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

唢呐

朗读suǒ nà

朗读ㄙㄨㄛˇ ㄋㄚˋ

嗩吶

名词

唢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唢呐suǒ nà

管乐器,管身上面七孔,下面一孔。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

英文surnay; suona horn;

国语辞典

唢呐suǒ nà

乐器名。古觱篥之属,本回族乐器,原名“苏尔奈”。以木管为身,由细渐粗,上开八孔。木管上端为一细铜管,细铜管前端可套以苇制哨子。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质的喇叭口。音色高亢宏亮。

网络解释

唢呐suǒ nà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唢呐的单字字义

  • 拼音suǒ 部首总笔画10

    唢 [ suǒ ] 基本解释:◎〔~呐〕管乐器,形状像喇叭,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7

    呐 [ nà ] 基本解释:◎〔~喊〕大声呼喊,如“~~助威”、“摇旗~~”。 详细解释:动词 ◎呐喊,大叫 cry out且说史进就中堂又放起火来,大开了庄门,呐声喊,杀将出来。——《水浒传》 叹词 ... [更多解释]

近音词、同音词

唢呐的相关组词