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雍正为什么要在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详解其深意

雍正为什么要在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详解其深意

  很多人疑惑雍正为什么要在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其实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雍正吸取了九子夺嫡的教训独创了一式两份遗诏的秘密立储制度。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下半年,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去世,雍正共计在位十三年,而短短的十三年时间,在他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国库比他老爹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时留给他的财富多了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雍正用了十三年时间留给儿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财富比当初他老爹康熙留给他的财富还多了三分之一。

  乾隆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幸运的皇帝,他不仅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而他实际执政时间长达63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不仅最长寿和实际执政时间最长,乾隆还能接手到富庶的大清江山,而他的幸运与他的老爹雍正的改革和勤政密不可分,而且更与雍正临终前独创的两道遗诏让他坐稳了63年江山有很大关系。

图片.png

  都知道雍正的老爹康熙皇帝号称千古一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智除权臣鳌拜、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征服蒙古准噶尔部,缔造出了“康熙盛世”。

  但是康熙如此英明,晚年也不免陷入到了诸子争位的困扰之中,而雍正正是通过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激烈纷争才在最后登上了皇位,因此雍正在继位之后就思索着如何避免诸子争位的事情再度重演,于是雍正就独创出了秘密立储制度。

  所谓秘密立储就是区别于明立皇太子为皇储的制度,明立皇太子确定了皇位继承人,但是很容易引起其他儿子的垂涎,毕竟皇太子只能有一人,皇子们肯定会有图谋争位,历史上这种事情上演过很多次。

  因此雍正设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就是不再明立皇太子,雍正继位之后就把心目中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入密旨中,然后将密旨一式两份,一份秘密放入匣内,再将匣子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另一份则由皇帝随身秘密收藏。将来皇帝去世后,大臣们找到这两份密旨一核对,那么新皇帝就具备了继位的合法性了。

  这是雍正吸取了自己那一辈人的九子夺嫡的教训独创出的制度,这个制度此后也一直被清朝后世历代皇帝所沿用。

  雍正一生有十个儿子,不过他的儿子们夭折率很高,最后活到长大成人结婚的只有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即乾隆、皇五子弘昼以及皇六子弘曕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中除了弘曕是雍正晚年所生的老来子之外,其余三个儿子在雍正继位时都已经岁数不小了,也都可以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了。

  但是雍正这三个年长的儿子中,老三弘时生性率直没有太多的城府,与雍正的性格十分不和,加上他还与雍正的政敌弟弟老八胤禩关系亲密,因此不被雍正所喜爱,他虽然年长,在雍正继位之后却直接被排除在了皇位继承人之外。

  老五弘昼虽然天资聪颖,但是为人散漫,做事不拘礼法,颇为任性,这种人也不适合成为皇位继承人,因此雍正在考虑皇位继承人时也把他排除了。

  这样一来雍正继位后三个年长的儿子中只剩下老四弘历即乾隆可以选了,乾隆虽然年少却颇为持重,性格也很有城府,在这方面与雍正十分相似。再加上乾隆在康熙时期就受到了康熙的喜爱,被康熙接入宫廷抚育,因此雍正继位之后立刻就秘密写好了乾隆的名字,并将密旨一式两份分别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和自己的寝宫中。

  雍正除了传位继承人的密旨之外,他还写好了一道遗诏。不过雍正的遗诏可是在他去世五年前就写好了。

  雍正八年(1730年)时,雍正最为喜爱和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去世,在胤祥去世后雍正十分悲痛,为此伤了身体,这一年的年底冬天,雍正感染了重病,差点病重去世,雍正也是在这时期就写好了遗诏。

  而雍正在写好遗诏之后,还特意召见了王公重臣,对他们交代后事,并交代了遗诏中的部分内容,还叮嘱王公重臣在他去世后要取得“正大光明”匾后面的传位密旨和他屋中所藏密旨核对即为皇位继承人。

