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

朗读lǔ sù

朗读ㄌㄨˇ ㄙㄨˋ

魯肅

鲁肃的意思

词语解释

鲁肃lǔ sù

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英文Lu Su;

国语辞典

鲁肃lǔ sù

人名。(西元173~217)​ 字子敬,东城人(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三国时名将,个性方正严谨,富而好施,长于文章,思虑深远,有过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议结合刘备来抵御曹操,并辅佐周瑜大败曹军,为孙权所器重,官拜奋武校尉,转横江将军。

网络解释

鲁肃lǔ sù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鲁肃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12

    鲁 [ lǔ ] 基本解释:①愚拙,蠢笨。例如愚~。粗~。~莽。 ②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③山东省的别称。 ④姓。 详细解释:形容词 1.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8

    肃 [ sù ] 基本解释:①恭敬。例如~立。~坐。~然。 ②严正,认真。例如严~。~静。~穆。整~。 ③躬身作揖,迎揖引进。例如~客。 ④萎缩。例如~杀。 详细解释:形容词 1.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鲁肃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