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犀

朗读tī xī

朗读ㄊㄧ ㄒㄧ

剔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剔犀tī xī

漆器名。

国语辞典

剔犀tī xī

一种漆雕的制法。首先用不同颜色的漆,以分层设色的方法涂在制好的胎骨上,然后在漆层上剔刻出图案。雕刻时刀锋斜下,使不同颜色的漆层能够显现,状似犀皮。通常以朱、黑二色为主,且因以花纹形态来区别,故多限于云纹、回形纹几种。

例证《金瓶梅 · 第五五回》:“不一时,只见剔犀官桌上列著几十样大菜,几十样小菜,都是珍羞美味。”

网络解释

剔犀tī xī

剔犀系漆器工艺。一般情况下都是两种色漆(多以红黑为主),在胎骨上先用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积成一个厚度,再换另一种颜色漆刷若干道,有规律地使两种色层达到一定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

剔犀的单字字义

  • 拼音部首总笔画10

    剔 [ tī ] 基本解释:①分解骨肉,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例如把骨头上的肉~干净。 ②从缝隙或孔洞里往外挑拨东西。例如~牙。 ③把不好的挑出来。例如~除。 详细解释:动词 1.形声。从刀,易声。本义:...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12

    犀 [ xī ] 基本解释:①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例如~角。~甲。~照。灵~。 ②坚固。例如~舟(...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剔犀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