  这一次在历史上被称为雍正面谕遗诏,在遗诏中雍正称:朕夙夜忧勤,惟体圣祖之心以为心,法圣祖之政以为政。因见人情浇薄、官吏徇私,罔知改省,不得不惩治以戒将来。故有从前条例本严而改易从宽者,乃原议未协,朕与廷臣悉心酌定,可垂永久。有从前本宽而改易从严者,本欲俟诸弊革除之后,酌复旧章。

  雍正的这个意思就是他认为自己执政过于严苛,希望将来的继承人能继续延续康熙的宽仁之政。

  这也是后来为何乾隆在继位之后推翻了很多雍正制定的政策和改革措施,后世很多人都认为乾隆对雍正是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并非乾隆否定雍正,而是雍正自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会在遗诏中让继承人在未来做出改变。

  可以说雍正独创的秘密立储制度让乾隆可以顺利平稳且没有波澜纷争的继位,这一点要比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的惨剧强多了。

  雍正在遗诏中给乾隆安排好了未来的方向和路线,同时秘密立储也让乾隆高枕无忧

  当然,雍正八年时那只是雍正担心自己挺不过去,召集王公重臣披露了部分遗诏的内容,而雍正后来熬了过去,又多活了五年,所以直到雍正去世后,他的遗诏内容才全部被公布出来。

  王公重臣们也是在雍正去世后按照他的交代,找到了一式两份的秘密立储诏书,核验之后才确定拥立乾隆继位。

  而雍正真正的遗诏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反省自身执政过于严苛,也就是与雍正八年的面谕遗诏中的部分内容相似;第二部分是为继任者明确大致的未来发展方向;第三部分就是公布继承人为乾隆,并对乾隆进行评价;第四部分就是对核心权力层的人事安排。

图片.png

  先说雍正遗诏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这里面的内容与雍正八年的面谕遗诏中的内容大致相似,雍正主要是认识到自己执政过于严苛,反而不利于发展,因此他在遗诏中明确提出不希望继承人继续按照自己的路线走,而是改变执政风格,把严苛改为宽仁,并且能改变自己制定的政策弊端,可以说在这两部分中雍正给继承人制定了未来的大致发展方向和路线。

  所以乾隆继位之后以祖父康熙的宽仁执政风格自我标榜,实际上是遵照雍正的遗愿,而且乾隆继位之后在雍正新政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利弊,修改了雍正新政中政策弊端,看似乾隆推翻了雍正的政策,其实这都是雍正在遗诏中要求乾隆之所为。因此乾隆执政初期朝政焕然一新,这也是乾隆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能在雍正的基础上进行革新。

  现代网络中很多人都认为乾隆是一个保守的守旧派君王,甚至有些人为了吹捧雍正,把雍正新政无限拔高,然后对乾隆擅自改变雍正新政进行抨击,更有甚者称清朝之衰亡就是乾隆擅自改变雍正新政所导致。

  实际历史上并非如此,乾隆确实是一位封建保守的君王,但他老爹雍正比他也没好哪去,在历史上雍正新政的弊端其实有很多,雍正晚年已经认识到了弊端,只是他没有精力再进行更改,所以才会在遗诏中要求继任者能革新他的政策。

  凭良心说,即便乾隆不改变雍正新政的政策,也阻止不了清朝的衰败,清朝衰败的本身在于制度和封建保守的思想上。虽然雍正的思想比较开明,能因时改变和制定国策,但他本人也并不是类似于日本明治天皇那样敢大刀阔斧改弦更张的人,他的雍正新政归根到底还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制度和思想,所以清朝中后期的衰败与乾隆改不改变雍正新政的政策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乾隆在继位之后否定雍正的很多政策,并非是否定雍正本人,恰恰相反,他反而是在遵照雍正的遗诏做事。

  第三部分就是宣布了皇位继承人为乾隆并对其进行评价,在雍正遗诏中对乾隆的评价其实非常高,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乾隆后来为了美化自己加进去的部分,不过不管怎么说,也许乾隆不是雍正最理想的接班人,但他绝对是雍正当时唯一可选的接班人。

  雍正遗诏的最后一部分就是对权力核心阶层的人事安排,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光靠乾隆自己肯定是不行的,雍正悉心的给乾隆挑选了四位辅政大臣。雍正给乾隆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胤禄、第十七子果亲王胤礼、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四人。

