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

朗读fǎ dù

朗读ㄈㄚˇ ㄉㄨˋ

模范 法式 圭表

法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度fǎ dù

1.法律制度。

英文law;

2.规矩,行为的准则。

例如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 宋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 汉 · 贾谊《过秦论》

英文moral standard;

引证解释

法度fǎ dù

1.法令制度。

例证《书 · 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汉 · 贾谊 《<过秦论>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宋 · 吴曾 《能改斋漫录 · 记事一》:“仁宗皇帝 守成,皆遵先朝法度。”《醒世恒言 ·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南唐 · 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茅盾 《宿莽 · 大泽乡》:“始皇帝 宾天后,法度就乱了。”

2.特指度量衡制度。

例证《论语 · 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汉书 · 律历志上》:“审法度。”颜师古 注:“法度,丈尺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始皇 ﹞一法度衡石丈尺,徙天下豪杰於 咸阳,约十三万户。”

3.规范;规矩。

例证《管子 · 中匡》:“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何故也?”唐 ·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 子厚 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宋 ·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徐敦立 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清 · 钱泳 《履园丛话 · 碑帖 · 唐砖塔铭》:“可见古人用笔,一挑一趯,皆有法度可寻也。”徐迟 《牡丹》三:“一个女人有了她自己的爱情是犯了罪的。法度开始拘束她了。”

4.格式。

例证晋 · 挚虞 《会朝堂五辂制度议》:“诸车之合於法度可以示训者,则輅为名。”《三国演义》第一〇二回:“司马懿 见了木牛流马,必然仿我法度,一样製造。”

5.办法,方法。

例证《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 又问道:‘还有甚么法度害我?’”《水浒传》第七六回:“下官到彼,见机而作,自有法度。”

国语辞典

法度fǎ dù

1.法律和制度。

例证《书经 · 大禹谟》:“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三国演义 · 第九七回》:“魏国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

2.典型、模范。

例证《管子 · 中匡》:“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

3.法式。

例证《三国演义 · 第一〇二回》:“孔明曰:『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倣我法度,一样制造。那时我又有计策。』”

近义法式

4.方法。

例证《水浒传 · 第七四回》:“你休笑我!我自有法度教你们大笑一场。”元 · 戴善夫《风光好 · 第一折》:“我著金陵太守韩熙载看他一言一动,略有纤毫破绽,便报与我知道,自有制他的法度。”

网络解释

法度fǎ dù

法度:词语解释

法度:民国时期校长

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语出《尚书 · 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法度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8

    法 [ fǎ ] 基本解释:①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例如~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广 总笔画9

    度 [ dù ] 基本解释:①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例如尺~。刻~。~量衡。 ②事物所达到的境界。例如程~。高~。风~。 ③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例如角~。 ④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例如温~...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法度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