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zhǐ

行止

朗读xíng zhǐ

朗读ㄒㄧㄥˊ ㄓˇ

名词

去处 去向

行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行止xíng zhǐ

1.行动的踪迹。

例如行止难测。

英文whereabouts;

2.行动;活动。

英文act; move;

3.犹言一举一动。

例如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 —— 《三刻拍案惊奇》

英文behaviour; conduct;

引证解释

行止xíng zhǐ

1.行步止息,犹言动和定。

例证《孟子 · 梁惠王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后汉书 · 吕布传》:“卓(董卓 )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 布 自卫。”《隋书 · 南蛮传 · 真腊》:“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

2.偏指行动;活动。

例证《列子 · 天瑞》:“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这些时犹烦唇齿。听严城鼓已三挝,六街中少人行止。”

3.犹言一举一动。

例证晋 · 陶潜 《祭程氏妹文》:“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闺,可象可效。”明 · 陶宗仪 《辍耕录 · 鬼爷爷》:“元统 间, 杭州 盐仓 宋 · 监纳者,尝客大都,求功名不遂,甚至穷窘,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章四:“东京 人并非因为她( 李师师 )的性情乖张、行止独特,而是因为她也具有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弱点才把她捧红的。”

4.行踪。

例证唐 ·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 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会有以 瑨肃 行止言者,二公因连骑造门,请见其子。”巴金 《新生》一:“我们特地请他来和你商量关于你以后的行止。”

5.品行。

例证《旧唐书 · 韦贯之传》:“同列以 张仲素、段文昌 进名为学士,贯之阻之,以行止未正,不宜在内庭。”元 ·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今日却知老僧説的是, 张生 决不是那一等没行止的秀才。”《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一个秀才叫是 麻从吾,不要説那六府里边数他第一个没有行止,只怕古今以来的歪货,也只好是他第一了。”

国语辞典

行止xíng zhǐ

1.前进和停止。

例证《孟子 · 梁惠王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2.举动、态度。

例证晋 · 陶渊明〈祭程氏妹文〉:“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闰,可象可傚。”《红楼梦 · 第六十回》:“争奈五儿执意不从,虽未明言,却行止中已带出。”

3.往来的踪迹。

例证唐 · 杜甫 · 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别离同雨散,行止各云浮。”

近义去处

4.做主、做决定。

例证《二刻拍案惊奇 · 卷二〇》:“还要去贾廉访宅上,问问我家小姐与姐夫贾衙内才好行止。”

5.住址。

例证《五代史平话 · 汉史 · 卷上》:“店家为官司行下缉捉奸细,不许停留无行止单身之人。”

近义去处

网络解释

行止xíng zhǐ

行止,汉语词汇。

拼音:xíng zhǐ。

释义:1. 行动的踪迹。2.行动;活动等。

行止的单字字义

  • 拼音xíng 部首总笔画6

    行 [ xíng ] 基本解释:①走。例如~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远自迩。 ②出外时用的。例如~装。~箧。~李。 ③流通,传递。例如~销。风~一时。 ④从事。例如进~。 ... [更多解释]

  • 拼音zhǐ 部首总笔画4

    止 [ zhǐ ] 基本解释:①停住不动。例如~步。截~。 ②拦阻,使停住。例如~痛。禁~。 ③仅,只。例如~有此数。不~一回。 ④古同“趾”,脚;脚趾头。 详细解释:名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行止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