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夷陵大败后,诸葛亮为什么要说“法孝直若在”这样的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夷陵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汉末三国的三大战略决战之一,失败的蜀汉损失惨重,基本上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在得知刘备惨败之后,留守成都的诸葛亮感叹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那么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为什么会说“法孝直若在”这样的话呢?
刘备入川之后,蜀汉集团基本上形成了以荆州士人为主、东州士人为辅,压制益州士人的格局。荆州士人的代表当然是诸葛亮,而东州士人的代表便是法正,所谓以“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
由于各种原因,刘备在入川之后更信任法正,基本上形成了诸葛亮总管后方政务,法正跟随刘备出谋划策的工作分配。而法正确实才华出众,在刘备攻取汉中时立了大功,连曹操都觉得法正是奇才。
正因如此,刘备对法正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但可惜的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因病去世。而没了法正这个“谋主”,刘备晚年的错误也是越来越多,最终引发了让蜀汉大伤元气的夷陵之战。
所以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便感叹如果法正还活着,对其言听计从的刘备没准就不会发动夷陵之战。就算发动大战,有法正这位才华横溢的“谋主”跟随从征,刘备也不会输得那么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