣,殆见室家。公墙数仞,德音孔遐。公掌大钧,平章百揆。思职忧边,匪躬尽瘁。哲人其萎,二竖生沴。桃茢临丧,礼优賵襚。公辅大政,高朗令终。易名赠秩,褒德显庸。十世犹宥,九原启封。卤簿赐葬,都城辍舂。
利瓦伊:往以硕望,宾于东朝;洎翊天飞,首登宰府。咸平之治,实着嘉谋。以方正端朝,以严重镇俗。始终待遇,冠于一时。
司马光: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欧阳修:宰相没二十年,能使人主追信其言,以何道?
苏轼:陈执中俗吏耳,特以至公,犹能取信主上,如李公才识而济之无心邪?
刘安世:①本朝名相固多矣,然最得大臣体者,惟李沆丞相。 ②沆在政府,无补报国,惟四方所上利害,一切不行耳……此大似失言,然有深意。且祖宗之时,经变多矣。故所立法度,极是稳便。正如老医看病极多,故用药不至孟浪杀人。且其法度不无小害,但其利多耳。后人不知,遂欲轻改,此其害纷纷也。
胡安国:李文靖淡然无欲,王沂公(王曾)俨然不动,资禀既如此,又济之以学,故是八九分地位人也。
叶梦得:李文靖公沆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尤不乐人论说短长附己。
王称:李沆、王旦相继相章圣(宋真宗),君臣俱欲无为,上则阴阳和风雨时,下则水土平草木茂,外则便鄙不耸,内则比屋可封,真得宰相之职矣,而沆犹日奏水旱盗贼之事,以防人主侈心,其先识远虑盖如此。
王十朋: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于列圣,守我宋之家法者也。先正大臣,若范质、赵普之徒,相与造我宋之家法者也。在真宗时,有若李沆、王旦、寇准。在仁宗时,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与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陈亮:夫人心之不可惰,兵威之不可废,故虽成、康太平,犹有所谓四征不庭、张皇六师者,此李沆所以深不愿真宗皇帝之与辽和亲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