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赵括只是其中之一

复制
趣历史

2024-12-02 16:00:32

55

长平 之战 赵国战 败的 原因 是什么 赵括 只是 其中之一

  还不知道:赵国战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在赵国长平一带发起一场事关两国国运的大战,此战秦国主攻,赵国主防,双方投入兵力将近数百万,在长平整整对峙了三年,最终赵国战败,秦国坑杀了赵国四十五万降卒,这直接导致了后来东方六国再也无法抗击秦国了。

image.png

  此战的起因是秦国攻打韩国,并且占领了韩国野王地区,切断了韩国本土与上党郡的联系,于是韩国上党郡太守用计将上党郡送与赵国,最终赵国接受了上党郡,引起了秦国的极大不满,便出兵伐赵。

  而在此战之中,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就是秦赵两国共同换将,秦国启用白起而胜利,赵国启用赵括而失败,白起用计佯装战败溃退,诱使赵括乘胜追击,白起乘机派军断起后路,同时又切断赵军粮道,赵军只得就地修建堡垒进行防御,以待救援。

image.png

  最终赵军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只得亲率精锐突围,却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因为主帅战死,便投降了秦军,最终被白起用欺骗的手段全部坑杀。

  纵观整场战争,赵括贸然出兵,最终使得赵军落入秦军的包围圈当中,而且在第一时间被包围的情况下,并没有第一时间组织有效的突围和反攻,而是选择了固守待援,最终导致粮草缺乏,输了战争,所以从战术的角度来说,长平之战的战败,赵括负有最为直接的指挥责任。

image.png

  但是对于秦赵两国来说,长平之战是两国的战略大决战,如果仅仅认为是一人之力改变了战局,这样的看法是非常片面的。

  从整体的战略上来看,赵国因为其在战略上的错误而导致了长平之战的失败,首先就整体国力来说,秦国胜于赵国,所以赵国贪图上党之地,将战火直接烧到了正在积蓄力量的赵国门口,这是它的第一个战略错误选择。

image.png

  其次,赵国以暴烈闻名于世,在秦国独大之时,不愿与他国结盟抗秦,反而三番五次的贪图齐魏城池土地,这直接导致了三年长平对峙,秦国能过从四川盆地源源不断的送粮食过来,而赵国千万齐魏购买粮食,却没有国家愿意卖给它。

  其三,赵国君主优柔寡断,战争初期不利,原本有机会派人前去议和,却又出尔反尔,反而失信于天下诸国,直接导致了赵国的处境更加的孤立。

  最后,赵国军队以野战而闻名于天下,被迫服从于战略进行防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赵军的战斗力。

  总而言之,长平之战,赵国一定程度上是有胜利的可能性的,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错失了机会,而赵括本身也是负有最为直接的责任,但是本不是说仅仅是因为他一个人便改变了整个战局,因为大型的战争本身便是综合国力的对抗,所以从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国便处在劣势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