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衣

朗读bì yī

朗读ㄅㄧˋ ㄧ

鷩衣的意思

词语解释

鷩衣bì yī

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亦为侯伯命服。以鷩等七章为画饰,故称。其制始于周,后世因之。北周皇后受献茧时亦服此衣,唐代为二品官服,宋以后废。

网络解释

鷩衣bì yī

帝王享先公及飨射所用之服,又为侯伯命服,有华虫以下七章。华虫为雉、鷩、山雉。见《释名 · 释首饰》,取章首为义。鷩衣之冕七旒,谓之“鷩冕”。见《周礼 · 司服》引郑众。

鷩衣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22

    鷩 [ bì ] 基本解释:◎赤雉,即“锦鸡”:“背负~鸟之毛,服饰甚伟。” 详细解释:名词 1.锦鸡(金鸡)的别名。 英文 :golden pheasant; 引证 :鷩,赤雉也。从鸟,敝声。 —— ...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6

    衣 [ yī ] 详细解释:动词 1.穿衣。 英文 :wear; put on; 引证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 《韩非子·五蠹》 例如 :衣...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鷩衣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