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语 趣历史 节日文化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织锦是怎样制作的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织锦是怎样制作的

  景颇族织锦多以自捻棉、麻、羊毛线为原材料,经自然印染(深蓝、红两色)初步加工后成型作织锦原料。机杼由“工”字型主线支架、皮制腰带(系于腰间用于勒紧织线、便于操作)、数对梭子、两只相同的竹竿、梭镖(形似古代青铜剑,用于压线)、线轴、底杠组成,所有部件均为竹或木制。

  制作时将线纵向排布于主线支架上,制作时坐于席上,由较小的梭子完成横线布线及挑花等工作,最后由梭镖压紧、咬和。在织锦过程中4线成股及8线成股两种压线技法最为常用,根据织锦、图案种类大小排列组合,结合使用以制得各式图案,在必须时还可结合手工挑线成花,使图案更为精密、丰富。

4.jpeg

  而单线逐压则用于制作背带等部分。总而言之,景颇族织锦制作复杂、烦琐。

5.jpeg

  其原理类似于电视机成像原理:每一根纵横线交点就好比一个“像素”两种压线技法就像“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由此即可制得各种织锦产品,景颇族先民掌握有较高的手工纺织技术,从纺棉、绩麻、染色、架线到纺织,都具备一套成熟的工艺。

  传统织锦是用非常古老简陋的木、竹制土机(完全用竹木支起)进行数线、捡线、插线、穿梭挤线排列编织而成的,不仅费工费时,对纺织者的眼力也是十分“严峻”的考验。制作一条筒裙至少要一个月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节日文化

景颇族习俗 景颇族丧葬习俗简介

景颇族习俗 景颇族丧葬习俗简介
  老人去世,来送葬的人,男的扛着火药枪,走到死者寨子边先鸣一枪,到死者家门口又一个接一个地放一枪。女的用背箩背着米酒、大米及一只小鸡送给死者家。人死后,停尸在死者的房间。在堂屋里杀只小鸡,不拔毛就烧。到人吃饭时,把烧熟的小鸡连饭供在棺材旁边。堂屋里的火一直燃着,不能熄火,一些老人围着火塘守灵。第二天把水牛拴在鬼桩上,用一根长线把牛跟死者连起来,对死者说:“这头牛你牵走吧!”说完用斧头把牛杀死,砍...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民间舞蹈概况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民间舞蹈概况
 景颇族民间舞蹈动律主要体现在双膝的屈伸运动上,各种舞步都由双膝的屈伸来带动。双膝屈伸在不同的舞种中可分为快慢两种;一种节奏较慢,屈伸平缓有韧性,上身前俯后仰的幅度较大,如祭把丧葬舞格本歌、整歌。另一种是轻快而具弹性的屈伸,如刀舞、目脑纵歌,由于节奏加快,动作显得欢快灵捷,情趣也活跃欢腾。  景颇族不同支系的民间舞蹈整体风格动律较统一,男女老少皆宜的群众自娱性循环式的舞蹈有广泛的群众性。  鼓、铓...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的丧葬舞啥样

景颇族舞蹈 景颇族的丧葬舞啥样
  景颇族认为,丧舞金寨寨是本民族最原始的民间舞蹈,舞者全身赤裸,纹面绘身,动作粗犷,据说,保持这种原始装束,是为了要后人知道景颇族先民所经历过的原始时代。金寨寨的男性舞者装扮成一雌一雄,在舞场中自由奔走吼叫,以扭动胯部,做出性交动作,或模仿兽类的性行为,体现出浓郁的生殖崇拜意识。金寨寨的原始舞蹈特征,反映了景颇族还处于穴居时代,以树皮枝叶蔽体,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存手段的原始社会形态。  格本歌也是...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景颇族文化 景颇族舞蹈与音乐简介
  景颇族的舞蹈分为祭祀性、狩猎性、生产劳动性和欢庆性等五类。祭祀性舞蹈有"总戈"、"布滚戈"、"金再再"等,动作粗犷豪放,形象生动。狩猎性舞蹈有"龙东戈",军事性舞蹈有"向戈"(耍刀)、"串戈"、"以弯弯"等。生产劳动过程的舞蹈,步伐灵活,富于变化。欢庆性舞...

揭秘端午节起源的另一个传说 孝女曹娥投江

揭秘端午节起源的另一个传说 孝女曹娥投江
在浙江绍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传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寻找父亲。后来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因投江救父而亡就此传为神话。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历代帝王都曾对曹娥大事褒扬。很久以前,上虞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村里有个姓曹的渔夫。曹渔夫有个十四岁的女儿,叫曹娥,生得漂亮聪明,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女。这年五月初...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