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ó

毕罗

朗读bì luó

朗读ㄅㄧˋ ㄌㄨㄛˊ

畢羅

毕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毕罗bì luó

1.包罗;囊括。语出《诗 · 小雅 · 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于其飞乃毕掩而罗之。”

2.食品名。也作饆饠。

国语辞典

毕罗bì luó

一种面粉制食品。有馅,蒸熟可食,类似现今的包子。

例证唐 · 李匡义《资暇集 · 卷下 · 毕罗》:“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网络解释

毕罗bì luó

bì luó

(毕罗)

1.包罗;囊括。语出《诗 · 小雅 · 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毛 传:“於其飞乃毕掩而罗之。”《庄子 · 天下》:“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成玄英 疏:“包罗庶物,囊括宇内。”

2.食品名。也作饆饠。原指抓饭,后亦指饼类。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下:“毕罗者。蕃中 毕氏 、 罗氏, 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 宋 朱熹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诗:“霞觞政自夸真一,香钵何烦问毕罗。” 明 杨慎 《毕罗》:“《集韵》:‘毕罗,修食也。’按小说, 唐 宰相有樱笋厨,食之精者有樱桃饆饠。今北人呼为波波,南人讹为磨磨。”

3.唐代“毕罗”是盛行于南北各地的著名小吃,(内有馅能蒸而食之和烤而食之)也有人说是波斯传入的一种馒头(包子)。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时,毕罗就传入中国,唐代,毕罗品种较多,有“樱桃毕罗”“天花毕罗”“蟹黄毕罗”宋代有“太平毕罗”《太平圣惠方 · 食治》有面制包馅经炉烤的“猪肝毕罗”“羊肾毕罗”“羊肝毕罗”等。

xiè bì luó

蟹饆饠

1.把蟹肉和蟹黄塞在蟹壳内、涂上面粉制成的食品。又称芙蓉蟹,俗名蟹匣子。

毕罗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6

    毕 [ bì ] 基本解释:①完结。例如礼~。~业。~生。~力。 ②完全。例如~肖( xiào )(完全相象)。凶相~露。~其全力。 ③究竟,到底。例如~竟。 ④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⑤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 [更多解释]

  • 拼音luó 部首总笔画8

    罗 [ luó ] 基本解释:①捕鸟的网。例如~网。 ②张网捕捉。例如~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 ③搜集,招致,包括。例如~捕。~致(招请人才)。网~。包...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毕罗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