  在遗诏中雍正评价胤禄是谨慎宽和,不至于犯错。评价胤礼是德才兼备,忠直坦诚,是治国的好帮手,但是胤礼身体虚弱,希望乾隆一定要善待胤礼,不要让他过于操劳。评价张廷玉和鄂尔泰都是忠于职守,才识具优,是国之栋梁,并让二人死后升附太庙。在这四位辅政大臣中雍正对十七弟胤礼评价最高,认为他们四人足以辅佐青年乾隆平稳开头。

  从历史上看雍正挑选的这四位辅政大臣还真都不错,比顺治留给幼年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强多了。但是雍正忽略了一点,乾隆继位时已经25岁了,正是青年有为之时,乾隆需要的是乾纲独断,并非任人摆布,雍正留下来的四位辅政大臣实际上对乾隆的帮助只限于他登基的前三年而已。

  在乾隆登基的前三年中,他在四位辅政大臣的辅佐下逐渐熟悉政务,已经完全可以独掌乾坤了,这时候皇权与辅臣之间的权力矛盾就凸显出来了。标志就是在乾隆三年(1738年)胤礼去世。

  胤礼由于操劳国事,年仅42岁就英年早逝。随着胤礼去世,辅政大臣中以胤禄最为尊崇,乾隆对这位皇叔是十分猜忌,不久之后乾隆就借着康熙的废太子胤礽长子弘晳逆案把胤禄牵扯进来,很快胤禄被罢免了一切职务,命其在家闭门思过。

  随着胤礼早逝和胤禄被罢官,鄂尔泰和张廷玉也感到了不妙,鄂尔泰主动以年老多病为由告老退休,张廷玉则主动上交了权力,不再过分插手朝政。但是鄂尔泰死后受到乾隆清算,其子侄基本都被流放,张廷玉则更惨,由于他活的寿命长,乾隆在他晚年将他罢官抄家,导致他晚年在老家安徽桐城孤独去世。

  雍正给乾隆安排的四位辅政大臣真正起作用的也只有前三年,随着胤礼英年早逝,就注定了乾隆要开始挨个卸磨杀驴了,毕竟乾隆是青年有为的皇帝,他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心腹重臣,而不是沿用这些雍正的心腹重臣。

  所以雍正遗诏最精华的部分就是雍正对乾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线进行了规划,是雍正期望乾隆不要效仿自己,而是走宽仁路线并能对雍正新政进行革新利弊。

  也正是雍正给乾隆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路线才让他在继位之初就开了一个好头,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把头开好了乾隆接下来就很顺利了,因此雍正可谓是为儿子操心不已,在最后还要为他继位再送一程。

  雍正除了在遗诏中给乾隆规划了皇帝之路让他开了好头才能坐稳了江山,还有对乾隆最大的帮助就是雍正独创的秘密立储制度。

  要知道乾隆一生共生育有十七个儿子,虽然不及祖父康熙的子嗣多,但是乾隆也是清朝历史上儿子数量第二高的皇帝,有这么多儿子,但乾隆却从未有过像康熙晚年诸子争位那样的困扰,就因为他继承了老爹雍正的秘密立储制度,这才使得乾隆在执政时期没有出现诸子争位的事情,免去了很多烦恼,也让乾隆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皇帝,稳坐63年江山。

图片.png

  写在最后

  所以雍正临终前留下两份密旨的深意就是让乾隆合法继位,还避免了诸子争位的事情出现,省去了很多烦恼。同时雍正还给乾隆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雍正在位时期以严苛压制了人心,乾隆继位之后以宽仁又凝聚人心,一严一宽就使得清朝上下整体更加团结,这样也让乾隆在继位初期开了一个好头。

