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长平之战中赵军节节败退,为何不向其他国家求助呢?

长平之战中赵军节节败退,为何不向其他国家求助呢?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长平之战经过三个月的拉锯战,赵军被迫步步后撤至丹朱岭上的百里石长城防线,秦赵双方军队陷入僵持局面。而面对不利的战局,赵孝成王为何不向其他诸侯国求援,而是要单方面遣使向秦国求和呢?

  当秦赵两军在长平之战中陷入僵持局面时,一个显著的问题便跃然浮出水面,那便是双方大军的粮食供应问题。在赵孝成王的最初判断中,长平战场距离秦国都城咸阳有500公里之远,而距离赵国都城邯郸却只有不到100公里。按照当时的运输能力和路况,远道而来的秦军是经不起长期对峙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对于每天堆积如山的粮食消耗,赵国却首先吃不消了。

  秦国自从攻占了巴,蜀地区之后,便占据了天下的粮仓。况且秦国历来重视农业发展,是农耕大国,有着雄厚的粮食储备。而赵国人,却不善农事,更善于从事手工制造和商业,在和平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固然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战争时期农业的发达更能体现优势。

  后勤供应与军事上的双重压力,让刚刚二十出头的赵孝成王异常烦恼。他找来大臣楼昌和虞卿商议,并且提出想亲自领兵与秦国决战。“军战不胜,寡人欲亲自领兵与秦一战,何如”?楼昌答曰:“不可,不如发特使与秦求和”。虞卿答曰:“楼昌所言以为不和,则军必破也。若如此,则主动在秦”。

  虞卿认为在目前秦军占优势的条件下去谈,主动权是在秦国。况且秦军此番前来的目的,并非只是为攻取上党郡,而是为了彻底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是不会和谈的。因此他建议应该派出使臣到魏国和楚国去求援。虽然秦军很强大,但对于三国的这种联合,还是很顾虑的。

  作为一个成大事者,尤其是一国之君,要能沉得住气,尤其是用人要不疑,在这两个方面赵孝成王都有所缺失。他起用了廉颇,最后却又动摇,说明此时他对廉颇的信心已经不足。如果赵国向另外几个国家派出使节,实际上便能造成了一种假象。就是这几个国家准备联手对抗秦国,这样秦国反而会惶惶不安。然而赵孝成王却最终选择了向秦国求和,这又是为何呢?

image.png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长平之战开始时,年轻的赵孝成王年龄刚过二十岁。长平之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经让这位年轻的君王,有点无法承受。亲政不满三年的他,缺少险中求胜的耐心和决心。此时的长平战场上,赵军已经丧失了上党郡的全部土地。对于赵孝成王来说,赵国已经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意义。尽快的从战争泥潭中脱身,便成了当务之急。

  其次,还有一个客观因素。战国时期,交通状况很不容乐观。使者乘坐的双轮马车,即便在道路状况十分通顺的情况下,也只能达到每小时10公里。长途跋涉,为确保马匹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天也只能行进80公里。从赵国都城邯郸出发,到楚魏两国都城将近1000公里。一路上还需要翻山过江,绕道而行。

  如果赵孝成王听从虞卿的建议,分别出使楚魏两国。光是耗在路上的时间,单程就需要半个月以上。再加上与两国谈判和交涉的过程,整个行程必定超过一个月。即便两国同意出兵援助,几十万援兵,从集结到抵到长平,最少还得一个多月。这样算下来,就得三个月的时间,这样漫长的等待,对于赵国的后勤供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更何况,如果楚魏不愿出兵相助,那时再去与秦国和谈,必定对自己更加不利。而派使者直接去秦国求和,虽然也免不了旅途奔波,却能得到最直接的结果。如果秦国同意议和当然最好,战争自然不用再打下去。即便秦国不愿议和,自己再派使者去向楚魏求援,也还来得及。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赵孝成王做出了向秦国求和的决定。

image.png

  相较于年轻的赵孝成王来说,年过六十,执掌秦国已达五十年的秦昭襄王的政治经验显然更加丰富。老谋深算的他立即用最高的礼仪接待了赵使,却久久不予和谈,致使和谈最终不了了之。他这种高超的“政治表演”彻底了麻痹了其他诸侯国,使赵国失去了所有的外援。(各国都有使节常驻秦国,大家认为秦赵已经和谈,都不愿此时出兵援赵,开罪秦国。)年轻的赵孝成王终于为自己草率的决定付出了代价,也预示了长平战场上赵国将士的最终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汉中之战曹操占据优势地形,为何最后却失败了呢?

