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是谁?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成就?
复制2024-11-20 12:06:12
86
岑参是,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诗歌流派之一,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岑参,因而该诗派又称高岑诗派。
该诗派以描写边塞的战斗和生活为主题,抒发投笔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艰苦的从军生活和旖旎的边塞风光。不少边塞诗在开拓诗歌的表现题材,以及艺术上的创新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一)第一次从军边塞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这是杜甫对好友高适与岑参的评价。大意是我的好友高适与岑参两人,现在他们虽然落寞不得志,但他们和南朝梁的沈约和南朝宋的鲍照一样,是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大家,有出人头地的时机的。
岑参(约715-770年),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其家世比高适更为显赫,曾祖父岑文本曾任唐太宗朝宰相。伯祖父和堂伯父也当过宰相。岑参的父亲虽然担任过两任刺吏,但英年就早逝了。家道的中落,使岑参从小就立志振兴家族,光耀门楣的志向。
他五岁就开始读书学习,九岁开始提笔写文章。十五岁时在禽阳隐居,以便在清幽的环境中系统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天宝三年(744年),29岁时他考中进士,但入仕后仅得到一个参军的职位。唐代的参军官秩一般是八九品,也有七品的,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正、副处级干部。这么一个冷冰冰的低微官职,与他的远大理想差得牛鼻子远,在京城不咸不淡地干了四年,他就仗剑骑马,千里迢迢来到西域,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负责文书工作。
安西四镇节度使驻地在龟兹都城(今新疆库车地区)这里是大唐的西部边陲了,再往西行就是中亚诸国。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广袤的大漠、飞沙走石、雪原火山......启迪了他的创作灵感。但初次出塞,他还不太能适应充满艰辛的军旅生活,思乡之情也经常萦绕心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在西域待了两年后,岑参回到了长
(二)第二次从军边塞
度过了三年半官半隐的生活后,不甘心平淡过一辈子的岑参再度出塞,到北疆的安西北庭副都护封常清幕下效力,由于适应了苦寒的边塞生活,官职也有所升迁,总体来说情绪是高昂的,心情也比较明快。在这一时期他随军经过了火焰山,驰骋过辽阔的大草原,边塞瑰丽的景象,加之自己对从军生活的深切休验,使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极具特色的边塞诗。
第二次从军边塞期间,他有一些轶事流传至今。752年某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公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时,在军营中遇到一个放羊娃,这娃娃是个回鹘人,十分机智勇敢,在一次大风中救了唐军的十三个士兵,并且懂汉语。放羊娃的父亲是个文化人,早年是逃难来到此地的。听说诗人岑参来此,第二天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恳求岑参给孩子当老师。岑参同意收他为义子,并带他在身边教他。放羊娃的名字改为了“岑鹘”。
在岑参的认真教育下,通过几年刻苦的学习,岑鹘学到了不少知识,不仅精通回鹘语,而且精通汉语。岑参回京城赴任时,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岑鹘没有辜负岑参的一片苦心,勤奋努力,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培养了许多汉语和回鹘的翻译,在后来的高昌回鹘王国里,岑鹘有不少后代在王国做官。
在那遥远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有一片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里面有很多具有文物价值的随葬品。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糊在纸棺上的纸片,将纸棺罩在棺材上面是当地的风俗,糊纸棺所用纸,来源于平时用过的各种纸。那纸片上有着岑判官付马料钱的记录。当年岑参是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唯一姓岑的。在1000多年后,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无意发掘出来,这真是个奇迹!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封常清被召回京保卫长安,由于他没带兵回朝,只是临时招募兵马对付,缺乏战斗力,结果兵败被杀。失去依靠的岑参不得不离开边塞重回关内。后来在老朋友杜甫等人的帮助下,曾在朝廷当过谏官,但有奸臣当道,一直郁郁不得志。
(三)岑参诗歌赏析
岑参写诗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因此后人多并称二人为“高岑”。他的诗现存三百六十首。迄今有《岑嘉州集》七(或八)卷流传。《全唐诗》中编有其诗四卷。可惜的是《岑参集》十卷已失散。
岑参的边塞诗围绕边塞防卫,描述自然风光和生活,表达的情感蕴藏着深挚动人的家国之情。他笔下的一切,不管是月亮还是树花草无不带着缕缕的乡情:“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其《安馆中思长安》里,夸张的幻想使用传说中的缩地术,让远在天边的家现身在眼前。这些诗句道尽了将士们思乡之深
岑参的不少边塞诗因送别而作。因此体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真挚友情。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第二次出塞的岑参送别友人武判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结尾那几句,将那种目送朋友离开时依依不舍之情描绘得非常深切。岑参最擅长写“雪中情”。
另一首《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写道:在风雪中如何与君赠别啊,只有攀折青青的松枝来表示留别之情。以攀折松折来表示离别之情,表达了深厚的个人交情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