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关羽有没有被过誉了

复制
趣历史

2024-11-25 20:02:09

36

历史上 关羽 什么样 有被 过誉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关羽,是否被过誉了,真实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不谈《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关公在华人文化中的地位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被树立起来的。以正史为依据,评价一位名将的唯一标准就是战绩。特别是在战略层面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关羽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战绩。

image.png

  襄樊战役,前期高歌猛进,水淹七军,后期被偷袭败亡,丢了荆州。威震华夏更多的是一种修辞,真有威震华夏的本事,怎么不能帮君主一统天下。

  举个例子,你是老板,你手下有个非常牛的营销总监坐镇你最核心的业务区域。业绩做的不错,有一次他在区域内大胆变革,整顿渠道,重新确定产品序列的销售策略,初期卖的挺好,后来在两家主要竞争对手的联合反击下,一败涂地,导致核心区域市场份额尽失。搞得你公司整体陷入困境。这种手下,你会把他当人才?

  首先,谁人不知道诸如吴起、韩信、卫青、霍去病这些名将比关羽更有功绩?可后人供奉关公,并不是因为他的功绩。

  世人所追崇的是他身上超越时代的“忠义”二字。

  东汉末年春秋战国之风尚存,士人的第一追求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当时的思想下,臣子忠于君主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君主要对臣子有礼,要给臣子提供实现志向的环境,否则臣子对于君主就不必忠心。此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一种双方平等的合作关系。

image.png

  吴起身为卫国人先后投身鲁国、魏国、楚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孔子周游列国来传播自己的思想;韩信在项羽麾下不受重用,转投刘邦立下丰功伟业。

  汉末三国,朝廷已是破败不堪,诸侯割据,处于一个封建制度反动的时期,士人不忠于皇帝,只忠于有能力的诸侯。关羽却是当时的一个异类,因为他无条件忠于刘备,忠于汉室(刘备打出的旗号就是光复汉室)。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被曹操击败,仓皇出逃投奔袁绍,关羽被俘,成为曹操的座上宾。曹操对于关羽可谓是礼遇有加,未曾建功便封为偏将军,阵斩颜良之后,更是直接加爵为候。曹操的国士之礼也不能抹灭关羽对刘备的忠心,斩颜良报恩后他挂印而去,回到当时丧家犬般的刘备麾下。此等行径可谓忠义两全!从古至今,能做到像关公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威震华夏后的兵败身死,更是给这份忠义添了一份悲壮的浪漫主义色彩。

  之后朝代更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央集权压过封建制,最高统治者对于臣子的“忠”便有了更高的要求。君臣关系由双方平等的合作关系向着臣子无条件忠于皇帝的方向推进。

image.png

  关羽就是皇帝给臣子们树立的一个标杆

  追捧关羽的潜台词就是:你们都要无条件地忠于我(皇帝),像关羽一样的人跟我吃香喝辣,做不到的人哪凉快哪待着去。这种追捧与关羽的功绩是关系不大的,因为对最高统治者而言,臣子的排在第一的品质从来都不是“能力”,而是“忠诚”。

  时至今日,关公已然位列仙班,在新时代关公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老板拜关公希望员工能够忠于公司;黑道大哥拜关公希望小弟能替自己挡刀;百姓拜关公希望忠义勇武的关老爷能多多保佑。

  至于关公的形象,真的是被《三国演义》树立起来的吗?我认为这样说是本末倒置的。三国演义成书时间在元末明初,而关羽在北宋末年便已被追封公爵,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明令拜关公,并立关帝庙。不是《三国演义》影响舆论,而是环境、舆论为此书提供了创作、流传的土壤。

  再说“威震华夏”,很多人之所以感到这个词有些夸张,是因为当今“华夏”一词涵盖的范围远比汉末三国时期要广。当时的华夏仅泛指以长安、洛阳一带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image.png

  太祖将伐刘表,问(荀)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荀彧此话说在曹操进军荆州前,当时的曹操刚刚统一北方,可见当时的“华夏”与现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襄樊之战,关羽之势令曹操动了迁都的心思,说一句“威震华夏”真的不过分。最后以开头所说的销售总监举例,这个销售总监能力出众,为公司开拓了大半的市场,但是他时刻想着跳槽,甚至找准机会还要自立山头,您说这样的员工老板想要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