汉中之战曹操占据优势地形,为何最后却失败了呢?
  汉中的重要性不比荆州差,刘备失去荆州还能生存,只是生存的艰难些;若是丢了汉中,蜀国相当于腹地对曹操打开,曹操随时就可以由汉中长驱直入攻打成都。汉中市魏蜀必争的地方,魏国占领后随时可以奇袭蜀汉老窝;而蜀国占领汉中,汉中则成为蜀国抵御曹操的第一道屏障。  刘备打赢汉中之战的关键就是夏侯渊犯了致命错误,因为汉中之战从217开始,一直打到219年正月,刘备都没有取得任何胜利,对于坚守险隘的曹军一点办法...

漠南之战:霍去病被汉武帝以其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

漠南之战:霍去病被汉武帝以其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
  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三次派出十万大军,反击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右贤王部和伊稚斜的作战。此战拉开了汉朝大破胡虏的序幕。  战役过程  西汉收复河南地的第二年,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发兵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兵败降汉,汉武帝封其为涉安侯,不久死于汉。  伊稚斜单于即位后,对西汉边郡进行了更加频繁的袭扰。  武帝元朔三年(公...

关于赤壁之战的全过程是什么?孙刘联军都用了什么计谋?

关于赤壁之战的全过程是什么?孙刘联军都用了什么计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赤壁之战全过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迎降之议  这时,曹操写信给孙权说:“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孙权把这封书信给部属们看,他们无不惊惶失色。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豺狼虎豹,挟持天子以征讨四方,动不动就用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今天我们如果进行抗拒,就更显...

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掉廉颇,最后战争会胜利吗?

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掉廉颇,最后战争会胜利吗?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虽有小败,但之后全力防守,秦国进攻受阻,秦国无奈,祭出离间计,而赵王中计,临阵换将,撤下廉颇,换上赵括,导致惨败。  那么如果赵国没有中计,还是继续用廉颇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个人认为廉颇胜不了白起,但白起也很难打败廉颇,因为廉颇采用的是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术,就算是战神也没辙,所以大概率是消耗战,最后秦国退兵。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长平之战的背景  当时秦国攻...

襄樊之战于禁大败,为何曹仁却见死不救呢?

襄樊之战于禁大败,为何曹仁却见死不救呢?
  在汉末三国时期,水淹七军,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一方面,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水淹七军反映了关羽的勇武,指挥作战能力也很强,进行了决堤蓄水。  另一方面,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并没有决堤水攻,之所以能够淹没于禁率领的七郡,是因为霖雨导致了自然水灾,使得于禁等人被水灾困住。关羽趁机乘船而攻,于禁等人投降。值得注意的是,曹魏五子...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汉中之战曹操占据优势地形,为何最后却失败了呢?
  • 漠南之战:霍去病被汉武帝以其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
  • 关于赤壁之战的全过程是什么?孙刘联军都用了什么计谋?
  • 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掉廉颇,最后战争会胜利吗?
  • 襄樊之战于禁大败,为何曹仁却见死不救呢?
  • 三藩之乱中的建昌之战是什么结果?这一战对清朝有什么意义?
  • 通过武举考试的郭子仪,他是怎么平定安史之乱的?
  • 隋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隋王朝,最后却被李渊抢走胜利果实
  • 明朝统一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战消灭了哪些政权?
  • 朱棣一共有几次御驾亲征?亲率大军征讨瓦剌部的结果如何?
  • 薛仁贵征东是怎么回事?历史上是如何记载这一场战役的?
  • 泓水之战:宋襄公太过于理想化,在这一战中重伤不治而亡
  • 古代战争有哪些“规矩”?会不会出现误伤友军呢?
  • 龙湾战役:朱元璋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威胁最大的陈友谅
  • 刘备为何汉中之战中派老将黄忠呢?他有哪些考量?
  • 赤壁之战中如果曹操死掉的话,对三国格局有哪些影响?
  • 夷陵之战刘备如果获胜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 历史上发生过上方谷之战吗?上方谷大雨是因诸葛亮泄露天机?
  •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真的是因为他无能吗?
  • 汉朝时期为何会爆发"七国之乱"?御史大夫晁错推行"削藩令"
  • 淝水之战时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强大的前秦会失败?
  • 长平之战中赵军节节败退,为何不向其他国家求助呢?
  • 赤壁之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那么多 东吴联盟为何会选择背水一战
  • 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其过程又是如何?
  • 虎牢之战:李世民被特设天策上将,间接导致了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