  开了好头,只要乾隆继续认真负责,那么盛世江山就信手而来了,所以乾隆初期和中期在老爹雍正打下的基础上开创出了“乾隆盛世”。

  因此乾隆是幸运的皇帝,他的老爹雍正一生勤政,在位十三年从来没有外出巡游过,要知道雍正自继位之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算是圆明园了,什么避暑山庄、巡幸江南这都是在雍正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雍正用十三年勤政给儿子乾隆奠定了盛世江山的基础,即便到了人生的最后他还依然把乾隆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说乾隆能稳坐63年盛世江山与雍正的勤恳和良苦用心密不可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高平陵之变曹爽是因为怕死才交出兵权的吗 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高平陵之变曹爽是因为怕死才交出兵权的吗 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高平陵政变中,曹爽为何心甘情愿交出兵权,真的是因为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爽必胜无疑,但是会牺牲曹魏天子的威望,这是身为宗室的曹爽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大臣担保的情况下,曹爽听信了司马懿的洛水之誓,才成就了千古笑柄。  司马懿巅峰时期也比不过曹爽最落魄时期  公元249年,少帝曹芳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  司马懿...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新唐书·本纪·卷八·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记载:“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也。母曰孝明皇太后郑氏。始封光王。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惠。会昌六年,武宗疾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光王为皇太叔。三月甲子, 即皇帝位于柩前。四月乙亥,始听政。尊母为皇太后。”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忱并非是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  李忱,唐朝第...

曹操当初提拔的人才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在司马懿夺取时站出来

曹操当初提拔的人才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在司马懿夺取时站出来
  曹操提拔了那么多忠臣良将,为何司马懿夺权时,没人站出来尽忠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事实上,当司马懿夺权时,之所以无人站出来反对,之所以无人为曹家尽忠,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高平陵之变  魏明帝曹睿临死前,留下了两个托孤大臣,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不过虽然曹爽和司马懿名为共同辅政,但曹爽的权力其实比司马懿大得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两人的竞争前期,司马懿一直...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坎坷?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坎坷?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史书、民间和历史研究者都公认的完人,也是宋朝三百年历史中,唯一的操守和品行被所有人认可的人,他就是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的北宋名臣范仲淹。  《宋史·范仲淹列传》在最后对他的评语中,也追捧得相当高,但在历史上,范仲淹做人相当成功,成为一代道德楷模,可做官却比较失败,...

武则天坐上皇帝后有“三千男宠” 武则天为何迟迟没有怀孕

武则天坐上皇帝后有“三千男宠” 武则天为何迟迟没有怀孕
  武则天守寡22年,豢养“三千男宠”近十年,为何却迟迟未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谈及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贯穿两千余年封建王朝历史出现过的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自然稳居第一。  女皇登基前后的后宫生活都精彩非凡,称帝前她历经太宗、高宗二帝,是为后宫三千佳丽其中一员;荣登帝位后,女皇成了被三宫六院的男宠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无论生...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高平陵之变曹爽是因为怕死才交出兵权的吗 实际上到底是什么样的
  •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为什么能成为其皇位继承人?
  • 曹操当初提拔的人才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在司马懿夺取时站出来
  • 范仲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经历了哪些坎坷?
  • 武则天坐上皇帝后有“三千男宠” 武则天为何迟迟没有怀孕
  •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 司马家族都有谁参与了
  • 高阳公主作为李治的妹妹 李治为何要赐死她
  • 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 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
  • 赤壁之战蒋干坑了曹操两次 蒋干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关羽在败走麦城之后 关羽手下的谋士和武将又是什么结局
  • 王镇恶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 薛仁贵是什么出身?他被流放是因为什么?
  •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秦惠文王为何对他赶尽杀绝
  • 诸葛恪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
  • 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 秦惠文王刚继位为何就处死商鞅
  • 赵元佐被贬为庶人是因为什么事情?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代王王后身为汉文帝的发妻,为何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
  • 孙权基本熬死了所有对手 孙权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 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去守街亭 马谡兵败时诸葛亮在做什么
  • 张裔为何会在东吴流亡三年之久?发生了什么?
  • 向宠在蜀汉是什么地位?他一生有何作为?
  • 诸葛亮和张飞都是乡候 关羽为什么只是亭候
  • 商鞅在三次试探秦孝公后 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霸道治国
  • 汉武帝刚登基不久 窦太后为什么就要废除汉武帝另立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